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526篇
测绘学   493篇
大气科学   1128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716篇
海洋学   304篇
天文学   127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场地或区域地下水污染羽能否达到稳定及其稳定性特征直接决定自然衰减修复的可行性.本文构建了从上到下依次为潜水层、弱透水层、承压层的典型含水结构,模拟量化潜水层恒定源地下水污染羽迁移扩散,以污染羽稳定面积、稳定浓度和稳定所需时间为特征因子,充分考虑可能影响污染羽迁移扩散的水文地质和水化学参数.首先通过敏感性分析筛选出较敏感因子,然后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主控因子识别,最后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构建特征因子与主控因子的定量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对污染羽特征因子具有广泛影响的主控因子为降解系数、弥散度、渗流速度和源浓度,特征因子与主控因子之间具有良好的统计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不同主控因子数量表征的统计模型对特征因子进行预测,这将为基于自然衰减修复的场地或区域地下水污染优化控制与高效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2.
核密度估计法支持下的网络空间POI点可视化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空间POI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表达该特征的核密度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由于顾及了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比其他密度表达方法(如样方密度、基于Voronoi图密度)占优。然而,传统的核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基于二维延展的欧氏空间,忽略了城市网络空间中设施点的服务功能及相互联系发生于网络路径距离而非欧氏距离的事实。本研究针对该缺陷,给出了网络空间核密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核密度方法在置入网络结构中受多种约束条件的扩展模式,讨论了衰减阈值及高度极值对核密度特征表达的影响。通过实际多种POI点分布模式(随机型、稀疏型、区域密集型、线状密集型)下的核密度分析试验,讨论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3.
针对当前电力线提取方法自动化程度和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从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电力线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基于自然裂点法,将点云数据按高程分类后去除地面点;然后对数据进行空间划分,基于子空间的点密度及空间结构特征的差异化,利用地物分割算法去除电塔点和残留的植被点;最后利用基于欧氏距离分割的电力线自动检测算法,实现单根电力线的快速、高精度提取。提取结果和拟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复杂地形下实现电力线的自动提取,极大提高了电力线的提取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44.
2020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测绘学报》入选第五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0年开始,为打造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研究,提高中国科技水平,国家科技部开展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研究”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5.
为了提高乌兰浩特地震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的震级精度,基于面波震级公式和残差统计方法,分别计算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面波震级之间的偏差,分析产生震级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台、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测定的面波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震级的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19、0.17;震级偏差总体呈现随震级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阿尔山火山地震观测站震级偏差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而乌兰浩特台则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46.
基于CMIP5模式鄱阳湖流域未来参考作物蒸散量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测未来气候情境下鄱阳湖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的时空分布可为流域水资源的优化管理,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利用鄱阳湖流域14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出历史ET0;基于同期美国环境中心(NCEP)再分析数据及2006-2100年CMIP5中CNRM-CM5模式在RCP4. 5和RCP8. 5情景下的预测数据,经统计降尺度模型(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模拟和偏差校正,预测流域未来ET0;通过Mann-Kendall检验、普通克里金插值和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了流域1961-2100年ET0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NCEP再分析资料与流域ET0建立的逐步回归降尺度模型模拟效果较好,CNRMCM5模式降尺度模拟结果经偏差校正后,精度明显提高,适宜流域未来ET0的预估.鄱阳湖流域在基准期1961-2010年ET0整体上呈减小趋势,空间分布上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RCP4.5、RCP8.5情景下未来3个时期鄱阳湖流域ET0较基准期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局地略有突出;无论是在基准期或是未来情景下的3个时期,ET0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在RCP8.5情景下,鄱阳湖1961-2100年干旱指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流域的干旱状况随时间加剧,2011-2100年间流域绝大部分地区由湿润区转为半湿润区,干旱指数自南向北递减,赣江流域将是鄱阳湖流域未来干旱风险的重点防范区.  相似文献   
47.
在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临界状态下,发震断层可能在大震面波应力扰动下出现微震活动增强的现象。利用β统计值方法和匹配滤波技术,对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地震震前大震在其主震及前震所在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动态触发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未检测到由大震面波触发的微震,表明康定地震震前其主震及前震所在区域在大震面波的应力扰动下,未出现明显的微震触发现象;通过微震检测未发现断层积累应力水平较高、即将发生强震的证据。  相似文献   
48.
针对分类规则及其阈值的确定主要依赖人工经验、通用性差问题,该文提出了特征优选支持的面向对象分类规则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面向对象技术,首先使用Boruta算法对先验样本数据集进行特征选择,然后根据隶属度函数构建分类规则集,最后引入置信区间概念,确定分类规则的阈值。以德国波兹坦地区的航空影像、数字表面模型(DSM)以及地面真实参考影像为实验数据,构建城市建筑、城市绿地(包括草地和树木)这两种地类的分类规则,利用不同数量的训练样本,开展面向对象分类实验,与支持向量机(SVM)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优选特征下,利用置信区间确定阈值得到的分类规则,提取效果及分类精度更好,尤其在训练样本量少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分类精度比SVM高30%~40%。  相似文献   
49.
狄乾斌  於哲  徐礼祥 《地理科学》2019,39(10):1621-1630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评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遵循城市与海洋经济协同的发展理念,构建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复杂系统时空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并分析2008~2016年环渤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时空协调度,通过SaTScan软件分析其时空聚类区。研究结果显示:①海洋经济各系统发展水平中,社会系统呈大幅度分散上升趋势,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与综合系统呈小幅度集中与分散交替上升趋势;协调等级时序变化稳定型城市主要是大连、潍坊、青岛、烟台、威海。②协调度时空聚类区既有空间分异又有重叠交集,社会系统、综合系统、经济系统聚类区依次相互覆盖,生态系统与其它三系统既有重叠区也有独立区。③聚类区内部,社会系统最为稳定,综合系统、经济系统次之,生态系统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50.
1960-2015年青海三江源地区降水时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特别是生长季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综合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BG分割算法、R/S、EEMD等多方法细致辨识了1960-2015年研究区降水量序列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① 三江源降水量总体呈现弱增趋势,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显著增加,各子源区气候倾向率不尽相同;② 年、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和黄河源区秋季降水呈弱减趋势,雨量弱减区在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③ 年、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和增湿率的空间差异较明显,春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与经纬度、海拔的复相关性显著高于冬季;④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子源区降水总体显现增强信号,并于2002年前后发生突变;⑤ 年际和低值年代际显著周期是造成降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⑥ 除澜沧江源区夏季降水趋于减少外,其他年、季降水量变化呈现增幅不一的转湿趋势;⑦ 横向比较各子源区可见,长江源区降水变化更能表征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降水时空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与以往类似研究存在些许差异,可见为有效提高气候序列演变过程及突变诊断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融合多方法实施集成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