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江水系不同水体鳜mtDNA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长江水系洞庭湖、鄱阳湖、秋浦河和太湖4个鳜群体共42尾的mt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获得了长度785 bp的同源序列.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36个,占全部序列4.6%.42个体中共检测到19种单倍型,根据碱基组成特征,19种单倍型可分为两大类型:Ⅰ型和Ⅱ型.两大类型的主要区别在第6、8、17、25、35变异位点上,Ⅰ型的核苷酸分别为G、C、G、A、C,Ⅱ型为A、T、A、G、T.除太湖群体全部表现为Ⅱ型单倍型外,不同水体鳜两大单倍型的分布频率并无明显的地理变化规律.洞庭湖、鄱阳湖、秋浦河和太湖鳜群体内的核苷酸序列差异分别为0.5%、1.0%、0.6%、0.5%,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为0.6%-0.9%.利用控制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NJ分子树中,各群体内的个体均未单独成群,而是互有交叉.由于遗传分化低,初步认为洞庭湖、鄱阳湖、秋浦河和太湖鳜群体可能同属一个种群--长江种群.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不同地理条件下斑节对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 选用14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特异引物对广东湛江、海南三亚、海南琼海的斑节对虾天然群体共计90尾个体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 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4不等, 平均2.7。3个群体(湛江、三亚、琼海)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1.9081、1.9715和2.0185,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864、0.3926和0.4078, 总的平均期望杂合度(0.4605 )明显高于观测杂合度(0.4046), 表明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为中等, 且存在杂合度缺失的现象。种群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 在不同群体间已产生了遗传分化, 但是分化较小; 三亚群体和琼海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而与湛江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分子方差分析表明, 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指数为8%, 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指数为92%, 基因分化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而不是群体之间。  相似文献   
73.
毛颚类是热带近岸海域中上层鱼类的食物来源, 同时又是重要的肉食性浮游动物, 数量丰富, 然而其维持种群结构的生存策略尚不清晰。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析了三亚湾海域毛颚类优势种肥胖软箭虫(Flaccisagitta enflata)成体与幼体的肠道食物组成, 以期从食物资源利用的角度揭示其维持种群结构的营养策略。研究结果显示, 幼体和成体摄食的浮游生物种类分别为21种和19种, 共同的食物类群有桡足类、小型水母类、硅藻和多毛类。成体与幼体食物偏好差异显著, 成体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小型水母类(59%), 而幼体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桡足类(60%); 幼体营养生态位(5.16)高于成体(2.89), 且二者食物重叠度低(0.21), 表明成体与幼体食物分化明显。研究结果揭示, 即使成体与幼体大量共存, 它们也可以通过摄食分化避免食物资源竞争, 这种分配策略对毛颚类保证足够幼体存活率和维持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湖南地质》2011,(5):46-47
2011年第一季度,全省土地供应总量为5173.75公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4.96%,近三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图1)。  相似文献   
75.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沿海五个海区(大连、威海、青岛、温州、福州)鼠尾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1条引物,对五个鼠尾藻种群共150份DNA样本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207个有效位点,多态位点达89.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66,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508;...  相似文献   
76.
77.
羊鲍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NA标记(RAPD)技术对中国海南省英州、安游和亚龙湾海域的3个羊鲍(Haliotis ovina)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的研究.利用14个10bp随机引物,在9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2个位点,其中英州,安游和亚龙湾群体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65,61和62个,多态位点百分数(P)分别为90...  相似文献   
78.
中国沿海不同地区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自海南海口、广西防城港、广西北海、广东湛江、福建漳州、山东荣成、山东威海7个地理群体62个泥蚶个体为材料,获取592bp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序列,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分化分析。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62个个体共检测出103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26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34,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166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9.85772。7个群体均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内遗传距离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参数显示中国沿海泥蚶遗传多样性由北向南呈升高趋势,而群体内遗传分化系数也呈现升高的趋势。基于26个单倍型COI序列构建的NJ树和UPGMA树以及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显示,荣成群体和威海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聚成一小支,而后与漳州群体相聚,然而南方类群并没有聚为独立的一支。  相似文献   
79.
测定了邻近湛江的茂名海区和硇洲岛海域文昌鱼各2个样本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以尾索动物亚门的2种海鞘(Ciona spp.)和脊椎动物亚门的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作为外群,利用分子系统学方法与GenBank收录的14个文昌鱼(Branchiostoma)的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比较,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全序列分析表明:主产于大西洋(批针文昌鱼B.lanceolatum和佛罗里达文昌鱼B.floridae)、厦门文昌鱼(B.belcheri belcheri Gray)和湛江文昌鱼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143bp,终止密码子同为UAG;主产于青岛文昌鱼(B.belcheri tsingtaunese)和日本文昌鱼为1141bp,以T结尾,转录过程中构成UAA终止密码子。系统分析表明:16个文昌鱼样品体现出太平洋和大西洋、太平洋南北明显分化。确认采自茂名和硇洲岛的文昌鱼为厦门文昌鱼(B.belcheribelcheriGray);支持将白氏文昌鱼青岛亚种(B.belcheri tsingtaunese)提升为种,命名为日本文昌鱼(B.japonicus)。  相似文献   
80.
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脊椎动物系统进化中,鱼类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与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原始性、多样性和易变性,并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存在从雌雄同体到雌雄异体的各种性别类型,性逆转在鱼类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此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对于整个脊椎动物类群性别决定机制的形成及进化途径的揭示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鱼类的性别发育是以遗传因素为基础,并受到自身内分泌调节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其性别决定与分化没有一个普遍的模式,给性别决定与分化研究带来了一定难度.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20年来有关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机理及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作者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