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406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刚植片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57天的研究,探讨三角帆蚌珍珠形成初期钙的代谢特征。实验每周取样一次,分别测定了珍珠囊和珍珠的直径,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及水温,外套膜、鳃、围心腔三种组织的钙含量,酸、碱性磷酸酶的比活力,以及外套膜中钙调素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植片后三角帆蚌的珍珠囊及珍珠在第22天和43天各出现一个快速生长期。其外套膜和鳃中的酸性磷酸酶比活力第8天升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外套膜中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第15天达到最高,第29天后开始快速下降;鳃和围心腔中的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第15天后才开始上升,第29天达到最高。三种组织的钙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鳃的钙含量最高并在第43天达到最高值。植片后三角帆蚌外套膜中的钙调素RNA表达量明显增强,第8天和43天的表达量尤其显著。三角帆蚌珍珠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鳃和外套膜对钙的代谢,在此过程中酸、碱性磷酸酶以及钙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依照钙调素基因上调表达、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激活、鳃和外套膜钙含量升高、珍珠生长的顺序来进行,植片后的第8天、15天和43天是珍珠形成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522.
牡蛎软体中抗菌蛋白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CM-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等对牡蛎软体中抗菌蛋白(Antibacterial protein,AP)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体外实验观察其对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此蛋白分子量在16.4—39kDa,蛋白质含量≥70%。抗菌蛋白对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球菌、不动菌属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范围在0.125—32.0μg/ml之间,MBC范围在0.250—1.00mg/ml之间。以透射电镜观察AP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提示AP可能通过作用于菌体细胞壁,发挥其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23.
为研究异养培养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去除对虾池塘养殖尾水氮、磷营养盐的效果,本实验通过对异养藻种的光自养转换、盐度驯化,并以不同初始密度接种入养殖尾水,定期检测水体中氨氮、磷酸盐、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等指标,分析其对营养盐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光照强度6 600 lx、光照周期16 h∶8 h(L/D)、温度25±0.5℃条件下,接种细胞密度为1.0×105个/mL、5.0×105个/mL、1.0×106个/mL的蛋白核小球藻均在接种初期快速进入指数生长期, 10 d后进入生长平台期, 20 d藻细胞生物量分别增加39.25、7.98和4.07倍;蛋白核小球藻能明显降低养殖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起到去氮除磷的净化作用,磷酸盐的去除率随藻细胞的生长持续上升, 21 d去除率分别为58.8%±0.72%、72.9%±1.7%、81.4%±9.86%;对氮盐的利用规律依次为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氨氮6 d的去除率达81.9%±6.0%, 96.2%±1.16%, 95.4%±1.24%,硝酸氮21d去除率达82%±1.35%、93.3%±4.41%...  相似文献   
524.
取正常泥蚶肌肉组织获得总RNA,纯化mRNA后,利用含SfiⅠ酶切位点的CDSⅢ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LD—PCR合成cDNA双链,经胶回收除去短片段,与pDNR—LIB载体进行连接,电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中,构建形成原始文库,进行滴度测试和重组率鉴定。结果表明原始文库的滴度为3.17×10^5cfu/ml,重组率为86.3%,插入片段多在500--2500bp间。随机挑选458个克隆测序,经分析获得94种已知基因及87种未知基因。其中包括铁结合蛋白(Ferritin)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895bp,5’-端非编码区为163bp,3’-非编码区为213bp,开放阅读框为519bp,编码172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0kDa和4.89。氨基酸序列与皱纹盘鲍、太平洋牡蛎、血红扇头蜱、文昌鱼、中华蟾蜍、非洲爪蟾、小家鼠以及人等的同源性有62%-82%。比对结果表明,铁结合蛋白基因在动物进化中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525.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用过滤的海洋球石藻特异性病毒(Emiliania huxliyi virus,EhV)EhV-99B1株感染球石藻(E.huxleyi,Eh),建立病毒与宿主之间稳定的感染体系,病毒裂解滤液经卷式切向流超滤和PEG 8000浓缩、CsC1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足量高纯度的病毒颗粒.根据已报道的其它EhV株系主要外壳蛋白(MCP)基因内保守片段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从EhV-99B1病毒基因组中克隆到了长度约为300bp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片段.该片段与pBS-T载体连接后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5α,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片段与GenBank中EhV163(AF453851)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该区域内的核苷酸与对应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证实获得的DNA片段是EhV-99B1的外壳蛋白基因;与EhV203(AF453855)分离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93%和100%.表明该病毒在自然海域中分布广泛并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同时在进化上也存在相当的复杂性.因此,MCP基因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以区分自然群落中EhV的不同基因型,对于理解海洋球石藻类病毒与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526.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浙江乐清无花纹和有花纹文蛤外套膜的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经PDQuest软件分析,在pH4—7,分子量14.3—200kD之间,无花纹文蛤样品中检测到682±24个蛋白质点,有花纹样品检测到600±35个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84.5%。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文蛤共有256个点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点可能与贝壳的颜色和花纹形成有关。其中98个点为无花纹文蛤特有,57个点为有花纹文蛤特有,另有101个点在表达量上存在两倍以上差异。在无花纹贝壳中发现分子量为42kD左右,等电点为6.4左右,与库蚊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41.7kD,等电点为5.3)匹配率较高;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6,与飞鱿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25)匹配率较高的两个蛋白质。在有花纹文蛤中发现了分子量为27kD左右,等电点为4.8,与丽文蛤属的肌浆钙结合蛋白(分子量为20.8kD,等电点为4.98)匹配率较高。  相似文献   
527.
采用化学分析、氯基酸组成分析及动物体内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物的一般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抗高血脂作用,以期为带鱼及其下脚料蛋白水解物的高效利用提供资料。结果表明,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物含蛋白质17.16%、脂肪9.08%、水分71.61%、灰分1.12%。在必需氨基酸中,异亮氯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苏氨酸、色氯酸及缬氨酸达到FAO/WHO(1973)提出的理想氯基酸模式中相应氨基酸的88%-100%。动物体内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抑制由高脂类饲料喂养导致的高血脂大鼠的TC、TG、HDL升高。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物具有抑制高血脂动物血脂的升高,其抗高血脂作用可能源于它本身的功能因子,包括牛磺酸、DHA、EPA、Ca、P和Fe等。  相似文献   
528.
EF-hand结构域在真核生物细胞内钙离子吸收和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贝类中可能参与贝壳和珍珠质的形成。根据已报道的贝类中具有EF-hand结构域的碱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大珠母贝外套膜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PMMG1基因(大珠母贝外套膜基因1)。PMMG1基因全长618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40个氨基酸,N-端的22个氨基酸肽段为信号肽。PMMG1氨基酸序列与合浦珠母贝PFMG1的一致性为56%,预测有两个EF-hand结构域。选取编码PMMG1成熟蛋白的cDNA序列插入pET-32a质粒构建表达载体,通过IPTG诱导,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成功获得预期大小的融合蛋白。凝胶电泳迁移率的变化证明PMMG1蛋白具有结合Ca2+/Mg2+的活性,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PMMG1基因在外套膜的表达量远高于其他组织。大珠母贝外套膜基因PMMG1的克隆与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珍珠质矿化中的作用、探讨珍珠质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