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191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258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由于采用常规测井曲线评价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的精度不高,泛化能力不强,需要大量样本。针对这些问题,改 进了神经网络算法,以增加模型的预测能力。利用模糊系统优化细胞神经网络结构,以增强其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其对模 糊数据的敏感性;选择能有效避免“虚拟碰撞”的雨林算法,并针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利用改进雨林优化算法对网 络的初始权值阈值进行优化,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极小。分析测井特征曲线的物理意义,选择密度测井曲线与自然伽马能谱 测井曲线作为网络的输入,以总有机碳含量作为输出,通过70块岩心样本网络学习与26块岩心样本预测,证明了新网络模 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新模型回判将相对误差从23.189%减小到17.185%,预测相对误差由52.421%减小到15.158%,具 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与泛化能力,更适用于页岩储层总有机质含量的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乙醇提取法、纳氏比色法、钼锑抗显色法及F-C法分别研究了人工引种于福建省漳浦、集美、泉港、连江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成熟叶片的生理指标:叶绿素、氮、磷及总酚含量。结果表明,4个地区叶片叶绿素a含量在(1.44±0.54)—(2.52±0.94)mg/g之间波动,叶绿素b含量范围在(0.54±0.02)—(0.94±0.11)mg/g之间,叶绿素a/b随着纬度的升高有增大趋势,表明随纬度升高无瓣海桑对蓝紫光需求比例增大;各地点无瓣海桑氮、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且N:P比值均小于14,表明均存在N限制;总酚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步升高,可能与无瓣海桑生长条件随纬度的上升而受到外界环境胁迫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993.
于2008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流沙湾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研究分析了流沙湾海水中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探讨了TOC与温度、盐度、pH、叶绿素a和底泥TOC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在2008年度流沙湾海水TOC的浓度为0.992 ~ 5.437 mg/L,平均值为2.414 mg/L,呈现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变化趋势,整个流沙湾海域海水TOC的平面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表层稍大于底层.在内外湾分布上,冬、夏季节内湾TOC大于外湾,而春、秋季节外湾大于内湾;在垂直分布上,冬、夏和秋季表层大于底层,而春季底层大于表层;在地域分布上,冬、夏季节从流沙镇一侧海域到西联镇一侧海域逐渐减小,秋季变化趋势相反,春季时,两侧无明显变化.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流沙湾海水TOC与温度、pH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温度的相关关系较为显著,与盐度则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叶绿素a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叶绿素a浓度小于2.6μg/L,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在叶绿素a浓度大于2.6 μg/L,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底泥TOC呈现出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依据2006年7~8月对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总有机碳(T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的TOC含量范围为0.54~3.68 mg/dm3,平均值为1.20 mg/dm3.TOC含量平面分布呈现由近岸向离岸逐渐降低、由北向南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的增加TOC含量均值由1.35 mg/dm3降至1.07 mg/dm3,至底层时略有升高,为1.10 mg/dm3.TOC含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盐度32以内的区域,这表明径流输入是导致近岸TOC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通过直接输入,另一方面通过浮游植物繁殖间接增加,从而形成近岸TOC含量高值区.叶绿素a含量与TOC含量呈较弱的正相关,表明浮游植物活动对TOC的增加有一定贡献,海流运动以及浮游动物对叶绿素a的摄取可能是导致叶绿素a与TOC含量呈较弱正相关的主要因素.而在东山-南澳附近局部海域,上升流是影响TOC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2011年美国共发生12起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以上的极端天气事件,该数字超过了2008年的9起,为有记录以来极端事件最多的一年。总损失超过520亿美元,全年共有1000余人死于极端天气事件。,而极  相似文献   
996.
《地理教学》2008,(10):F0003-F0003
通过近年来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我国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水利工程实际供水量达到5795亿立方米,全国总用水量年均增长不到1%。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新增年供水能力约400亿立方米,能够基本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7.
998.
微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微藻总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1)有机溶剂提取法使用较普遍、易操作、成本低,缺点是所需样品量大、所得总脂含量较低、溶剂有毒易污染环境、操作耗时费力;(2)索氏提取法测定微藻总脂含量较准确,缺点是所需试剂和样品量大,提取时间长;(3)荧光染料测定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磷酸香草醛法、铜试剂法、苏丹黑染色法以及核磁共振法所需样品量少、所用时间短,但测定的总脂含量均为相对值.其中,荧光染料测定法不需要提取油脂且灵敏度高,但其易受各种因子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对样品无损伤,无需或仅需很少的预处理,后者重复性很好;磷酸香草醛法较稳定;铜试剂法成本低,但对其报道极少;苏丹黑染色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对藻细胞破碎及化学抽提,但不适用于不均匀样品的测定;(4)超临界CO2提取法和离子液体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所得总脂含量较高,但测定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999.
《华北国土资源》2012,(5):32-32
据悉,由中央地勘基金合作投资、新疆地质六队实施的《新疆若羌县坡北—旋窝岭一带镍矿普查》项目,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根据目前已完成工作量初步估算,该项目累计探获铜、钴、镍金属总资源量达156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1000.
As a quasi-conservative tracer, measures of total alkalinity (TA) can be utilized to trace the relative fractions of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TA and related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third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JulySeptember 2008, 3rd CHINARE-Arctic) and the four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JulySeptember 2010, 4th CH1NARE-Arctic), fractions of sea-ice meltwater, river runoff, and seawater with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western Arctic Ocean were determined using salinil~~ and TA relationships. The largest fraction of seeL-ice meltwater was found around 75~N within the Canada Basin during both surveys,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ice edge. General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frac- tion of river runoff was less than that of sea-ice meltwater. The river runoff, composed mainly of contributions from the Yukon River carried by Bering inflow water and the Mackenzie River, was influenced by the currents, leading to two peak areas of its frac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lution effect of freshwater carried by Bering inflow water during the 3rd CH1NARE-Arctic in 2008 expedition period may be stronger than that during the 4th CH1NARE-Arctic in 2010 expedition period. The peak area of sea-ice meltwater fraction during the 4th CH1NARE-Arctic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3rd CHINAR-E-Arctic, corresponding to their sea-ic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