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47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1580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70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长江口外海域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自长江口外海域187个表层沉积物的25个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标准差系数、相关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微量元素的来源和分布特征。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微量元素Li、V、Cr、Co、Ni、Ga、Cu、Zn、Th和Rb分布基本相似;Sr分布与Li、Cu、Pb、Zn、Th和Rb相反;研究区东南部Sr分布与生物作用有明显关系;Cd和Mo分布与粒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主要受氧化还原环境的控制;Zr分布反映了长江物源的影响。相关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沉积作用、粒度控制效应、海洋生物作用、氧化还原环境和源区地质背景等对长江口外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分布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胡艳华  顾明光  徐岩  余盛强  王加恩  贺跃 《地质通报》2011,30(11):1661-1670
陈蔡群是浙东南地区重要的岩石单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华夏地块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众多地质学家对其开展过研究工作。选取浙江省诸暨市孝四地区的陈蔡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同位素定年工作。锆石CL图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锆石均为变质锆石,17个分析点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435Ma±4Ma,属于加里东期,此年龄代表了诸暨地区陈蔡群的主变质年龄。结合华南已报道的高精度加里东期年龄纪录,探讨了华南加里东运动发生的时限和运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加里东运动主要发生于420~445Ma之间,435Ma为其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83.
雪峰山基底隆升带及其邻区印支期陆内构造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狭义的华南陆块东部包括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而雪峰山陆内构造系统是扬子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印支期地层角度不整合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表明,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的空间分布区域依次由东往西递变渐新。根据褶皱变形分析得出,雪峰山地区在印支期发育了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2个轴迹方向的褶皱,后期叠加了南北向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区域构造背景和动力学分析表明,扬子地块内部印支期总体北东向的变形形迹与东西轴向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地块南部东西轴向的构造线相垂直;其原因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最终陆内收缩变形的时间比扬子与华北沿秦岭—大别造山带的陆间碰撞拼合的时间早,印支早期的先存北北东向构造线在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地块顺时针旋转变位为北东东向,从而决定了印支早期现今北东东向的构造线,随后的第二幕北北东向构造线的形成是在与早期第一幕变形的应力场相同的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但是,秦岭—大别造山带近东西向的构造线取决于主动大陆边缘,即总体近东西向的华北陆块南缘边界,其原始方位为总体近东西向。这些复杂边界条件和旋转决定了先形成彼此近于垂直的构造线,然后拼接形成现今构造线垂直的格局。  相似文献   
84.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表层土壤S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平均含Sn量为8.35mg/kg,远远高于全国A层土壤Sn的背景值2.6mg/kg,表层土壤中Sn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由苏锡常、宁镇扬、杭嘉湖、宁绍等经济带增高的趋势。各种沉积环境、土壤类型中Sn的含量也较全国类似或同类沉积环境、土壤类型中Sn的含量高,显示了高背景的特点。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区表层土壤中Sn元素富集明显,90.39%的面积区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富集系数大于2的强富集区面积占44.03%。另外,Ag、Bi、Hg、P、Pb、Sb、Se、TOC等也与土壤Sn呈相关性,可能与土壤Sn的富集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5.
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方法均将理论海平面变化和地面沉降进行的叠加分析,本文讨论和分析了近20年来全球理论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背景下的区域海平面变化速率,利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预测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考虑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新特点,以及长江流域来沙显著减少和河口大型工程建设对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在流域来沙量显著减少但来水量变化不大情况下,流域大坝的坝下冲刷使得河槽刷深,河口水位降低,同时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和促淤围垦工程束狭入海口,使得潮位站水位发生变化,两者的综合效应是目前研究长江口相对海平面变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6
2011年8月30日下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杨守业教授的陪同下,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并作了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87.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记录的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60 m的HYZK5钻孔,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河流相、滨海湖沼相、河口湾-浅海相(前三角洲相)和水下汉道相的沉积环境演化.泥炭层形成于末次冰期的冷湿气候环境;有孔虫丰度的变化反映了12 000 cal.aBP以来海平面迅速上升,但在11 200~10 000 cal.aBP出现短暂的停顿.沉积物的粒度、磁...  相似文献   
88.
Control and eradication of the exotic and invasive plant Spartina alterniflora within the Chongming Dongtan nature reserve, Shanghai, China, is vital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saltmarshes.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was established using waterlogging and cutting to control this invasive species. Results from 2007 to 2008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managed waterlogg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biomass and seed production of S. alterniflora at an early stage, the species subsequently showed rapid adaptation to the long-term waterlogging stress. Thus, managed waterlogging alone was insufficient for the effective eradication of S. alterniflora. However, managed waterlogging for around 3 months, combined with cutting the above-ground part of S. alterniflora at a key stage (flowering period in July), controlled and eradicated the plant successfully. Both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parts of S. alterniflora were killed and the plants began to decompose after 3 months. Furthermore, there was no re-growth of the emergent part of S. alterniflora in the following years. However, once the impounded water was released restoring the natural hydrodynamic regime of the saltmarshes, the seeds and seedlings of S. alterniflora reinvaded the controlled site from the neighboring areas and the S. alterniflora community was re-established. Thus, after eradication of S. alterniflora,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maintained to prevent the re-establishment of S. alterniflora. The results of this demonstration project indicate a potentially useful and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vasion by S. alterniflora on saltmarshe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China.  相似文献   
89.
长江口泥质区18#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及其环境 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口泥质区18#柱样进行137Cs和210Pb同位素测年分析,得到了柱样站点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沉积速率较大,且呈现阶段性差异:由137Cs时标计年法得到柱样1954—1964年的沉积速率为5.9 cm/yr,1964—2006年减小为 3.36 cm/yr;沉积柱样的210Pb剖面呈两段分布,由此得到沉积速率120~225 cm为5.47 cm/yr,对应于18~100 cm减小为4.58 cm/yr。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得出沉积速率开始减小的时间为1968—1972年,并且采样点区域表层可能出现侵蚀现象,为研究长江口泥质区环境演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钦-杭结合带在中生代构造转折事件以前的板块构造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在演化成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之前,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事件。扬子和华夏板块于新元古代通过四堡造山运动(1 000~880 Ma)沿江山—绍兴断裂,经赣东北、湘中至钦州湾地区发生碰撞-拼合事件,拼合界线大致位于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内,形成"两陆夹一盆"的主要格局。后碰撞过程经历了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大陆拉张裂解两个过程,在结合带形成广阔的拉张盆地,加里东期(460~410 Ma)以及印支期(250~200 Ma)发生的碰撞-拼合事件导致扬子和华夏地块多次再造,引发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并形成了华南统一的沉积环境。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转折事件(125~140 Ma)使华南地区主要构造背景由碰撞挤压调整为岩石圈减薄,成为华南最重要的岩浆活动和成矿期。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差异,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可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3段。其中,中段与传统南岭大体一致;北段为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为南岭以南地区,大致与云开隆起—十万大山盆地相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在云开地块西缘的一系列变质基性岩、超基性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洋中脊(MORB)或者岛弧(ITA)特征的构造环境,最近在岑溪一带发现形成于加里东期(441 Ma)的变质火山岩同样具有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在十万大山两侧发现早中生代的酸性火山岩和流纹岩具有典型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可见结合带南段曾经存在古老洋壳,先后经历了新元古代、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碰撞造山事件,与北段演化历史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