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82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一张相图引发的奇迹——论活动论构造—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古地理在地学基础研究与能源矿产勘查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内外学者与勘探家进行了长期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三叠系礁滩天然气勘探为例,探讨了沉积相图在油气勘探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活动论思想在相图编制中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40余年对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相的研究,引发了长兴组生物礁、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与普光、龙岗、元坝等大气田的持续发现,相图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油气田大发现的奇迹;将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相结合,探索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原型盆地,表明四川盆地内部及周缘在该时期内构造-古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台地边缘是礁、滩发育的有利场所,台地内凹陷则是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地区;对沉积盆地的复位与复原有助于矿产资源的预测。新一轮活动论"构造-古地理"研究将基于海量地质调查与油、气、煤勘探等资料,大数据时代下的活动论古地理重建必将带来地学的进步与资源勘查的系列发现。  相似文献   
342.
柴达木盆地西部英东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达木盆地西部英东地区多期构造运动导致油气分布复杂,勘探难度大.采用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定量荧光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系统分析英东地区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表明:(1)英东地区新近系储层发育黄色和蓝色荧光两类油包裹体和天然气包裹体,黄色荧光和蓝色荧光油气包裹体对应两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12 Ma和5 Ma.(2)现今油藏原油具有同源-低熟的特点,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成熟度较低与现今油藏原油特征相似, 是现今油藏的主要贡献者.(3)蓝色荧光油包裹体的成熟度较高,蓝色荧光油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是早期低熟原油沿后期构造产生的断层疏导体系向上调整运移至浅层分馏和脱气的产物.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英东油藏经历了下油砂组(N21)沉积末期(12 Ma)的低熟原油充注和上油砂组(N22)沉积末期(5 Ma)至今油气调整与改造的成藏过程, 与喜山期主要构造活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反映构造活动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43.
笔者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大量的野外勘察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对上扬子区中奥陶世牯牛潭组与十字铺组的定义与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结果表明:十字铺组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晚期(Dw3)的一套以页岩为主的地层,呈条带状近东西向分布于黔北、川东南及滇东北等地区。牯牛潭组是达瑞威尔期(Dw1—Dw3)的一套灰岩相沉积,与下伏和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类型存在四种情况。在其中三种情况下,该组可能与上覆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该组底、顶界穿时明显:底界主要介于Dw1晚期至Dw2早期之间,对应牙形石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至Lenodus variabilis带;顶界最晚可达Dw3晚期,对应牙形石Pygodus anserinus带,最早仅到Dw1晚期(L.antivariabilis带)。在研究区该组主要分布于川东、重庆大部、黔北、黔东北、鄂西及湘西北地区。在部分地区,牯牛潭组上部可与十字铺组对比。  相似文献   
344.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连续取明水组岩心长558.94m,岩心收获率为93.69%,是迄今获取的最连续完整的沉积记录。文章对此进行了厘米级(分层厚度2~5cm)沉积地质描述。明水组沉积时期与坎潘晚期至丹尼期对应。通过对松科1井明水组岩心的精细描述,揭示其岩性-岩相-旋回的沉积序列及其作用过程。明水组共识别出15种基本岩石类型,为曲流河、浅湖和滨湖亚相的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浅湖静水泥、临滨砂坝、风暴沉积、沙滩、泥滩、浊流、重力流水道等15种沉积微相。在岩相序列上识别出20种共361个米级旋回(六级旋回)、109个五级旋回、29个四级旋回、3个三级旋回。完整组段的厘米级刻画为高精度沉积过程研究提供了可能,明水组全井段取心对松辽盆地富氧事件、K/Pg界线、坳陷盆地晚期构造演化以及盆地浅层生、储、盖组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的精细描述资料为今后相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迄今最精准的基本地质素材。  相似文献   
345.
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描述和地震相分析,结合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宾县断陷中生界沙河子组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沉积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河流相和湖底扇相.沙河子组湖侵体系域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地震相,对应的沉积相类型有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湖底扇相;沙河子组高水位体系域也发育4种类型的地震相,对应的沉积...  相似文献   
346.
晚新生代天山北缘构造变形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传新  郭召杰 《地质科学》2011,46(3):709-722
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印藏板块陆—陆碰撞,天山山脉重新活动并隆升剥蚀。确定天山隆升变形时间和规模对研究大陆岩石圈变形以及构造活动、气候和剥蚀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生长地层和磁性地层研究,结合天山北缘地震剖面的构造解析,确定了天山北缘三排平行于天山山脉的褶皱带形成时间,并对三排褶皱带的变形量进行平衡恢复,其中三排褶皱中第一排的构造缩短量约为2.9 km(缩短率为15.1%),构造形成时间约为6 Ma,其缩短速率为0.4 mm/a;第二排构造缩短量约为5.9km(缩短率为23.7%),构造形成时间约为2 Ma,缩短速率为2.9mm/a;第三排构造缩短量约为4.3 km(缩短率为15.7%),构造形成时间约为1Ma,缩短速率为4.3mm/a;结果表明晚新生代以来天山构造活动强度可能在加大。  相似文献   
347.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的特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早奥陶世晚期进入伸展转向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造成台缘带挠曲下沉与台内地貌起伏,有利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台内滩的发育。钻井资料表明鹰山组台内滩以中高能砂屑滩为主,台内滩主要分布在鹰山组上部,纵向上多旋回叠置,横向呈透镜状尖灭。通过井—震标定,鹰山组台内滩在地震响应上多具有平缓顶底面的丘状外部形态,内部多出现高频杂乱...  相似文献   
348.
可降解纤维可以强制人工裂缝发生转向,促进复杂缝网的形成,目前还不清楚纤维强制裂缝转向规律。通过纤维滤失暂堵能力实验,评价纤维转向剂对人工裂缝的暂堵转向作用,分析纤维转向剂对不同裂缝宽度、不同流速时裂缝暂堵规律,确定形成暂堵的临界纤维质量分数。根据降解性能评价实验,纤维在少量水存在的情况下降解率能够达到85%以上,并在暂堵后依靠储层温度恢复而实现自动降解;根据真三轴压裂物模实验,验证纤维转向剂在裂缝存在条件下形成暂堵强制裂缝转向的可靠性,得出裂缝发生转向的水平主应力差上限为7.5 MPa,两次压裂产生裂缝间夹角与水平主应力差呈负相关关系。85口井次的现场纤维转向酸压工艺试验表明,转向压力最高达到40.0 MPa,增产效果明显。该研究结果对理解纤维暂堵裂缝转向机理与指导现场压裂施工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9.
以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山2段咸水层为例,综合测井、岩心分析和薄片观察等资料,考虑CO_2埋存有效性和埋存稳定性,对试验区CO_2地质埋存可行性及埋存潜力进行评价;分析子洲地区山2—盒8段沉积相类型及时空演化规律,明确CO_2埋存地质体的储层岩石学、微观孔隙空间及储层物性分布特征,评价试验区盖层分布特征、断裂发育规律;结合试验区矿化度、水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认定试验区山2—盒8段具备注入CO_2并进行地质埋存的有利储盖条件。Z28-43典型井区的地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试验区CO_2有效埋存量为2.48×10~6 t,为试验区后续的CO_2埋存研究奠定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350.
塔里木盆地典型深层油气藏成藏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深层气藏、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油藏和塔中Ⅰ号带奥陶系凝析气藏为例,采用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法和激光拉曼直接测定包裹体压力法恢复成藏期古压力;根据油气藏解剖结果,分析三种深层油气藏的成藏机制和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深层气藏具有超压强充注、晚期深埋成藏的特点;塔北哈拉哈塘奥陶系油藏具有常压充注、早期浅埋晚期深埋成藏的特点;塔中Ⅰ号带奥陶系凝析气藏具有弱超压充注、晚期深部裂解气沿断裂垂向充注的特点。深层油气成藏研究应以历史演化为主线,成藏期古压力恢复是分析深层油气藏成藏机制和成藏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