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841篇
  国内免费   663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833篇
地质学   2703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71.
A phenomenon of the brightness and blue shift of chromospheric foot-points of coronal loops in per-flare phase observed by the Fine Structure Telescope of Yunnan Observatory,is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The 4 foot-points of two coronal loops were confirmed by Yohkoh/HXT/SXT observations.In the pre-flare phase,the separated point-shaped bright chromospheric plages,which are counterparts of the foot-points of the coronal loops on the chromosphre,show the blue-shift feature on off-band photons.The blue-shift feature of the plages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pre-heat of material and upward flow of the material from the foot-points along the loops.The observations also reveal activation of the filament,which is located under the coronal loops.These observ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terial “evaporation” occurs in the pre-flare phase,and violent variation of the chromospheric magnetic field probably is one of the reasons of causing chromosphere evaporation  相似文献   
972.
在河流动力学理论研究中,已有的河关系式大多是经验半经验性质的,往往不能明确地表达因素的影响,应用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能量均衡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仙农熵的理论,对影响沙质河床稳定河关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在取得所测河段上下边界测点关资料后,用最大熵原理和变分法可以推导出稳定的河关系式,最后通过试验对所得公式验证其合理性,认为其在计算试验区间任何时刻河关系系数,均得到较好的吻合结果.  相似文献   
973.
以κ-卡拉胶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建立了1种固酸降解制备κ-卡拉胶寡糖方法。结果表明,当阳离子交换树脂(732#)用量为100 mg/mL、κ-卡拉胶的质量浓度为3%时,在60℃下降解3 h后,寡糖分布宽度较窄,经PAGE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分析,表明所得寡糖为聚合度小于25的系列奇数寡糖。  相似文献   
974.
为揭示沙漠公路两侧风沙流场的空间分布特性,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把气流作为连续介质,把沙粒作为离散体系,利用ANSYS标准k-ε湍流模型和DPM离散模型,模拟了不同沙粒粒径(150、200、250、300、350 μm)、不同摩阻风速(0.20、0.35、0.50、0.65、0.80 m·s-1)、不同挡风墙高度(1.0、1.5、2.0、2.5、3.0 m)以及不同挡风墙开孔情况下的公路路基附近的沙粒跃移运动,统计了挡风墙前后的沙粒数目,给出了公路路基坡脚和坡顶等典型断面上的气流速度廓线。结果表明:气流通过挡风墙顶部时受压加速,有利于沙粒的输送,而在挡风墙前部气流遇阻减速,形成沙粒堆积。随着沙粒粒径的变大,沙粒跃过挡风墙的能力逐渐变低;随着摩阻风速的变大,气流输运能力增强,更多沙粒越过挡风墙;随着挡风墙高度的增加,阻挡沙粒数亦逐渐增多;挡风墙开孔的位置和大小亦影响着沙粒的运动。这表明离散模型对复杂下垫面风沙跃移运动的计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5.
鄂尔多斯盆地环西—彭阳南段地区长8段沉积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为主,其储层品质明显受沉积微控制。基于岩芯观察、薄片观察、压汞及常规测井等资料分析,将研究区长8段划分为5个小层,并对其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越岸、分流间湾三种微,其中分流河道构成了主要的砂体骨架,呈南西—北东向分布。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越岸沉积物性次之,分流间湾物性最差。与之对应,研究区储层可划分为I、II、III、IV四种类型,其中储层质量最好的I型主要位于河道中部,质量最差的IV型对应分流间湾。试油资料也进一步证实沉积微控制研究区储层质量的差异,基于沉积微的平面展布可实现储层平面分布规律预测。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沉积储层精细评价乃至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6.
海拉尔盆地侏罗系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显示有巨大油气勘探潜力. 海拉尔盆地内侏罗系“塔木兰沟组”火山喷发期次和岩分布尚不清楚,制约了盆内火山岩型油气藏勘探部署.针对海拉尔盆地火山岩复杂且变快,火山机构类型多样等特点,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年代学资料和单井和连井地震对比,利用地震剖面、时间切片、三维可视化和均方根振幅属性提取等技术,对盆内各个凹陷开展火山-沉积岩识别、旋回划分和岩古地理恢复.野外露头、测井、地震反射、火山岩U?Pb年代学等证据都表明海拉尔盆地侏罗系发育2期火山-沉积旋回. 火山喷发沉静期于火山机构外围发育沉积岩夹层,在地震剖面上形成的连续反射且可区域追踪对比,可以作为旋回划分依据. 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岩性敏感特性来勾勒火山机构和外围的沉积岩.盆内第1期火山-沉积旋回岩以中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和沉积岩为特征,对应于盆地外围的塔木兰沟组. 第2期火山-沉积旋回岩以酸性火山岩和沉积岩为主,对应于盆地外围的玛尼吐组. 盆内西部凹陷带主要发育火山机构和裙边砂砾岩体,中部和东部凹陷带主要发育湖砂岩和泥岩. 各个凹陷内火山机构主要集中在盆地或斜坡带,侏罗系火山-沉积发育具有明显的火山-断陷湖盆特征,与区域上额尔古纳和德尔布干断裂空间展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77.
包气带水分入渗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定量研究层状非均质岩性结构和入渗速率对其影响,有助于解决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单流模型或水气二流模型模拟包气带水分入渗过程的问题。结合填埋场等场地地层条件及污废水入渗特征,分别建立了“上细下粗”和“上粗下细”包气带层状非均质岩性结构水分入渗单流和水气二流模型,探讨不同层状非均质岩性结构条件下模型的适用性。在“上粗下细”岩性结构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入渗速率对水气两运移结果的影响。基于论文模型研究表明:(1)在包气带岩性结构为“上细下粗”的条件下,气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可直接采用单流模型对包气带水分运移进行模拟;在“上粗下细”岩性结构和本次模型设定的底部压力保持不变及污废水泄漏前场地未接受降水入渗补给等条件下,当包气带上下层介质渗透率比值大于16倍时,气会对水运移产生明显影响,且下层介质渗透率越小、上下层介质渗透率比值越大,单流与两流的运移结果差别越大,需要采用水气二流模型模拟包气带水分运移。(2)在包气带“上粗下细”岩性结构条件下,入渗速率越大,气对水流入渗的阻滞作用越明显,此时包气带水分运移模拟应采用水气二流模型。  相似文献   
97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99-604
以川东北普光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全井段、高分辨率的特点,运用声波密度比值来识别储层孔隙类型,研究不同类型的孔隙在垂向及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是极为有效的成岩研究方法。在平面成岩命名中,用某一种或多种成岩环境下发生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其命名,将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划分为地表水侵蚀、地表水侵蚀+有机酸溶蚀、有机酸溶蚀、灰云转化成岩和压实胶结。它们可以直观地得出储层孔隙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成因。  相似文献   
979.
三湖地区第四系气藏是我国独特的生物气藏,同时也是国家"西区东输"的重要战略气源区,地层年代非常新。根据典型地震单元外形和内部反射结构特征,通过利用大面积覆盖的二维地震资料识别出了前积,丘形地震,透镜体地震,席状披盖,杂乱等骨架地震,并研究了第四系七个泉组地震平面分布特征。在对地震进行岩心和测井沉积标定后,确立了地震与沉积对应关系,并以此利用地震特征预测了区域沉积体系分布模式,进而明确研究区主要物源方向与展布范围以及特殊沉积带的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980.
于景维  罗刚  李斌  潘拓  余海涛  况昊  褚旭  张晓童 《现代地质》2022,36(4):1095-1104
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沙湾凹陷重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但成岩作用的关研究较少,阻碍该区上乌尔禾组深入勘探。在储层岩石学以及储集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实验手段,对上乌尔禾组成岩作用类型以及成岩进行详细研究。发现研究区上乌尔禾组储层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结合大量成岩现象及特征,认为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综合成岩强度以及典型成岩现象,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成岩划分为强压实致密、强压实中溶蚀、中强压实方解石胶结弱溶蚀、中强压实伊蒙混层包膜弱溶蚀、中强压实沸石胶结弱溶蚀,利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各成岩判别公式,并结合测井资料探索各成岩的分布规律,为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