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41.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有其独有的特征,表现在(1)郯庐断裂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负花状构造发育;(2)坳陷主体渤中凹陷周围主要断裂面陡且对断,使得中凹陷成为“平底锅”式地堑,而不是中国东部盆地中广泛发育的箕状断陷;(3)耙式断裂系是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中广泛发育的一种独特的断裂样式,其特征为断裂密集,断面陡,断距小,是浅层油气藏的有利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42.
以野外露头、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录井、测井及粒度分析,认为叶城凹陷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发育进积型扇三角洲,划分出扇三角洲平原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与河口坝。扇三角洲平原受重力流作用明显;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受牵引流作用,在盆地的短轴方向延伸范围较小,而在长轴方向延伸范围较大,与相邻扇三角洲前缘朵叶叠置连片。扇三角洲由山前向断陷湖盆进积,在盆地的短轴方向构成一侧为陡坡、另一侧为宽缓斜坡的单断式断陷盆地充填模式。这种沉积模式不仅控制了扇三角洲各亚相单元的发育特征,而且对微相类型与砂体分布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气层单砂体厚度薄,非均质性强,地层反射波能量和频率衰减严重,地震资料品质不稳定,资料分辨率较低.近年来当地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对以往的炸药震源作业模式存有疑虑,制约了本区的地震勘探进程.针对这些难点,本文从基于AVO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基于低频可控震源的“两宽一高”采集技术、基于提高资料信噪比的组合接收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模型正演、反射系数能量变化相对陡度、实际资料定性与定量分析,设计了可控震源施工观测系统方案.利用驱动幅度-频率曲线设计了低频信号,针对地震采集压制谐波干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及试验.通过检波器组合试验分析,在信噪比相对低的地区采用检波器组合接收方式,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采用可控震源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获得了高密度、宽方位、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44.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现状及监测效能,继而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及监测的可控性、均匀性、目的性以及监测场地监测效能等,结合该区域断裂活动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给出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拟优化布设结果。该优化布设结果消除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盲区,有助于提高该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全球海洋地震P波长期探测的新型潜标式海洋地震仪.该地震仪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式陆地地震台站或者坐底式海底地震仪,而是漂浮在海水中一定深度接收天然地震信号,并随着洋流运动.当接收到地震P波信号后,该地震仪可以自动上浮至海面,并通过卫星将数据传回岸基中心,然后下沉到指定深度继续工作.该潜标式海洋地震仪主要由水听器模块、浮力调节模块、通信与传输模块、能源模块以及中央控制模块组成,同时有安全监测功能,以实现准实时、大范围的天然地震P波信号长期监测.该海洋地震仪将突破现有海洋地震观测技术局限,拓展海洋地震监测的时空覆盖范围及监测尺度,为海洋地震研究和地球深部构造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6.
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是研究南极洲-澳大利亚晚白垩世裂解过程的关键部位,然而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在构造-沉积演化方面。基于横穿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区域性的两大不整合面,分别是土伦阶不整合面(tur)和始新世不整合面(eoc)。两大不整合面将研究区层序划分为三大构造层序:裂谷层序S3,后裂谷层序S2、S1。裂谷层序主要为裂谷期的火山碎屑岩,后裂谷层序多为半深海浊流沉积物如淤泥、黏土等。地震剖面解释发现,研究区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差异显著,威尔克斯地西部S3较少发育,只在陆坡坡脚向深海盆地过渡的局部区域发育,而发育了厚层的S2、S1;威尔克斯地东部发育了厚层的S3,且S3内部普遍发育高角度正断层。阿德利地发育了一明显的裂谷地块——"阿德利地裂谷地块",其为裂谷作用下从大陆边缘裂离至深海区的海底高原,在其陆缘一侧可能发育了大型的控制断陷的正断层。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构造变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南极洲-澳大利亚板块裂解过程中发生逆时针旋转,导致陆缘裂谷作用强度不均所形成。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在洋-陆过渡带(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COT)内发育了岩浆成因的基底凸脊,这些凸脊可能是在早期裂谷作用时,在地壳减薄最强烈处地幔物质上涌并遇水蛇纹石化的结果,并且导致了COT内的磁异常。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南极普里兹湾岩石圈深部应力场及其动力学,采用S波分裂旋转相关法,对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成功回收的3个站位海底地震仪数据(5个远震记录)进行了反演,获得了普里兹湾洋陆过渡带岩石圈各向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台站所在区域各向异性显著,在较小的范围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快S波偏振方向变化范围是N40°E ~ N60°E,快慢波时间延迟变化范围为0.2~1.3 s.洋盆的各向异性主要取决于海底扩张地幔流作用,大陆及附近的各向异性主要受上地幔顶部残留构造的影响,而中间过渡带各向异性层厚度较小集中在地壳内,它可能受海底扩张地幔流和残留构造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以洪湖市峰口—万全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的Cd、As、Cu、Zn、Hg、Pb和Se全量、化学形态组成及其生物有效性,对比各元素的形态特征并总结其活性规律。研究表明:该区土壤中Zn、Hg、As、Cu、Pb和Se 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可交换态比例较低。土壤中Cd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水溶态比例较低。对土壤中 Se形态的受控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土壤中硒受有机质、酸碱度及重金属全量等环境因素控制。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该区进一步提高土壤硒的有效利用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鄂西中央背斜带位于扬子陆块扬子碳酸盐台地构造区和川中(鄂西)前陆盆地构造区,构造形迹保存完整,对于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区域优势.根据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将本区侏罗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分为5个主要期次:(1)187.4~180.1 Ma之间的早侏罗世时期,本区地层发生隆升,导致了九里岗组与桐竹园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2)180.1~115.6 Ma的侏罗纪中晚期至早白垩世,发生区域沉降,并接受陆相碎屑沉积;(3)115.6~78.8 Ma的白垩纪晚期,再次缓慢隆升并遭受剥蚀;(4)78.8~63.6 Ma的白垩纪末至古近纪初,再次发生构造沉降,沉积了白垩系跑马岗组;(5)之后,本区总体处于大幅度构造隆升状态,但2.6 Ma后的第四纪开始有小幅沉降.根据以上构造演化历史,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定量重建了本区区域挤压-伸展过程.   相似文献   
50.
横波(S波)为偏振波,具有不同于纵波(P波)的特性,对于地震探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动源地震探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接收函数、S波分裂等.在主动源(气枪)海底地震(OBS)探测中,震源在水中,S波为地层转换波,其应用还不多.本文在介绍转换S波的产生、模式、处理和识别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切入点简述其具体应用.这些应用主要是基于1D/2D转换S波,用于揭示海底岩石类型、推断地壳性质、共轭陆缘问题、判定地幔蛇纹石化、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和预测流体等.目前在南海已获得了大量的2D和3D的OBS转换S波数据,可将转换S波的研究逐步从2D发展到3D研究,同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共同分析.利用转换S波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的海山下不同地层的岩性和判定上地幔低速的性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