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数据源, 应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芦山MS7.0地震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芦山地震前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其西北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长波辐射功率谱信息异常现象, 芦山地震发生在功率谱增强范围区的边缘. 临震时功率谱相对变化率幅值达到近几年来的相对极值, 约为平均值的8倍, 功率谱幅值(相对变化率)大于平均值2倍的持续时间约为65天, 功率谱幅值最大时大于平均值6倍的异常面积达12万km2. 短临异常信息表现特征与之前的中国大陆MS≥6.5地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强震长波辐射功率谱信息特征幅值极值、 功率谱增强持续时间等短临异常特征识别较为容易, 且长波辐射资料可实时更新, 未来可将其应用于监测地震重点危险区, 特别是监测能力较差的强震多发区.   相似文献   
52.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龌场资料、云图资料及非常规高密度等资料,分析了2008年8月15~16日湖南省桑植县出现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扰动机制和强对流运动,解析了"深厚的水汽辐合和伸展到对流层顶的饱和水汽柱、对流层中涡度散度场的合理配置、经向次级环流叠加所形成的强对流运动"是这次连续性暴雨产生的有利条件.此外,还阐明了"向外长波辐射通量(OLR)"资料也对"强对流运动"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3.
郭晓  邹锐  张璇  王莹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5):1221-1227,1250
大地震前存在长波辐射异常已被许多震例所证实,为进一步分析强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变化特征,提取其异常的判定指标。以多年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OLR)为基础,应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估计方法对中国大陆6级以上地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次强地震前三个月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波辐射异常现象,与以前震例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空间上在震中及其附近区域异常整体呈现开始-增强-极值-减弱-消失过程,异常最大值时大于多年均值的1倍标准偏差的范围面积达数万到十几万km2,异常最大值时相对功率谱幅值均在10倍以上;时间上震中附近小区域相对功率谱幅值持续偏离多年均值的1倍标准偏差,持续偏离时间介于40~75天。这些强地震的异常判定指标具有短期预测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4.
2009年铜仁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群  晏理华  周长志  牛广山 《高原气象》2011,30(4):1018-1026
利用1961-2009年铜仁地区10个县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NCEP 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09年7月10日~9月9日高温干旱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偏西和南亚高压中心偏西、东伸偏强,是这次铜仁地区高温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中国西部OLR与秋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西部280站地面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OLR资料,采用EOF、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OLR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秋季OLR高值区与降水低值区相吻合,OLR低值区偏于降水高值区一侧.秋季OLR和降水具有显著的反相变化趋势.(2)西部秋季各月OLR与降水有大片显著的负相关区存在,在西北和东南...  相似文献   
56.
利用长江中下游流域25站1954年-2001年共48年逐日梅雨量资料和美国NCEP/NCAR同期逐月降水量资料和射出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资料,采用EOF分解、Z指数、合成分析和点相关分析等多种现代诊断分析方法,详细讨论了长江中下游梅雨与北太平洋OLR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与西太平洋暖池区及东太平洋漂流区OLR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西太平洋暖池区及东太平洋漂流区OLR异常增强(减弱),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偏多(偏少)。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与西太平洋至东海、黄海一带OLR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当西太平洋至东海、黄海一带OLR异常增强(减弱)时,长江中下游梅雨量异常偏少(偏多)。合成分析和点相关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并且通过信度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相似文献   
57.
卫星的射出长波辐射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数据具有不同程度的误差。为满足业务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对国产卫星FY-3 A/VIRR的OLR产品与其他同类卫星产品进行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采用风云三号A星(FY-3A)扫描辐射计(VIRR)的OLR日平均产品作为被检验数据,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18卫星上搭载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AVHRR)OLR日平均产品作为检验源数据,使用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等检验方法,对两种产品进行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OLR资料大部分相关系数较大,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较小,个别资料相关系数较小,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较大。如2010年4月23日、7月13日和10月13日,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63,7 Wm-2,31 Wm-2,0.12)、(0.5,-5 Wm-2,45 Wm-2,0.125)和(0.3,-200 Wm-2,225 Wm-2,0.85)。这些偏差主要发生在高山和海洋地区,并且暖季相对冷季偏差较大,可能是由于高山、海洋地区和暖季较强的对流活动造成两种资料的对比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由于FY-3A为上午星,NOAA18为下午星,过境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给二者的对比结果带来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利用西太平洋编号台风资料、NOAA卫星观测的地球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以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8月西太平洋地区生成并登陆或影响我国的台风特征及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7月中旬至8月底是当年台风生成和登陆的高度集中期,登陆比例之高、对我国影响范围之大等特征实属罕见;南亚高压偏强,中高纬"两脊一槽"环流型,东北地区为高压脊区,副热带高压稳定、强度增强且偏西偏北是这一时期的大气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在30°N以北有利台风初生,其南界位置偏北时,有利于部分台风生成于较高纬度,西伸指数持续偏高有利于台风集中登陆;夏季风明显增强和季风槽(ITCZ)位置变化、7—8月西太平洋SST正异常和OLR负异常可能是造成台风多发的原因,异常区域北界偏北也许是造成台风生成纬度偏北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青藏高原雨季降水凝结潜热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栋梁  柳苗  王慧 《高原气象》2008,27(1):10-16
利用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青藏高原区(75°~105°E,25°~40°N)水平分辨率为2.5°×2.5°经纬度网格,共91个网格点的1974年6月—2005年12月的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简称OLR)资料,青藏高原93个常规气象站的1961—2005年的月降水资料,在研究降水量与OLR关系及其气候分区的基础上,分区、分网格建立了利用OLR估算降水量,进而估算降水凝结潜热的数学模型。利用所得模型计算出青藏高原雨季1961—2005年历年逐月的降水凝结潜热。结果表明,高原东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1.5 mm,凝结潜热为18.55×1020J。近45年高原东部的降水凝结潜热有所增大,其递增率为0.218×1020J/10a,相当于每10年增加1.2%。高原总体的降水凝结潜热及其变率略大于高原东部。  相似文献   
60.
江淮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与东亚季风区低频OLR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菡  巩远发  郑昊  马振峰 《气象科学》2009,29(2):165-172
用美国NOAA卫星提供的1974-2004年逐日OLR资料,选取江淮流域典型旱涝年进行合成分析,再利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分别得到旱涝年30~60 d的OLR低频分量,并分析了旱涝年夏季OLR及其低频振荡分布特征与传播差异,最后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南侧与华北地区OLR低频变化与江淮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涝年夏季东亚地区OLR低频分量的经纬向传播差异是造成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原因之一;典型旱年江淮流域降水与青藏高原南侧逐候的OLR低频分量显著正相关,而在典型涝年则是负相关;华北地区存在负(正)OLR低频分量可能导致滞后其20 d的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