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16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Tris-HCl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从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分离得到碱性磷酸酶,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提纯倍数为14.42,比活力达到131.08U/mg。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亚基分子量约44kD,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9.0,米氏常数Km为0.098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μmol/(mL·min)。Ca2+、Mg2+对酶活力表现出显著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42.
试验选用一株高产低温蛋白酶的南极细菌菌株Pseudoalteromonas sp. AN64,从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态氮、pH值5个方面研究了南极细菌对养殖水体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蛋白质的散失,水体中蛋白质的含量在第7天达到高峰,溶解氧下降,化学需氧量持续上升,在第11天达最大值9.88 mg/L,并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缺氧条件下,有害物质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在第9天和第11天分别达最大值0.65 mg/L和0.352 mg/L,而pH值持续下降,在第9天达最低值5.95。当水体中加入高产蛋白酶的南极菌株AN64后,蛋白质含量在第5天即达高峰,溶解氧无明显变化,化学需氧量在第7天达最高峰,比对照组提前4天,但含量仅约为后者的一半。同时,氨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远低于对照组,分别仅为对照的47.7 %和26.5 %,而pH值有小幅下降,维持在6.85到7.52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南极菌株产生的低温蛋白酶可以有效分解海水中的蛋白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维持pH值的稳定性,为健康养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3.
通过克隆编码红笛鲷(Lutjanus sanguineus)非特异性毒性细胞受体蛋白-1(nonspecific cytotoxic cell receptor protein-1,NCCRP-1)成熟肽基因序列,然后与载体连接构建pET21a-NCCR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并优化条件。SDS-PAGE分析表明,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8 mmol/L、37℃条件下培养3 h后表达量最大,分子大小与预期值相符,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通过HisTrap HP柱子使其得到进一步纯化;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获得该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44.
毛蚶血浆中抗菌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柱脱盐和Bio—gel P-10柱层析等方法,从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血浆中分离纯化出了抗菌作用较强的蛋白组分。结果表明,该抗菌蛋白组分对供试革兰氏阳性细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对供试革兰氏阴性细菌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无抑菌活性;对供试真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柑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和松球壳孢菌(Sphaeropsis sapinea)无抑菌作用。性质试验表明,该抗菌蛋白组分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120℃处理30min其抑菌活性仍保持85%以上,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不敏感。  相似文献   
45.
梁佳  谢超  林琳  黄菊  王婷  俞群娣 《海洋与湖沼》2015,46(5):1175-1179
为提高鱿鱼加工下脚料的利用率,以秘鲁鱿鱼肝脏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和凝胶蛋白分离技术等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鱿鱼肝脏蛋白酶解液经过超滤处理后(分子质量为20k Da),用Sephadex G-100初步分离,得到五个组分,对分离的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血压活性能力最强的是组分二,测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1.8mg/m L。对组分二进行活性条件分析,结构表明其ACE抑制活性在温度0—100°C、p H 1—12之间基本没有变化。最后用DEAE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LH-20对组分二继续分离纯化,得到组分六和组分七,测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达到1.52 mg/m L和2.16 mg/m L。本研究可为利用鱿鱼加工下脚料开发降血压活性肽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煤炭仍然是世界主要能源资料,煤田地质勘探必将向深部发展,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是深部钻探优质高效的首选方法。目前煤田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未能全面采用,存在若干不适应煤田地层的技术问题,但都能采取措施解决。煤田地质钻探钻遇地层普遍存在水敏现象,导致泥浆含砂、含泥量过高使性能变坏。煤田绳索取心钻探还存在与“水敏”、“砂害”伴随着的泵压高、泥浆流速快、冲刷严重、冲洗液动力学效应负作用大等问题,采用非煤地质勘探标准钻具(柱),强度低,能力弱,难以抵抗负面作用。为此,不仅需要优选适应地层抑制其水敏性的泥浆配比,更重要的是解决除砂除泥问题。同时要打破旧有思维,建立新体系,扩大钻孔直径,增大配套间隙,提升装备动力,用大功率去克服问题。  相似文献   
47.
以太平洋鳕鱼为原料,从鳕鱼脑中分离硫苷脂,确立了提取及纯化的条件,并对硫苷脂的纯度和分子种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总脂。然后,依次采用氯仿/甲醇/水(7∶3∶0.3,v/v/v)洗脱硅胶柱层析,含0.2mol/L乙酸铵的氯仿/甲醇/水(30∶60∶8,v/v/v)洗脱DEAE Sephadex-A25离子交换柱层析,40%甲醇脱盐和100%甲醇洗脱反相C8柱层析,获得硫苷脂纯品。最后,利用500YMC Diol液相色谱柱(3.0mm×250mm,5μm)分离,以正己烷/异丙醇(70∶30,v/v),异丙醇/水/甲酸/氨水(100∶13∶1∶0.14,v/v/v/v)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负电喷雾电离(ESI)和母离子扫描模式,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分析了鳕鱼脑硫苷脂的纯度和分子种组成,并比较了其与哺乳动物脑中硫苷脂分子种组成的异同。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得的鳕鱼脑硫苷脂纯度为90.74%,与哺乳动物类似,鳕鱼脑硫苷脂的长链碱基以鞘氨醇为主,主要分子种为d18∶1-C24∶1,但脂肪酸的羟基化程度略低,且含少量独特的分子种,如d18∶1-22∶1和d18∶2-25∶2。  相似文献   
48.
苕溪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是区域内的一、二类饮用水源重要保护地,余杭区及杭州部分城区数百万居民的饮用水以及西溪湿地的水源都来自苕溪。阐明了苕溪水质污染原因,分析了利用湿地滩涂净化苕溪水质的可行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49.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of Opuntia ficus‐indica for removing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from surface waters. Adsorption properties such as size, dose, and time of O. ficus‐indica for aldrin, dieldrin, and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were studied through stirring and column methods. Because of their high affinity and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dried O. ficus‐indica was studied in stirring while fresh unpeeled O. ficus‐indica was applied in both stirring and column experiments and proved to be well‐suited to column application. Before removing pesticides, the column was flashed with distilled water eliminate the turbidity and smell from fresh unpeeled cactus. The removal of pesticide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adsorbent dose and decreased with adsorbent particle sizes. The optimum adsorbent dose is 10 g for dried and 15 g for fresh unpeeled O. ficus‐indic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 ficus‐indica possesses strong adsorption ability for aldrin, dieldrin, and DDT, an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data obeyed the Freundlich model. The results of our small‐scale experiments suggest a strong potential to develop local small‐scale water treatment units that can be used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or local communities, using a widely available adsorbent.  相似文献   
50.
纳米碳管分离提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翔 《地学前缘》2000,7(2):527-534
较详细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纳米碳管分离提纯的最新技术 ,并分别对各种可能具有应用价值的分离方法进行了评述。在综合分析目前国际上研究纳米碳管两大类截然不同的分离技术———化学提纯法和物理提纯法———的基础上 ,提出这方面研究应该综合利用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方法 ,达到既能得到高纯度纳米碳管 ,又能减少对纳米碳管的结构破坏的最终目的。最后 ,对各国的纳米碳管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