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冲绳海槽Z_(14-6)孔柱状样于1981年取得,该孔浮游有孔虫系统鉴定、统计及转换函数分析表明,该区12万年来曾存在三个温暖时期,末次间冰期存在两次寒冷波动。氧同位素5e亚期为最温暖时期,海水冬季表层水温高出现代1.9℃;氧同位素第2期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最寒冷时期,冬季海水表层水温降至12.4℃,比现今低6.8℃。海水冬、夏表层水温差异与气候的寒冷程度有关,气候越寒冷,温差越大。此外,本文还就黑潮的某些古海洋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2.
东海中陆架晚第四纪底栖有孔虫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东海中陆架EY02-1孔的柱状样品对底栖有孔虫动物群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合Q型因子分析及AMS“C测年数据,对东海中陆架古水团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Q型因子分析得到5个主因子.方差累积贡献为84.9%,这5个有孔虫组合在钻孔相关层位上反映特定的古水团特征。主因子1为Elphidium magellanicum组合,代表低温低盐沿岸水团(5~10m);主因子2为Bolivina robusta组合,代表中陆架水团(50~100m);主因子3为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组合,代表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主因子4为Florilus decorus组合,代表内陆架水团(0~50m);主因子5为Epistominella naraensis组合,代表水体较凉的水深大于30m的内陆架水团。结果表明,冰后期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低温低盐沿岸水团、中陆架水团及内陆架水团交替影响EY02-1孔附近中陆架。在氧同位素3期以古长江冲淡水为主体的东海沿岸流与外延的古黄海冷水团控制着有孔虫组合。在氧同位素5a-5c期间,EY02-1孔附近中陆架可能已受到古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该孔顶部11.4m含大量贝壳的细砂沉积可能对应氧同位素1期U2层潮流沙脊脊部沉积,细砂平均沉积速率高达0.877mm/a。  相似文献   
43.
选择冲绳海槽的3个剖面A、B、C上的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进行了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样品从G.ruber到G.sacculifer到N.dutertrei其氧同位素值均由轻变重,表明3种有孔虫其生活水层依次由浅到深,进一步证实了这3个种的生态生活习性在冲绳海槽区域与开放大洋同样一致,在槽穿海槽的A、C两个剖面上,G.ruber和N.dutertrei的氧同位素有相似的变化,从西向东氧内闰素值依次由轻变重,然后又变轻,表明剖面西侧站位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因受冲淡水影响较强而变轻,而在东侧站位受高温黑潮的影响氧同位素同样有变轻的趋势,沿海槽轴向展布的剖面B上的氧同位素变化主要受冲淡水的影响,表层水体在剖面中部和南端冲淡水影响相对较大,而次表层水只在剖面南端受冲淡水影响相对较强,剖面A、C上的N.dutertrei和G.ruber的氧同位素差值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在剖面A上,氧同位素差值从近陆端向近岛弧端逐渐由小变大,而在剖面C上,则逐渐由大变小,上述变化可能表明了磁部区域黑潮支流对表层水体的影响要大于次表层水体,而在南部海槽区域,黑潮暖流对次表层水体有相对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呼和浩特近40年降水的小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线性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1961~2000年年、季降水量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给出了呼和浩特降水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局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来呼和浩特秋季、年降水量有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少,年、季波动大;(2)该地年、季降水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周期层次结构。低频波16~18年准周期比较明显;高频波其周期性在时域中具有局部变化特征,总的来看在4~6年周期层次上发展很强;(3)小波变换系数的大小,也可以看出不同时间层次上降水量的变换情况,低频波的小波系数正负中心与该地湿干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45.
陕西葫芦沟金矿成矿断裂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的成矿断裂是发育在太古代太华群中韧性剪切带之上的一系列脆-韧性、脆性剪滑断裂。在成矿过程中,不同类型断裂、不同类型构造岩带显示出不同的断裂动力蚀变特征和成矿元素组合。活化的金等元素在构造应力驱动下,于不同构造部位以不同形式沉淀并富集成矿,从而形成了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46.
福尔摩沙海脊冷泉系统是我国南海北部陆坡最活跃的冷泉系统之一,也是我国冷泉系统研究的重要场所。通过综合利用水深数据以及连续3年的近海底影像资料,对该冷泉区的海底表征表现形式、规模和分布特征等做了描述。该冷泉系统发育了形态各异的自生碳酸盐岩、繁茂的化能自养生物群落、活动的流体喷口等特征性的海底冷泉系统表征。分析表明,自生碳酸盐岩的广泛发育与出露于海底导致了该区异常的地形特征。研究区内生物群落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海底流体逸出海底的位置及其活跃程度,因此主要沿裂隙等海底流体优势通道发育。这些优势通道的发育能够有效疏导和汇聚露体运移至海底以维持化能自养生物群落,而化能自养生物群落对甲烷等有效成分的消耗促进了海底流体向海底运移。简言之,冷泉系统的海底表征是海底流体的重要产物,而海底表征亦可反作用于海底流体,主要影响其运移路径和有效通量。  相似文献   
47.
为了获得连续、低扰动、超长的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最大水深6 000 m,最长取样可达25 m的可视可控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本套设备主要包括甲板控制单元、取样系统和立式收放机构3部分。在取样过程中,本系统充分利用动能和深海液压锤夯击双动力组合,即取样过程包括前期的重力贯入和后期的夯击取样两个过程。液压锤夯击机构的配置使取样器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完成超长、连续、低扰动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工作。取样器的组合与拆卸采用立式吊装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取样过程中的工作量和所需甲板作业空间。水下监测系统的配置解决了以往盲采样的弊端。除此之外,本取样器还设有多个标准通用端口,可以扩展为多种设备的集成平台,完成多种数据的采集。目前本套设备已经成功进行了海试,并作为主要沉积物取样设备成功应用于多个海上调查航次,取得了一系列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样品,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深海可视可控柱状取样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8.
随着海洋调查技术的发展和海洋研究的深入,基于深潜器平台的近海底调查在海洋调查与研究中的综合应用日趋常态。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介绍了搭载于"发现"号缆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vehicle,ROV)的近海底综合声学调查系统及其在台西南冷泉区的应用实例。基于"发现"号ROV平台的近海底综合声学调查系统主要由R2Sonic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模块一体化的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系统和水下综合定位与导航系统构成。该系统的配置极大地扩展和完善了"发现"号ROV的近海底调查能力,实现了近海底多波束、侧扫和浅剖等声学数据的同步采集和快速融合处理。基于本套系统在南海冷泉区的综合应用,本文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所获得一系列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近海底综合探测系统的应用为南海冷泉区的识别、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以及空间规模量化研究等内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套系统的配置和成功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近海底调查和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49.
内容提要:西准噶尔巴尔雷克山南部的石炭系黑山头组火山岩主要由灰-灰紫色(气孔)杏仁状安山岩、杏仁状玄武安山岩组成,属亚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9±8Ma,MSWD=0.14(95%置信度),时代属早石炭世。Mg#介于23.82~50.45,全碱含量(Na2O+K2O=3.74%~8.02%)较高且相对富钠,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La/Yb)N=2.87~13.41)且分馏较好((La/Sm)N值均大于1(1.46~3.41),重稀土分馏较差((Gd/Yb)N=1.46~3.48)。仅部分样品有微弱的负铕异常(δEu=0.82~1.47)。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Th、K、Sr相对富集,其中Ba、K的富集尤为明显,高场强元素(HFSE)Nb、Ta相对亏损,Ti轻微亏损,Zr、Hf略富集。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俯冲带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黑山头组火山岩时代的确定及构造环境信息为进一步认识西准噶尔巴尔雷克一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0.
深海沉积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深海环境变化记录载体,是海洋学尤其是深海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研究资料.因此如何获得超长、连续、无扰动的沉积物柱状样品是深入开展深海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环节,也是我国在深海研究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通过综述国内外深海超长沉积物取样系统的研究进展,发现当今通用的沉积物取样系统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对沉积物产生扰动、压缩、断层等破坏.基于深海取样系统研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普通重力取样器对浅表沉积物样品无扰动取样和重力活塞取样器获取超长沉积物的混合型超长沉积物取样系统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