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藏泥盆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宝玉  李明  武振杰 《地质学报》2019,93(10):2383-2402
在作者及前人对西藏地区泥盆纪地层学、古生物学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区泥盆纪海相红层进行了初步的系统整理。共识别出6层(套)海相红层,它们是:早泥盆世扎西岗组海相红层(洛赫柯夫阶—布拉格阶)(XDRB1)和春节桥组上部海相红层(埃姆斯阶)(XDRB2),中泥盆世海通组海相红层(艾费尔阶)(XDRB3)和丁宗隆组底部海相红层(吉维阶)(XDRB4),晚泥盆世查果罗玛组(下部)海相红层(弗拉斯阶)(XDRB5)和羌格组顶部海相红层(法门阶)(XDRB6)。所有海相红层均形成于近岸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因此,属于浅水-半深水陆棚红层,此外,还讨论了中国南方泥盆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全球法门期海相红层广布事件。  相似文献   
62.
八宿吉利地区寒武纪变质花岗岩位于曲扎湖-提卡一带,主要由变质二长花岗岩和变质花岗闪长岩组成。这一新发现对于认识和恢复原特提斯构造历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锆石CL图像显示变质花岗岩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LA-ICP-MS测年得出片理化变质二长花岗岩年龄为503.7±4.7Ma、变质花岗闪长岩年龄为494.7±3.4Ma,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属于寒武纪。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变质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介于69.87%~79.89%之间;变质花岗闪长岩SiO2含量介于66.63%~70.15%之间。前者Al2O3含量变化于12.36%~14.82%,Na2O含量为2.54%~7.16%,K2O含量为0.15%~5.95%,K2O/Na2O=0.02~2.34;后者Al2O3含量变化于14.66%~15.41%,Na2O含量为3.60%~5.63%,K2O含量为0.77%~2.78%,K2O/Na2O=0.14~0.77,属于钙碱性-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在侵入岩构造环境Rb-(Y+Nb)判别图解、Rb-(Yb+Ta)判别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域中,表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结合锆石测年结果及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吉利地区变质花岗岩形成于冈瓦纳大陆裂离卡穷微陆块阶段,同时表明原特提斯洋形成最早时限可追溯至寒武纪。  相似文献   
63.
干旱灾害和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进展及问题   总被引:72,自引:4,他引:72  
首先阐述了自然灾害中干旱灾害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接着从西北干旱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干旱气候的比较以及监测和预测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研究的进展;最后提出了西北干旱气候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天体引潮力周期变化模型和地面长波辐射(OLR)数据资料,分析2010~2011年云南、西藏地区的4次M5.0以上地震震前OLR异常,探讨了诱发地震的外部因素,即天体引潮力周期与红外异常发展的关联特征。结果显示:以临近发震时刻所在周期引潮力值最低点日期为OLR参照背景,获取的地震前后NOAA长波辐射OLR日增量分布图像显示:震中附近热异常明显,异常受构造控制,且其分布与断裂关系密切;异常演化经历起始-加强-高峰-衰减-再增强-发震-平静的过程,符合岩石因应力增加而破裂的规律。一方面表明地应力的临界状态演化过程可通过OLR辐射变化来反映。另一方面表明引潮力可以改变构造内部地应力的状态。  相似文献   
65.
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测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浅部和深部构造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的变化特征,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布设了三条南北向剖面(错那—墨竹工卡、亚东—雪古拉、吉隆—措勤),采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方法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发现该区主要电性结构特征为: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表层发育大规模的高阻体,岩体延伸最深达30km以上,是冈底斯花岗岩体的反映. 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南部有小规模的良导体,在其下方和北侧发育有大规模良导体. 3. 沿剖面从南往北壳内普遍发育良导体,各良导体主体间是不连续的,规模逐渐增大,总体北倾,在缝合带附近产状较陡. 4.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良导体由西往东规模逐渐增大,导电性逐渐变好,相对雅鲁藏布江在剖面上的位置逐渐南移. 这些重要的电性特征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所形成的,深部大规模的良导体特征沿东西向的差异可能是板块碰撞引起物质沿东西向运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用布置在亚东—格尔木的16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926个远震事件的24241条射线,进行远震P波层析成像处理,高分辨率的西藏高原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图,显示了印度巨厚地幔岩石圈在向高原之下推进的过程中,在高喜马拉雅之下拆分成上、下两层,这是发生的第一次拆沉. 下层从高喜马拉雅以下约以22°的角度向高原北部插入到350km 深;而其上层则向北伸展直到雁石坪,并构成了高原薄的地幔岩石圈. 在雁石坪北(33.7°N),当其与亚洲大陆岩石圈地幔相遇后发生断离并下沉. 再次证实了五道梁(35.27°N)深部低速体的存在,本区内地壳内低速物质可能与上述运动有联系,反映了深层热物质的上涌.  相似文献   
67.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源区大暖期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孢粉、有机碳和粘土矿物的分析,探讨了黄河源区全新世的气候变迁,重点论述了大暖期的气候特点。在全新世,黄河源区的气候总体凉干,属于高原的高寒气候。在大暖期,该区的气候较现今高2~3℃,显得湿润些,但波动较频繁,尤其是大暖期的后期波动剧烈,并在5.0kaBP前后发生一次剧烈的降温。记录表明,黄河源区的大暖期始于9.0kaBP,止于2.30kaBP,较我国其他地区开始得早,而结束得晚,其鼎盛时期为6.0kaBP前后。  相似文献   
68.
西藏北部改则——班戈地区的下白垩统多巴组中所发育的Ⅴ级旋回表现出3种垂向沉积序列:潮坪相碎屑岩沉积序列(Ⅰ)、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Ⅲ)和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混合沉积序列(Ⅱ)。其中序列Ⅰ-1和Ⅲ是正常的沉积水体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而序列Ⅱ具有明显的陆源碎屑先进积后退积的特征,可进一步分成3个亚类:Ⅱ-1、Ⅱ-2和Ⅱ-3。横向上从南部物源区向北呈Ⅰ→Ⅱ-1→Ⅱ-2→Ⅱ-3→Ⅲ的变化过程。结合盆地构造背景和沉积特征,本文提出多巴组高频旋回的形成与弧背盆地南部冲断带的冲断作用相对应。冲断作用期,物源区粗碎屑物质大量进积,大于盆地基底沉降速率,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冲断间歇期,物源区碎屑物质的供应迅速减少,基底沉降速率逐渐大于碎屑物质的进积速率,沉积水体又有所加深。  相似文献   
69.
In this study, zircon U-Pb dating of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Zhongba ophiolite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Zone (YZSZ) in southern Xizang (Tibet) yielded an age of 247 ± 3 Ma. According to whole rock geochemical and Sr-Nd-Pb isotopic data, the Early Triassic sampl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with P-MORB affinity, showing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of 0.70253–0.70602, εNd(t) values of 4.2–5.3, (206Pb/204Pb)t ratios of 16.353–18.222, (207Pb/204Pb)t ratios of 15.454–15.564, and (208Pb/204Pb)t ratios of 35.665–38.136; Group 2 with OIB affinity, showing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of 0.70249–0.70513, εNd(t) values of 4.4–4.9, (206Pb/204Pb)t ratios of 17.140–18.328, (207Pb/204Pb)t ratios of 15.491–15.575, and (208Pb/204Pb)t ratios of 36.051–38.247. Group 2 rocks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ntle source enriched by a former plume, and assimilated continental crustal material during melt ascension. The formation of Group 1 rocks corresponds to the mixing of OIB melts, with the same components as Group 2 and N-MORBs. The Zhongba Early Triassic rocks belong to the continental margin type ophiolite and formed in the continental–oceanic transition zone during the initial opening of the Neo-Tethys in southern Xizang (Tibet).  相似文献   
70.
西藏纳当地区石炭系永珠组主要为浅变质的砂板岩组合,断层和褶皱非常发育的特征。依据岩石和构造特征可以把区内永珠组分成上、中、下三段。永珠组形成于拉张的被动大陆边缘向裂谷转换的次深海环境,并于中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期间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