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89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Tropical cyclone (TC) genesi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1979-2008 underwent a decadal variation around 1993. A total of 55 TCs formed in the SCS from May to September during 1994- 2008, about twice that during 1979-1993 (27). During the TC peak season (July-September, JAS), there were 43TCs from 1994-2008, but only 17 during 1979-1993. For July in particular, 13TCs formed from 1994-2008, but there were none during 1979-1993. The change in TC number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of ke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tmosphere and ocean. Compared to 1979-1993,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 and was displaced more eastward during 1994-2008. In the former period, a stronger subtropical high induced downward flow, inhibiting TC formation. In the latter period, vertical wind shear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all weakened. Mid-level (850-500hPa) humidity, and relative vorticity were high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upper layer heat content were also higher in the area. All these factors favor TC genesis during the latter period. The decadal change of TC genesis led to more landfalling TCs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94-2008, which contributed to an abrupt increase in regional rainfall.  相似文献   
72.
南海障碍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海面通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岩  王东晓  施平  郭佩芳  陈举 《大气科学》2004,28(1):101-111
对气候平均态的温度和盐度分析证实,夏、秋季南海南部上层海洋存在障碍层现象.决定障碍层出现的关键因素是净淡水通量,而障碍层的深度和厚度分布则受风场的显著影响,障碍层受混合层和等温层发展的调制.夏季,南海南部上层海洋在东南向Ek-man水平输运以及东侧下降运动双重因素作用下,较淡的水体在南海东南侧堆积,混合层底部高温水脱离混合层保留在等温层中,造成障碍层在南海东南侧最为深厚,达到30 m.最厚障碍层出现的位置和最厚"南海暖水"出现的位置几乎重合,障碍层的"热障"作用促进了"南海暖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不同海表面温度对南海台风“杜鹃”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平分辨率0.25 °×0.25 °的日平均和周平均的卫星微波成像仪(TMI)和卫星微波辐射计(AMSRE)的海温资料(TMI-AMSRE SST)作为下强迫源,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南海过境台风"杜鹃"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台风中心附近SST的差异会导致大气风场的差异,从而使模式对SST有比较快速而且明显的响应;不同的SST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台风降水和台风中心附近潜热通量有明显的影响;不同SST对台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海-气潜热通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4.
利用回归模型模拟卫星跟踪海洋漂流浮标轨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浮标漂流速度和表层地转流、风海流结果表明:浮标漂流速度和表层地转流具有良好相关性。针对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运动的准地转性,建立了以海表地转流为主要回归自变量的几种回归模型,用以模拟浮标漂流轨迹,以期对浮标运动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南海中伴随涡旋运动的2个浮标模拟试验显示,诸多模型中以海表地转流、风海流及背景流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模拟浮标漂流轨迹效果较好。利用该回归模型,模拟出南海2个漂流浮标轨迹和真实轨迹距离偏差较小且二者运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分析回归模拟所得风海流、海表地转流及背景流发现:涡旋中心附近浮标漂移主要受地转流的控制,而涡旋边缘处风海流起到关键性作用,正是这部分贡献使得浮标能够进入(脱离)涡旋。背景流的空间分布决定着浮标漂移的最终去向,特别是背景流方向改变的区域,背景流的存在使得模拟浮标轨迹能够像真实轨迹一样运移。  相似文献   
75.
基于1986-2008年的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再分析产品(CORA),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分析了海表面温度(SST)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并用相应的SODA、AVHRR以及Levitus资料对CORA做了对比评估。相比于AVHRR而言,CORA资料SST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小于SODA,相比Levitus资料而言CORA资料温度盐度的均方根误差随深度的变化皆小于SODA。 CORA与SODA资料相比,两者前3个模态的时空分布大体一致,区别在于CORA资料能更好地反映参量的一些细微特征。结果表明,CORA资料能很好的刻画中国近海SST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尤其是黑潮流经区域SST的局地变化特征。季节EOF第二模态显示的是SST对由风引起的潜热释放的响应特征。第三模态刻画了冬夏转换季的分布特征,主要揭示了东北-西南走向的锋面特征。SST年际变化与ENSO密切相关,区域平均的南海SSTA与Nino指数的吻合程度CORA优于SODA。  相似文献   
76.
基于一个年龄概念的河口污染物输运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Deleersnijder定义的一个平均年龄概念,运用耦合了物质输运模式的一个三维水动力-富营养化数值模型(HEM-3D),研究了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Pamlico河口(PRE)的污染物输运时间在不同淡水流量影响下的分布情况。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期,污染物被输运出PRE需要大约65d的时间。而在枯水期和洪水期,污染物分别需要230d和20d时间被输运出PRE。这表明物质输运过程明显受淡水流量的影响。污染物输运时间的空间变化显著受河口中盐度入侵的影响,咸水入侵在其可以达到的最大区域形成了一个盐度锋面,而这个锋面阻碍了污染物向外的输运。盐度层化对输运时间的垂向分布影响显著,输运时间垂向梯度随着盐度层化的增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77.
利用热带降雨计划卫星(TRMM)获得的雷达降雨资料,对南海及其周边区域(简称南海地区)降雨的空间分布和季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地区的降雨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同时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除了副高活动、季风潮、冬季冷涌和热带低压活动等天气过程,南海周边广泛分布的山地地形对该地区的降雨分布也产生强烈影响,降雨呈现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的分布特征。与CAMP和台站资料相比,PR观测具有更丰富的空间结构,能够更好地体现降雨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征、反映高大的山地地形对降雨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斜压海洋水平大尺度波动各模态能量分布对风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磊  田纪伟  王东晓 《中国科学D辑》2005,35(10):997-1006
将在南海持续观测近3个月、共28层的潜标海流资料与已有的6 h分辨率的NCEP/NCAR风场资料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风场在一个连续的宽频带范围内向海洋上混合层输送能量; 而风的低频异常变化对流场的低频异常变化的作用则是输送能量的“最有效”途径. 但这些能量只有在近惯性频率向混合层以下传播, 并分别按正态分布率分配到正压流、斜压流以及斜压流的各个模态中去. 其中由风引起的正压流与斜压流的能量变化的比值服从正态分布N(0.0242,0.3947); 而前四个斜压模态能量变化在总的斜压能量变化中占的比值也都服从相应的正态分布: 第一斜压模态服从N(0.2628,0.1872), 第二模态服从N(0.1979,0.1504), 第三模态服从N(0.1331,0.1633), 第四模态服从N(0.0650,0.1540).  相似文献   
79.
风生边界急流稳定性的渐近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测表明,当冬季盛吹北风时,在南中国海西边界附近将形成一支向南的急流,在一定条件下这支急流可弯曲成波动甚至形成涡旋.本文应用等值浅水模式,采用截断模方法,分析了急流的稳定性,并给出急流上不稳定波出现的条件.分析表明只有当向南的风生急流很强很窄时,由变性的Kelvin波和风应力强迫出的地形Rossby波在长波波段耦合而出现不稳定,不稳定波在波长约200 km时向北传播的相速度约为02 m·s-1,波振幅增长到e倍所需的时间约15天.分析进一步表明,夏季向北的风生流在海洋的西边界附近是稳定的.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80.
通过系统采集和分析河南固始史河一带土壤、作物样品,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查明了区域土壤锶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因素,以及锶在土壤、作物中迁移富集机制,确定了土壤锶形态含量表现为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态>腐殖酸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其中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锶累计占98%,Sr主要以难溶态稳定形式赋存在土壤中。在弱酸性环境下,难溶含锶矿物SrSO4、SrCO3通过水化作用和水解作用形成易溶于水的锶岩Sr(HCO3)2、SrCl2,并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锶在土壤-作物中的迁移。对比国内外相关作物Sr含量,提出了花生、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富锶标准,即:水稻中的富锶下限值为0.65 mg/kg,花生、小麦、玉米的富锶下限值为1.08 mg/kg。依据此Sr含量标准,研究区内小麦、花生籽粒富锶,水稻部分富锶。本研究成果为固始史河流域富锶土地资源开发、发展富锶农产品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