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硬悬挂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水钻井过程中遭遇强台风,基于安全性考虑要求钻井平台悬挂隔水管提前撤离的问题,采用软件SHEAR7针对HYSY981钻井平台硬悬挂隔水管系统避台风撤离作业过程中,受南海一年一遇海流作用时诱发涡激振动(VIV)的情况,研究航速与悬挂长度对VIV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浮力块覆盖率越高,隔水管系统张力越小;浮力块分布对隔水管系统VIV响应影响较大,25%交错布置方案VIV响应最弱。隔水管并非越短越好,要综合考虑洋流剖面、隔水管配置和平台航行的影响;在不同悬挂长度及航行条件下的VIV响应,在撤离作业前应尽量避免在高流速区布置浮力单根,撤离作业时应尽量采用顺流而避免平台逆流航向。  相似文献   
92.
MATLAB-Based Simulation of Buoyancy-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Mo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mass configuration of the buoyancy-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is decomposed and defined.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lider body and its internal masses is addressed using the energy law. A glider mo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program is derived using MATLAB.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lider motion are explored using this progra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a buoyancy-driven underwater glider is the periodic alternation of downward and upward motions. The glider's spiral motion can be applied to missions in restricted regions. The glider's horizontal velocity, gliding depth and its motion radius in spiral motion can be changed to meet different application purposes by using different glider parameter designs. The simulation also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appropriate and the program has strong simulation functions.  相似文献   
93.
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5月5日发生在我国华中地区的一次多弓状雨带降水过程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水平涡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雨带发生在切变线南侧的西南气流中,多弓状雨带出现前,大尺度高低层气旋式曲率的水平涡度和对流有效位能为降水提供了有利于上升运动的背景场。弓状雨带最初形成在对流不稳定和低层气流辐合条件下,局地强降水引发的下沉运动使中低层大风出现,大风中心南侧反气旋式的环流与背景场中的西南气流汇合构成了短波槽,尾部雨带出现在短波槽中,弓状头部生成于北侧的气旋式风场切变中,大风中心相较南北两侧更快的移速使雨带中部向前侧凸起。流场上的短波槽发生在700 hPa以下,在西南气流的背景场下,该槽向前后两侧的双向传播是多弓状雨带形成的重要触发因子。中尺度弓状雨带附近低层的水平涡度在强盛期、减弱期和消散期有着明显不同的结构特征;而在高层,雨带发展时和强盛期都为气旋式水平涡度控制,减弱期多为反气旋式水平涡度控制。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究大口径瓦斯抽排钻井注浆固管过程中套管的稳定性,应用伯努利方程分析了注浆固管过程中浆液的动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注浆固管期间,若注浆管内过流面积小于套管与孔壁之间的过流面积,随着泵量的增加,导致套管外流体压力增加;当套管外与套管内压力差大于套管抗外挤强度时,套管发生失稳(瘪管)。结合工程实例,对套管失稳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固管过程中要控制泵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论成藏动力系统中的流体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介绍了成藏动力系统中流体的 3个来源 ,即沉积流体、自源流体和深源流体 ;推动流体运动的五种动力 ,即盆地深部的热动力、自源动力、重力流、浮力和毛细管力叠加产生的作用力、构造动力。分析了在成藏动力系统中这几种动力的作用机制。指出深部热动力控制了成藏动力系统的温压场和成藏作用的时空展布 ,沉积盆地中自源动力控制烃源岩生排烃过程 ,而油气在自源动力的压实流、重力流、浮力以及毛细管阻力叠加形成的流体势控制下进行二次运移、聚集和成藏。构造动力既是圈闭形成分布和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因素 ,又是导致油气藏破坏、油气再次运移、聚集的重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96.
范福南  范大亮 《岩矿测试》2001,20(3):224-225
设计了一个小体重测定瓶,拟定了小体重测量方法,体重测定的结果与浮力称量法结果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84%(n=10)。  相似文献   
97.
文中从无摩擦的运动方程出发,利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导出简化了的螺旋度方程和不同方向上的螺旋度方程,并对影响它们变化的各因子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除了Lilly在1986年研究中强调的浮力效应外,压力梯度与涡度共同作用项和力管项对螺旋度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甚至比浮力效应更大,且力管作用、水平压力梯度与水平涡度共同作用主要影响水平螺旋度,浮力效应、垂直压力梯度与垂直涡度共同作用主要影响垂直螺旋度;螺旋度的输送和大气的辐散、辐合对螺旋度变化的影响较弱;地转偏向力(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的作用要在系统水平尺度较大时才能体现出来。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螺旋度既相互区别在暴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又相互联系。一方面,水平螺旋度更具预示性,对预报强风暴有指示意义,而垂直螺旋度更倾向为能反映系统的维持状况和系统发展、天气现象的剧烈程度的一个参数。另一方面,大的正水平螺旋度有助于垂直螺旋度的增长,而与垂直螺旋度对应的运动可能对水平螺旋度产生影响。将中尺度模式和螺旋度计算结合起来可能可以提高风暴路径和雨区的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98.
讨论渗流理论经常强调,要求烃类运移时的非润湿相的最低饱和度约为15%,但是在烃类从生烃母岩到集集层的运移通道中进行有效流体测量,揭示在通道上没有发现剩余油。我们的数值模拟和实验可以得出关于油侵入孔隙空间的渗流理论的一个结论,即主要计算出在二次运移中油田规模的饱和度可能超过1%或更小,在贝雷砂岩上的毛细管侵入实验及网络上的流体侵入过程的数值模拟表明,非润湿相流体的最低饱和度是按线性大小的平方根倒数减  相似文献   
99.
高强度轻质浮力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高强度轻质浮力材料的主要组份、制备工艺和技术指标。阐述了提高此种浮力材料强度以及降低其密度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gravity cage exposed to waves by use of a numerical model. The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lumped mass method to set up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of the whole cage; meanwhile the solutions of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the Runge-Kutta-Verner fifth-order and sixth-order method. Physical mode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results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