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7篇
  免费   2929篇
  国内免费   3441篇
测绘学   1189篇
大气科学   5070篇
地球物理   2479篇
地质学   5594篇
海洋学   2467篇
天文学   191篇
综合类   1047篇
自然地理   2920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657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592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013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919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798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952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807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604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630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470篇
  1997年   502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37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永廷  杨欣 《内陆地震》1994,8(3):280-284
中强地震前库尔勒台地震波振幅比变化特征刘永廷,杨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0前言前兆观测的间接性和离散性是地震预报这一建造与观测基础上的科学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问题之一‘’。把地震观测深入至地下是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的科技人员梦寐以求的愿...  相似文献   
992.
关于中条山胡—篦型铜矿床成矿期和成矿时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3.
黔南独山上泥盆统层序,海平面变化和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杜远生  龚一鸣 《地球科学》1994,19(5):587-596,T001
贵州独山的上泥盆统由碳酸盐缓坡和碳酸盐台地两种沉积类型组成,包括13种沉积相和25种微相类型,它们构筑了6个层序,其中3个Ⅰ型层序和3个Ⅱ型层序,与6个层序对应的6个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的速度,幅度和频率显示了不同的特征,第1和第2个旋回呈高幅、低频速进和高频缓退特征,第3个旋回为高幅,高频速进和高频缓退,第4个旋回为低幅,高频的中速进-退特征。第5、6个旋回具中,高幅高频缓进和低频速退特征。本文最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推测时代可能属燕山期。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斑岩体以石英斑岩为主。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约150-250m,  相似文献   
998.
东秦岭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横穿秦岭东段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进行二维射线追踪处理,得到了该剖面上的二维速度结构图。由此获知该地区的地壳呈多层结构。上层地壳的P波速度为4.0~5.5km/s;中层地壳中有低速层出现;下层地壳的速度变化不大,约为6.5~6.9km/s。在深部可能有三个错断莫霍面的断裂带。地壳中的速度出现分层的特点,可能是由大的推覆构造所致。  相似文献   
999.
1000.
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变化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杨修群  黄士松 《气象科学》1989,9(2):125-138
本文用一菱形截断15个波的九层的CCM进行了一组数值试验,研究了南印度洋上马斯克林高压(以下简称马高)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高增强以后首先增强了45°E附近索马里越赤道气流以及北印度洋西部的亦道西风,使得最大西风轴线北侧气旋性环流发展,降雨量增大。同时由于马高能量频散的结果,澳高也随之增强,从而增强了105°E—120E°处越赤道气流,使得南海菲律宾地区气旋性环流发展,降雨量增大。以上两方面使东亚西南季风和局地Hadlev环流增强,随而西太平洋付高增强。马高的增强不仅对邻近区域环流有短中期影响。而且使全球大气可以发生低频响应,在全球产生三个主要波列。一个是南半球的纬向波数3型,北半球有两个,主要的一个是从日本到美国东南部。文中对这一波列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 上述试验结果与观测研究结果甚为一致,因此马斯克林高压是影响南北半球相互作用,影响东亚大气环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