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陆源输入营养盐对赤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害赤潮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海洋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有记录的赤潮发生了500多次,发生次数以每10年增加3倍的速度上升[1~3]。赤潮频发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资源环境,而且赤潮毒素还会通过食物链导致人体中毒,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赤潮的预防和治  相似文献   
52.
孟加拉湾上层地转环流周年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云  李立 《海洋学报》2007,29(3):39-46
应用1993~2003年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孟加拉湾海面动力地形的平均周年变化,探讨了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虽然孟加拉湾的大气环流受季风支配年周期波动显著,但表层环流形态的周年演变却呈3个不同的阶段.1~4月间(东北季风后期)湾内受一个海盆尺度的强大反气旋式环流的支配,湾口为西向流;5月西南季风骤起,印度季风漂流越过印度半岛南端出现在湾口,湾内反气旋环流弱化,在其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气旋式涡,构成5~9月间南北相间的三涡结构;10月东北季风再起,湾口漂流再次转向,10~12月间湾内则为海盆尺度的弱气旋式环流.受上述环流格局影响,位于西边界的印度沿岸流亦呈相应的3个阶段变化.分析表明,孟加拉湾风应力旋度的变化是造成湾内环流3个阶段演变的主要原因.本地风场和来自赤道海域的外强迫的共同驱动形成了孟加拉湾环流周年演变的独特规律.  相似文献   
53.
《海洋地质前沿》1994,(11):F004-F004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十五周年暨青岛地质技术开发公司成立十周年床祝大会于1994年10月18日上午在海洋地质研究所隆重举行。大会由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干风林主持,刘守全副所长做了题为《抚今追昔、放眼未来,为我国海洋地质事业而奋斗》的讲话。青岛市政府,市科委、地矿部及石油海洋地质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石油海洋系统、兄弟院所、中央驻青部分单位等70多位领导和中外来宾出席了庆祝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相似文献   
54.
通过2015年2月-2016年1月间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开展的10个航次调查,研究了该海域浮游甲藻的群落特征和时空变化,分析了寄生性甲藻阿米巴藻宿主种类及其感染率的周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甲藻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共检出浮游甲藻类38种,膝沟藻目处于绝对优势,优势种全年既有交叉又有演替;各季节间浮游甲藻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月间浮游甲藻丰度差异显著(P<0.05);全年丰度在9.06×103-6.10×106 cells/L之间,其中4月份甲藻丰度最高,2月的丰度最低,全年的平均丰度为6.62×105cells/L。调查海域阿米巴藻宿主甲藻种类繁多,14种浮游甲藻被寄生感染,感染率范围为0.006%-5.13%;该海域阿米巴藻宿主种类及感染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夏、秋两季宿主种类较多,感染率也明显高于春、冬两季。  相似文献   
55.
企鹅珍珠贝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源克隆和锚定PCR技术,从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中克隆到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cDNA全序列.cDNA全长2 308 bp,3'非编码区域(UTR)为234 bp,5'UTR为118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956 bp,编码65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0.97 kd,理论等电点为5.24,有2个糖基化位点:NKSI和NVSA,并含有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IDLGTTYS,DLGGGTFD和IVLVGGSTRIPKIQK,以及C末端的保守序列EEVD.结合BLAST分析的结果,可以确认获得的cDNA序列为企鹅珍珠贝HSP70的编码序列.与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hsp70的氨基酸序列相比,企鹅珍珠贝多1个糖基化位点NVSA,少1个氨基酸,包括1个氨基酸插入和2个缺失.两者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2%,突变位点52个;两者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达79%,突变位点416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传统分类相符,然后与太平洋牡蛎等聚合在一起.该基因的克隆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珍珠贝类的抗逆机理、抗性育种及其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热休克蛋白70基因序列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CE技术,对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Oreochromis aurea)(美国奥利亚和中国奥利亚)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完整编码区(code sequences,CDS)cDNA的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CDS序列完全相同,全长1 923 bp,编码64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0.29×103,理论等电点5.462,均具有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IDLGTTYS、IFDLGGGTFD、VVLVGGSTRIPKIQK;核定位信号标签KRKHKKDISQNKRALRR;Dank特征基序DLGTT-S-V;胞质Hsp70特征基序EEVD;靠近C端的GGMP4肽序列;2个糖基化位点NKSI和NVSA。对所得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青锵(Oryzias latipes)等物种Hsp70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两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与莫桑比克罗非鱼最高99.4%,与牙鲆最低83.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Hsp70 cDNA序列与青鳉等物种的Hsp70基因聚在一支,而与牙鲆的Hsp70基因相分离。  相似文献   
57.
非构造形变对中国大陆GNSS基准站垂向周期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算陆态网络2011~2013年GNSS基准站,获取其坐标时间序列,并定量计算非潮汐海洋、大气、积雪和土壤湿度对测站产生的非构造形变,以修正GNSS垂向时间序列。修正后,GNSS垂向序列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周年运动振幅和初相均发生明显变化,振幅明显缩小(个别站增大),缩小幅度因不同区域而存在差异;修正前相位与修正后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大约滞后2~3个月,这种系统偏差可能是GNSS测站对地球物理因素"迟钝反应"的综合表现;半周年运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振幅上,缩小幅度在1mm左右。  相似文献   
58.
59.
高峻 《测绘通报》2012,(Z1):69-71
通过GPS与VLBI、SLR和地球物理因素在监测地壳高程方向周年运动上结果的比对分析,对GPS的监测结果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0.
宝鸡地区农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特征及冬小麦干旱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到南分别选取陇县、凤翔、渭滨、太白4县(区)气象站1986--2005年的土壤水分资料分析,得出宝鸡市年平均土壤湿度为17.1%,年变化幅度较大,最小值为13.3%,最大值为21.7%。土壤水分周年变化划分为冬春内部调整期、春季初夏失墒期、雨季恢复补充期、秋季缓慢失墒期4个阶段。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主要在0~50cm,愈往下层,变化愈小。确定了3个干旱区域和冬小麦干旱土壤水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