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师中雨 《河南地质》2010,(10):31-31
今年以来,许昌县国土资源局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民意调查和企业调查工作,以进一步树立国土部门良好的对外形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2.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3.
余斌  何元勋  刘秧 《地球科学》2022,47(6):1999-2014
世界范围内的冰碛湖溃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分析不含死冰的冰碛坝溃决机理和相关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喜马拉雅山区21个溃决冰碛湖及其周围未溃决冰碛湖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无量纲影响因子可以合理评估喜马拉雅山区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以及美国西北部地区的冰湖溃决易发性,但喜马拉雅山区不同级别判别阈值较加拿大哥伦比亚省西南地区偏大.危险冰体坡度因子、危险冰体温度因子、冰川坡向因子、危险冰体与冰碛湖体积因子、危险冰体与冰湖的运动因子、冰碛坝坡度因子是影响不含死冰冰碛湖溃决的主要因子,由这些影响因子构成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地区的冰碛湖溃决易发性评价.   相似文献   
24.
针对多年冻土区L型挡墙设计中水平冻胀力计算方法不完善的问题,基于利夫金地基模型及挡墙?土体之间的协同变形原理,分别建立了墙后有无换填土两种情况下的L型挡墙水平冻胀效应计算模型,利用叠加原理及有限差分法对所提出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求解,并依托MATLAB自行编制了水?热?力耦合分析软件。结合工程实例,应用提出的L型挡墙水平冻胀效应计算方法得到的水平冻胀力值分别与现场实测值、修正土压力值、规范经验值及水?热?力耦合软件模拟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L型挡墙水平冻胀效应计算方法得到的水平冻胀力值与现场实测值及数值模拟值在大体趋势上吻合较好,修正土压力值、规范经验值低估了水平冻胀力对挡墙的作用;相比规范经验值及现场实测值,提出的L型挡墙水平冻胀效应计算方法得到的水平冻胀力沿墙高呈抛物线和梯形两种分布模式,更具有普遍性;通过多场耦合分析可知,所提出L型挡墙水平冻胀效应计算方法与水?热?力耦合方法得到冻胀力趋势相似,表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可为多年冻土区L型挡墙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容积穿梭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征结合形态学参数对腮腺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拟诊腮腺肿瘤患者100例,术前均行容积穿梭CT灌注成像检查,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将所得影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及pacs系统,观察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形态学参数(位置、大小、密度、边界、颈部淋巴结、增强扫描强化幅值)及时间-密度曲线(TDC)类型,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腮腺良性肿瘤(多行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及肌上皮瘤)间的形态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时间-密度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灌注时间-密度曲线特征结合形态学参数对腮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为患者术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苏州澄湖湖底硬粘土粒度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澄湖是太湖平原上的一个浅水湖泊,湖底十分平坦,主要由硬粘土组成,同时发育有NW—SE横穿澄湖的古河道和泥沼洼地。在接近湖泊中心部位的古河道中打钻获得了4 m长的岩芯,并进行了详细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岩芯下部的硬粘土主要由细粉砂、中粉砂和粘土组成,分别占26.7%~38.1%,26.9%~34.3%和19.7%~26.2%,可命名为粘土质粉砂;众数粒径为10~50 μm,平均占57.9%;平均粒径为6.3~6.9。将其与上部的湖泊沉积、镇江下蜀黄土和中国北方各地黄土的粒度比较表明,苏州澄湖湖底的硬粘土原本也是风尘沉积。  相似文献   
27.
黑赖沟流域位于内蒙古风-水两相交互侵蚀区域,主河道的泥沙输移特征较为复杂。为了分析河道沉积粒度与地貌过程的关系,文中主要通过探讨粒度参数与外营力特征的关系对沉积粒度的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对河床沉积粒度参数、风成颗粒的最大粒径、河流功率和面积-高程积分值沿河道方向的连续变化值进行了计算,分别对不同河段的外营力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将粒度参数作为因变量,其余三者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河段外营力对河床沉积物的影响特征不同,其中上游河段河床沉积物主要受径流和风力作用影响;中游河段主要受河流作用影响,沉积颗粒的分选性最差,沉积颗粒的大小与河流功率关系密切,粗质颗粒难以被搬运到下游河段;下游河段受库布齐沙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就河道整体特征来讲,河道两侧地貌的侵蚀演化特征对河道内的沉积颗粒影响不显著,河床沉积物特征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其中沉积颗粒的平均粒径主要反映了河流功率的大小,风力作用对沉积颗粒的分选性具有一定影响。河道内的风成颗粒主要来自流域西部,粒径值不会大于0.88Φ,其中下游河段内的风成颗粒比上游河段略粗。总而言之,河流作用对河道沉积粒度特征的影响起主要作用,风力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28.
上海城市地貌形变与防汛墙地理工程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上海城市地貌形变的阶段性、致灾性,探讨了防汛墙与地貌形变的相互关系、工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阶段性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同时认为,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自然地貌面相对于周边地区的阶段性沉降变形(即地貌形变),并由此造成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应变化;地貌形变发生后很难修复并具有明显的致灾性,使地势本来低平的上海受到来自洪水的更大威胁;作为地貌形变后的防汛墙治理工程其设计标高在近期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存在局限性。上海城市地貌环境问题只有从宏观和长远的城市规划层面上去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29.
近2600年来黄河下游沉积量和上中游产沙量变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基于华北平原上93个钻孔中沉积物详细观测和分析数据,结合182组14C测年和埋深数据、参考前人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估算出2600年以来黄河下游在602BC~11A.D.,11~1034A.D.,1034~1128A.D.,1128~1855A.D.和1855~1997A.D.等5个历史时期的年平均沉积量分别是3.89×108t/a,2.24×108t/a,6.63×108t/a,6.78×108t/a和8.47×108t/a。通过建立黄河下游有无堤防和决溢频率与泥沙输移比的关系,计算出5个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平均年输沙量分别是6.2×108t/a,6.8×108t/a,8.3×108t/a,11.5×108t/a和15.3×108t/a。进而探讨了黄河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历史上王景治河后出现的600年安流时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0.
长江上游侵蚀产沙格局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江上游110个相互独立的子流域控制性水文站1956~1987年的输沙模数,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江上游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土壤、地形、降雨、土地利用和岩性等方面分区探讨了侵蚀产沙区域分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长江上游侵蚀产沙的空间变化主要受自然环境控制,人为活动的影响是次要的.降雨是侵蚀产沙的主控因子,土壤特性与地形条件也有重要影响.(2)降雨和土壤特性对各地区产沙分异的影响最为普遍;地形在地势起伏不大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岩性在重点产沙区具有显著影响.总体上自然因子对西部人口分布较少的地区解释力较高,对东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解释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