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38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水中-氧化氮的化学发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鲁米诺-H2O2混合溶液作为发光液与海水中NO发生反应产生发光信号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测定海水中痕量NO的化学发光法.确定了化学发光法测定NO的最佳条件:pH9.2、浓度1×10-2 mol/dm3的碳酸盐为缓冲体系,鲁米诺浓度为8.4×10-5 mol/dm3,H2O2浓度为1×10-2 mol/dm3,测定温度为...  相似文献   
52.
杨桂朋  张正斌 《海洋学报》1992,14(5):135-141
前 言 海洋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一般为0.5~2(×10~(-6)),只是海水中无机物的1/10~5,此外尚有更少的固体粒状有机物.海水中有机物的存在量虽然不大,但在许多场合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液-固界面相互作用中可能起关键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能显著地吸附有机物,并且在吸附有机物后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吸附的有机物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吸附和天然颗粒物的凝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有机物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作用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常用的染料亚甲基蓝(MB)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在沉积物上的表面吸附和微孔作用,吸附与黏土矿物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B在3种不同处理方式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都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式来描述.通过改变吸附条件发现,随着盐度的增加,吸附能力减小,而温度的改变,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通过向体系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来模拟双溶质体系的方法,对MB与表面活性剂的竞争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2种介质中,吐温20(Tween20)的加入对吸附的影响均不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加入使MB的吸附能力减弱,在蒸馏水中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在海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吸附有抑制作用,而在蒸馏水中,SDBS却对吸附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概要总结了世界各地对水环境及水产品中汞的测定与形态分析的研究成果,涵盖样品采集、储存、传递与处理,各种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色谱和离子色谱)分离分析方法及其联用技术,以及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的应用等。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5.
外源一氧化氮和金属铜对海洋微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心形扁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1.4×10-10~1.4×10-5 mol/L)培养,探讨NO对微藻生长、H2O2和MDA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影响;通过对只添加金属Cu、同时添加Cu与NO实验,对微藻的H2O2和MDA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藻细胞活性氧的代谢有随NO浓度增加的趋势,同时细胞内的抗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都有相应的变化,NO作为环境的"刺激物"提高了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对抗氧化系统起到激活或伤害作用。在Cu胁迫下,藻细胞活性氧代谢明显提高,SOD活性提高,并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但外源NO能明显降低活性氧的水平,并恢复SOD活性和MDA含量,对抗氧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提高微藻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NO在海洋浮游植物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氧化剂和抗氧化剂,从而对微藻的生长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6.
选取胶州湾海域2个站点的沉积物进行了表面酸碱电位滴定实验,并考察了人工海水介质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了介质的盐度和温度等对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结果发现:2个站点的沉积物随pH值由3增大到10表面质子电荷密度的值由正转负,零净质子电荷点pHPZNPC均在4.0~4.5之间,表面位浓度Hs在1.34×104~1.90×10-4 mol·L-1之间;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动力学吸附曲线可用伪一级动力学方程、伪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拟合,其中伪二级动力学方程符合较好,吸附在2h左右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等温式拟合.零净质子电荷点低、表面位浓度大的沉积物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蒸馏水介质中,沉积物对铜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小于在稀释人工海水中和人工海水中的结果;较高的温度使饱和吸附量增大.  相似文献   
57.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早期成岩矿化路径及其相对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陆架边缘海沉积物是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器,海洋中90%以上的有机质沉积于此并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矿化.其矿化路径包括有氧呼吸、反硝化、锰氧化物还原、铁氧化物还原、SO4(-2)还原和CO2还原,并按生成自由能减少的顺序依次发生,构成理想的氧化还原序列.定量研究有机碳矿化路径及其对有机质矿化的相对贡献对揭示能量分配和碳...  相似文献   
58.
南黄海和中国东海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与海气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stributions and sea-to-air fluxes of five kinds of volatile halocarbons(VHCs) were studied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SYS) and the East China Sea(ECS) in November 200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1,1,1-trichloroethane(C2H3Cl3), 1,1-dichloroethene(C2H2Cl2), 1,1,2-trichloroethene(C2HCl3), trichloromethane(CHCl3) and tetrachloromethane(CCl4) in the surface water were 0.31–4.81, 2.75–21.3, 1.21–17.1, 5.02–233 and 0.045–4.47 pmol/L, respectively,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1.89, 12.20, 6.93, 60.90 and 0.33 pmol/L. On the whol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s of C2H3Cl3, C2H2Cl2 and CCl4 were affected mainly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while C2HCl3 and CHCl3 were influenced by biological factors as well a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ncentrations of VHCs(except C2HCl3)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inshore to offshore sites, with the higher values occurring in the coastal waters. The sea-to-air fluxes of C2H3Cl3, C2HCl3, CHCl3 and CCl4 were calculated to be-56.00–(-5.68),-7.31–123.42, 148.00–1 309.31 and-83.32–(-1.53) nmol/(m2·d), respectively, 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6.77, 17.14, 183.38 and-21.27 nmol/(m2·d).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SYS and ECS in autumn was a sink for C2H3Cl3 and CCl4, while it was a source for C2HCl3 and CHCl3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59.
饵料、温度和盐度对两种海洋桡足类摄食与排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哲水蚤是中国近海典型的浮游桡足类,猛水蚤是青岛胶州湾和汇泉湾常见底栖桡足类,研究2种海洋桡足类的摄食和排粪规律可为大量培养桡足类提供最佳条件。论文研究了在6种不同饵料(球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巴夫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的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哲水蚤和猛水蚤摄食和排粪的影响。温度和盐度对2种桡足类摄食和排粪的影响具有种间差异性。中华哲水蚤在15℃的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高于在20和25℃的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在15、20和25℃3个温度范围内,猛水蚤的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20~36盐度范围内,中华哲水蚤的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随盐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猛水蚤的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随盐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猛水蚤摄食和排粪的最适盐度为20。温度和盐度实验均表明,在6种饵料中,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有利于中华哲水蚤的摄食,球等鞭金藻有利于猛水蚤的摄食,而小球藻对2种桡足类的摄食均不利。  相似文献   
60.
海水中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的光化学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研究了高压汞灯模拟日光照射下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在天然海水中的光化学反应情况,结果发现,在氨基酸盐配体的存在下,铁(Ⅲ)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还原态的铁(Ⅱ),同时生成的铁(Ⅱ)会被容器内的氧再氧化为铁(Ⅲ).铁(Ⅲ)的光还原反应速率会受到配体浓度、pH和光强以及温度的影响.在氨基酸与铁(Ⅲ)浓度配比大于2的情况下,在铁(Ⅲ)氨基酸盐配合物的光还原反应初期铁(Ⅱ)浓度的增长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100min后浓度趋于稳定.光强升高和pH降低都能加快光还原速率,而改变温度则基本上对光还原反应速率无影响,这证明铁(Ⅲ)的光还原反应为一自由基引发的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