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陆远忠 《地震研究》1989,12(1):72-73
1988年5月在成都召开了地震学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任务的阶段考核会议。在紧张的五天会议和相应的考核评议中,笔者认为,通过近一年来一百几十名从事地震学预报方法研究的地震工作者艰苦奋战,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提交会议的四十多份达百万余字的研究报告,绝大多数都是按照局科技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完成的,基本特点是努力实现各项预报方法的规范化、定量化和普遍进行了科学的统计检验和评分。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论述了省级地震机构的主要功能并介绍了选择最优职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一、我国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兴起地震学是一门观测性很强的学科。它一开始就是与研制地震观测仪器和建立地震观测台站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地震观测,主要是地震台站的观测,就没有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的发展。我国解放前地震台站为数很少,而且不能连续进行地震观测。解放后到1966年邢台地震前,已建有29个较完备的地震台和一些地磁台。为了烈度区划和水库观测还建立  相似文献   
74.
地震活动性与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5.
用于中短期地震预报的一些地震活动性参量相关性讨论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陆远忠  阎利军  郭若眉 《地震》1999,19(1):11-18
在利用地震活动性图像预报地震的研究中,发展了众多定量描述活动图像特征的参量,用它们综合进行短期预报,其相互间的相关性是十分重要的。利用计算机产生地震发生的时间、位置和强度分别符合均匀分布,泊松分布,负指数分布,韦泊尔分布5个随机地震目录,以及华北地区无强震时段的天然地震目录,分别计算了b,C,D,Mf,N值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分析了其相关关系,结果认为,D值与N值呈显相关;b值与Mf值呈显性负相  相似文献   
76.
地震活动中存在着某些规律性结果(如指数律、幂律关系),并呈现一些前兆图象特征(如空区、条带).我们用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地震活动的某些规律和活动图象特征,分析产生一种或几种规律或特征的动力与介质因素,所得结果可作为它们的机理解释,为利用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的方法提供物理依据.本文通过引入断层和硬块体的存在,建立介质非均匀的细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为二维细胞阵网格,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量的获取是随机的,而能量的传递和损耗是确定的,模型能得到与实际地震可比拟的地震事件,这说明了地震现象本质上的复杂性可能是随机性与确定性的统一体现.模型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增长阶段、自组织临界状态,我们给出各阶段的判断依据,并用自组织临界理论解释了各演化阶段的特征.模型成功地解释了Gutenberg-Richter 关系,但 Gutenberg-Richter 关系不能作为自组织临界现象的证据.通过对模型各演化阶段的特征分析,我们认为模型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实际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或轮回性特征.强震的震兆特征与其所在的阶段密切相关.强震前地震活动有两种形式:小震—活动增强—主震、小震—活动增强—平静—主震,对地震活动图象的研究表明:如果介质结构是均一的或过于复杂的,地震活动图象均不明显,只有在介质结构不均匀性相对规整、明确的情况下,地震活动图象可出现空区、条带等图形.如果不考虑介质结构的影响,只考虑动力学因素,地震活动图象演化的普示性特征是从无序走向有序.通过对模拟地震序列的分形分析表明:地震的时空分布和强度都呈现分形结构,特别是时空分布非均匀的多分形结构特征;中强地震前时空分布的多分维 D_q 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7.
有限单元法是研究地球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利用以连续介质理论为基础的有限单元法研究地学,特别是地震学、地壳形变学科时,对具有非连续性特点的断层所采用的几大主流处理方法,并阐述了各断层模型基础上(弱化带模型、劈节点模型、接触模型以及块体模型)所展开的地学研究.  相似文献   
78.
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强震和中强震震例,指出通常所说的地震“空区”可分为两类。除了震前大范围、长时间、大震级的空区,这里称之为背景空区之外,还有可能出现震前较小范围、较短时间、较小震级的空区,这里称之为孕震空区.对这两类空区作了比较.我们发现在孕震空区的后期,孕震空区边缘往往会发生一个或一组较为引人注目的地震,本文称之为逼近地震.文中初步归纳了逼近地震的某些特征与主震的关系,讨论了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最后从断裂力学的观点初步探讨了孕震空区与逼近地震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79.
用算法复杂性分析时间序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吕悦军  陆远忠 《中国地震》1993,9(3):229-234
本文介绍了算法复杂性的概念,总结了算法复杂性的一些性质,对其所具有的优点及在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用算法复杂性C(n)分析由地震细胞自动机模型产生的地震时间序列,说明算法复杂性用于研究地震活动演化及地震活动图象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80.
中国大陆强震有成组活动、远距离跳迁和不同时段形成主体活动地区的特征.本文利用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降刚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强震的远距离跳迁和主体活动地区转移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是:(1)在地壳中存在初始应力场的环境中,已发生强震区部分丧失承载能力(模拟中作为显著降低单元组的弹性模量来处理),可以引起大范围兆帕量级的应力场调整,它是后续强震可远距离跳迁的主要因素;(2)一个活动期中,中国大陆强震主体活动地区及其迁移,受主要活动断层分布、初始应力场和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的综合影响,但在十年左右的活动幕中,边界载荷的配置方式可能是控制主体活动地区及主体活动地区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