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19-year tidal data of the 3 stations, Huludao, Qinhuangdao and Kanmen, have totally been analysed, and the amplitudes and phases of 472 tidal constituents have been calculated with a resolution of Δσ⩾ 0.002 2°/h. Based on the draconitic tide, the anornalistic tide and pole tide obtained, the ultra-long-period variations of the mean sea level have been predicted. The annual tidal analysis of 19-year data at the above-mentioned stations and at Tanggu, Longkou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stability of the annual tidal analysis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regard to the astronomical factors, the nonlinear effects and the variations of sea-bottom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42.
宗会明  张嘉敏  刘绘敏 《地理研究》2021,40(12):3349-3363
COVID-19疫情全球爆发,成为载入史册的一次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期间,中国贸易的变化反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和地方贸易的影响,凸显了中国的贸易韧性。借鉴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开展中国贸易韧性的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利用2020年1—12月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贸易数据,对其贸易的整体状况和贸易韧性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的中国贸易韧性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 根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可将中国贸易韧性变化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1—5月为抵抗期,2020年6—12月为恢复期。② 在疫情影响下,各省份的贸易韧性具有较大差异,贸易抵抗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包括四川、陕西、江西等内陆中西部省份和河北省,较差的区域主要为对外贸易基础较差、疫情严重地区以及边境省份。而贸易恢复性较好的主要为云南、贵州等内陆省份和疫情冲击影响最严重的湖北省。③ 疫情冲击下影响中国贸易韧性的因素是多源的,整体来看最大贸易国疫情严重程度、贸易伙伴数量、本地疫情严重程度因子等对贸易抵抗性解释度最高;对贸易恢复性解释度最高的因子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产业状况。除了各维度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增强了贸易抵抗性与恢复性的空间分异性。关于中国贸易韧性格局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对认识特殊事件冲击下的全球化进程和区域贸易韧性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构建中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3.
龚胜生  莫慧 《热带地理》2021,41(4):708-722
以发病数和发病率为依据,利用ArcGIS 10.3软件和地理探测器,探究湖南省2020-01-21—02-28间COVID-19疫情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疫情演变具有时序阶段性。湖南省COVID-19流行过程可分为扩散期—鼎盛期—衰减期—消亡期4个阶段;所有发病县区中84.47%的首发病例为武汉输入。2)疫情传播具有交通依赖性。确诊患者和高发病率地区集中在铁路干线附近,“地级市早发、主城区多发”特征明显。3)疫情程度具有距离衰减性。邻近武汉的湘中、湘北、湘东北地区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4)疫情分布具有空间集聚性。发病数和发病率集聚水平先增大后保持高位,疫情热点区位于长株潭及岳阳市,冷点区位于湘西州。5)疫情流行具有因子交互性。无风、寒冷、干燥的天气更利于疫情传播;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和GDP是影响疫情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自然因子与社会因子的交互作用最强。6)影响因子具有空间异质性。空间距离、人口密度对发病数和发病率两者的影响都有空间异质性,空间距离对湘东北地区疫情的影响最大,人口密度对湘西北、湘北地区疫情的影响最大;人口流动性、卫技人员数仅对发病数的影响有空间异质性,人口流动性的影响程度由北向南递减,卫技人员数的影响程度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圈层递减。  相似文献   
44.
刘帅 《地理研究》2021,40(2):310-325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从悲观、中观和乐观三种情景预测了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根据各地疫情严重程度分别用不同情景利用历史数据预测了各省2020年经济数据,随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疫情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悲观情景下,中国经济在2020年仍能实现1.90%的增长,完全有能力实现“六稳”“六保”任务,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中观和乐观情景下,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2.20%和3.74%;地区差异分析表明,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放缓,地区内部的不平衡加剧,而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疫后恢复为契机,充分挖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实现区域增长接力,稳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5.
Amateur astronomers have always represented an important observing group in cometary astronomy. Much of our knowledge of cometary light curves has come from amateur data, initially in the form of total visual magnitude estimates and now increasingly in the form of CCD observations. Th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use by amateur astronomers of CCD cameras of excellent sensitivity and good cosmetic quality has revolutionised astrometry, allowing far more intensive astrometric monitoring of comets to be carried out down to magnitude 18 and fainter, with a corresponding enormous increase in the quality of calculated orbits. Although amateur CCD photometry is extensively available in the Internet, its use has been less widespread. The reason is the lack of standardisation in the way that this data is taken that leads to amateur CCD light curves having enormous dispersion. All amateur CCD photometry is aperture photometry, but it is seen that neither does it represent well the equivalent of m1 (total visual magnitude), even with a large aperture, nor is it close to the definition of m2 (the nucleus magnitude). The problem is examined using data from the Spanish Comet Observers Group archives to show that by careful standardisa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amateur CCD data can produce high quality, well-sampled and physically meaningful light curves. Examples are presented of the results for recent comets including 19P/Borrelly, 51P/Harrington, C/2001 TU80 (LINEAR-NEAT), C/2000 WM1 (LINEAR) & C/2001 A2 (LINEAR).  相似文献   
46.
The COVID-19(coronavirus)disease has affected over 100 countries in a matter of weeks.The way humans live and work on planet Earth has changed profoundly over the last months.Many lives and livelihoods have been lost.Ways of working,shopping,and social interactions are all vastly different for most of us.We do not know when the current crisis will end,or how far we will"return"to the way things were before the pandemic.The world is experiencing one of the most transformative moments of the last 100 years.The social,economic,and political influences of the COVID-19 crisis have already been hugely momentous,we do not utterly understand it.Looking ahead,we have inevitably had to make important public health,economic,governance,and ecological decisions with less information than usual and to reverse recently adopted policies,which can lead to an era of disruptive transformations to sustainability.During these historic times,we must understand the hidden reality of the earth system and attempt to transform our needs so that we all have a sustained future on our planet.  相似文献   
47.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大规模开展,相关线上教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测绘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上课时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课后以学生完成作业为辅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并且在科学化考核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然而,线上网络课程是通过互联网以电子设备为教学平台,具有不受教学时空限制、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优点。因此,对《城市地理资讯学》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为其他测绘地理类网络课程设计提供优化思路,同时为无法进行面授教学的特殊时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48.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国,疫情发展变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如何从中全面、准确挖掘分析网络舆情特征是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首先从舆情本体与客体时空关联的角度构建了疫情期间网络舆情多维分析模型,获取了2020年1月17日—3月17日多个媒体平台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网络舆情数据;其次以疫情蔓延的视角,运用比较研究法、Spearman相关系数等方法探索了武汉市、湖北省及全国尺度下的网络舆情态势时空演变及语义特征;最后使用HowNet情感词典和情感词汇本体进行了舆情情感分析,并使用可交互信息图表对其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① 武汉市、湖北省、全国尺度下的每日舆情数据数量与每日新增病例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② 舆情数据数量的空间分布与疫情分布存在正相关关系,舆情数据数量多的地区多为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 ③ 研究时段内不同媒体平台的舆情中立情感最多,新闻平台与论坛、微信、微博相比,整体情绪更为正面;④ 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微博热搜数据情感特征有较大差异,总体上呈现正面情绪多于负面。研究表明,基于本文提出的多维分析模型可以直观展现疫情期间多尺度下的舆情态势、舆情焦点和情绪变化,从而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引导与控制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基础支撑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9.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剧增。全面及时地分析“全球-中国”国际关系变化特征,对于中国的外交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复杂的国际关系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事件单元,新闻数据中蕴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关键信息,是构建事件的最直接、最全面的信息来源。本文以GDELT(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新闻事件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全球-中国”的视角,利用2020年1—5月全球疫情相关新闻数据,研究新冠疫情事件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的变化。本文首先以事件数量、事件强度值和事件被提及数作为关键变量,提出了国际关系的分类表达和计算模型,解决了国际关系表达模糊和难以计算的问题。然后从时空可视化角度展示疫情下国际关系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疫情期间的国际重要事件,进一步分析引起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精确掌握新冠疫情下“全球—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程度,发现“全球-中国”国际关系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新闻数据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新冠肺炎(COVID-19)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对城市的安全健康构成了威胁,防止疫情传播成为紧迫的任务。在2020年1月1日至4月11日,COVID-19疫情经历了发生、迅速发展和趋于稳定的发展过程,利用初期的COVID-19数据进行宏观层面的疫情风险评估,为防疫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因此本研究基于行政区划、定点医院、疫情小区以及道路交通等多元数据,在宏观层面提出并构建全国地理空间疫情风险性评估,对疫情风险分布探讨的同时进行评估效果验证,并根据构建指标揭示影响风险的因素及其机理,主要结论: ① 地理空间风险评估具有有效的可行性。② 地理空间疫情风险分布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58,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不同的省区市之间的局部LISA值呈现空间差异性,其中高—高聚类省区市占比全国25.81%,风险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低—低聚类省区市占比全国9.68%,风险程度较低,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③ 地理空间疫情风险分布与地理区位、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疫情现状指标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据统计学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相关指标R 2存在差异,在数值上由高到低依次为疫情现状、地理区位、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在属性上其相关因子存在正负2种效应,地理空间疫情风险与武汉市地理距离、定点医院密度以及居民-医院地理距离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其R 2分别为0.813、0.545、0.436,与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以及疫情小区密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R 2分别为0.751、0.792、0.825。④ 地理空间疫情风险的构成因素错综复杂,其受到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根据空间分层异质性分析,不同因子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居民—医院地理距离与公路网密度、铁路网密度交互作用较强,q值分别为0.9842、0.9837。本研究在宏观层面为城市管理中重大疫情的空间资源分配以及区域空间的联防联控策略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