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5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河口三角洲、湿地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水质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过量的无机营养盐或有机物、垃圾、有毒物质、病原体等通过陆地径流及排污口输入到河口及近海,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有害元素或病原体污染,给河口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从这4个方面分析了水质问题的起因和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2.
滨海湿地系统的消长和稳定取决于两种过程的物质平衡:①是河流携带沉积物的加积使盐沼和湿地向上和向海方向进积;②是海平面上升和沼泽地区的压实沉降以及海洋通过潮沟系统对湿地的侵蚀作用不断地产生着可容纳空间.二者的互动构成了滨海湿地复杂的演化历史.重点阐述了三角洲河流泥沙输运、洪水运移、潮汐作用、潮沟系统发育等对湿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痕量金属和有毒金属通过面源(如大气沉降)和点源(如河流、地下水和倾废)污染过程参与近海水生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根据近年来主持的多项沿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的理论与实践,概括了痕量金属在水生系统中迁移、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式,并对模式意义作了概要的解释.近海水生系统中痕量(有毒)金属形成取决于系统内发生的生物、...  相似文献   
74.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关键水盐因子及其植被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地下水生态环境功能,采用数理统计、地统计和同位素方法及3S技术,对"地下水-陆生植被"系统中关键水盐因子及其植被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典型植被主要以埋深普遍较浅(1.0~3.0 m)的地下水为水源,说明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的敏感要素。潜水c(Cl-)与c(TDS)均呈显著的方向性空间变异(沿地下水流向二者浓度递增),且二者具有空间分布一致性(R=0.999),表明Cl-是潜水水质的主控离子。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I)与潜水c(Cl-)间呈较显著的Logistic关系,揭示潜水c(Cl-)是地下水这一生态环境敏感要素中的关键因子,其对上覆植被强烈的胁迫和驱动作用引发了区域典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植被与潜水c(Cl-)间极为密切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积极采取有效的人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演化及其对碳与营养成分的扣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了一口24.6m的浅钻ZK1,对获取的岩芯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观测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测试。通过ZK1孔的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7种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并利用AMS 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记录,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进行了年代划分,并计算了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碳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除硫和磷元素以外的各营养成分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7,Ρ0.05);碳、氮、磷的加积速率与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5,Ρ0.01),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碳、氮、磷的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浓度较低(1%),但由于沉积物的高沉积速率,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有机碳的平均加积速率达到648.1g/(m2·a),远高于世界其它高有机碳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相似文献   
76.
77.
介绍了荷兰海洋区测工作中的地质工作,包括地质调查装备与调查技术,填图技术与样品分析,荷兰近海1:25万和1:10万填图,荷兰海洋地球化学填图,海洋地质灾害与近海地质填图,以及北海陆架沉积与海岸带动力学等内容。  相似文献   
78.
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针对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及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调查,在2006~2008年间采集表层土壤样品219个(其中浅海湿地25个),并运用受普遍认可的生态危害指数法、单因子及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黄河三角洲整体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为:CrPbZnAsCuCdHg;(2)浅海湿地的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上三角洲平原的表层土壤低,前者最大影响来源于As,土壤样品一级标准率达到96%;后者的最大威胁是As和Cd,土壤样品一级标准率达到88.5%;(3)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及近海沉积物的Eri值、RI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均较小,远未达到轻微污染的标准,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状况较好,整体处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79.
本文揭示了第三系沉积体系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正向、斜向上的水化学分带性,从古代和现代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证了现代水化学场是遵循浓缩盐化、正向变质和稀释淡化、反向变质两种格局形成演化的,指出第三系地下水现代化学业已演化成熟,并概括了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0.
粒度分析理论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粒度分析在区分沉积环境、判定物质输运方式、判别水动力条件和分析粒径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粒径测试技术方法及其新进展,包括传统的直接测量法、筛析法、沉降法和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激光粒度测试仪法;评述沉积物分类命名方法理论及其在区分沉积环境、判定物质输运方式和判别水动力条件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粒度分析在研究海洋环境中沉积物输运方向、即粒径趋势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粒度分析测试技术正朝向自动化和测试内容多样化方向发展,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