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303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736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5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山西静乐井水位异常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静乐井水位从2007年7月以来,出现了第4次高值异常,但此次异常的特征与以往高值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根据影响静乐井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从井区环境、同层地下水开采情况及降雨三方面对静乐井水位第4次高值异常成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明确了此次异常的性质。同时,根据静乐井对地壳应力一应变的响应能力及高值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其对未来地震趋势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降雨条件下沙黄土坡面水流水动力学特性,以流体力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理论为依据,通过5个坡度和5个雨强组合条件下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系统研究了坡面水流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条件下坡面薄层水流雷诺数均小于580,处于层流失稳区;水流流型随雨强和坡度的变化而发生转捩,当坡度较缓、雨强较小时,床面形态处于低能态区和过渡区,床面出现沙纹现象,水流宏观上呈缓流,反之,坡度较陡、雨强较大时,床面由沙纹和沙垄向动平床过渡,宏观上多呈急流;并根据薄层水流阻力组成特点,推导出沙黄土坡面薄层水流阻力计算公式。验证结果表明,该式误差较小,可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雨带提前进入长江流域并提早撤回、降水异常增多是1849年该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的直接天气原因.本文利用洪涝档案史等资料复原了该年主要的降雨过程和雨带推移过程、长江流域夏季的雨区和降雨强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该年我国东部地区至少有6次主要降雨过程,20次暴雨过程.其中长江流域至少有3个主要连续降雨时段,13次暴雨过程.雨带5月18日~5月30日推进到长江下游地区,8月下旬撤回;2)长江流域夏季雨区主要沿江河分布,整体上有从江南向江北,从下游向中上游逐渐扩展的趋势,同时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暴雨区域扩大;3)该年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岸,长江沿岸11个省(市)中有279个县(市)发生洪涝,占当年全部洪涝灾害县(市)的71%,降水异常偏多是发生洪涝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94.
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降雨是我国西南山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降雨对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研究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对我国西南山区土壤侵蚀的监测、评估、预报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60—2009年129个气象站逐日降雨量资料,计算出西南山区各气象站逐年降雨侵蚀力。采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和克吕格插值等方法对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50年来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西南山区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区域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明显,变差系数Cv一般高于0.40;西南山区大部地区降雨侵蚀力呈上升趋势,说明由降雨侵蚀力引起的土壤侵蚀风险在增加,但在成都平原附近降雨侵蚀力在明显下降;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系数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不断增加,在海拔2 500 m以上地区尤为明显,西南山区西北部的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对降雨侵蚀力增加具有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GPS监测网数据、气象监测数据与SAR数据、GIS等技术相结合,建立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过程模型,系统分析了北京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降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地下水开采量随之增大;平原区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间接导致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形成演化。地面沉降对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响应模式存在着季节与年际差异性,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最大地面沉降速率约为41.43 mm/a;揭示了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漏斗空间展布特性存在一致性,但并非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996.
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岩土工程或土木工程领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岩土体失稳现象,降雨原因引起的滑坡称为降雨型滑坡。以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滑坡体的稳定分析为例,根据该地区工程地质特点,采用了折线滑动法,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水的作用力。结果证实了降雨(尤其是大量的降雨或暴雨)无疑是触发滑坡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滑坡区地质环境,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大比例尺平面图测绘,滑坡微地貌和变形破坏特征测量籍调查,室内岩土体试验等手段,对康县十字坡滑坡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该滑坡为小型碎石堆积土滑坡,降雨、不合理的人工活动及滑坡区高陡的地形是诱发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在认识滑坡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并结合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评价该滑坡在天然、降雨、地震及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为该滑坡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汶川地震强震区北川县典型研究区为例,利用高分辨率航片、SPOT5卫星图像对北川县典型研究区进行了512地震之后和924降雨之后诱发的滑坡解译,解译结果显示:512地震诱发滑坡1999个,924强降雨诱发滑坡828个,924强降雨导致原有地震滑坡面积扩大的滑坡150个。研究表明:地震和强降雨都是诱发滑坡的动力成因,924强降雨诱发的滑坡面积是512地震诱发滑坡面积的1/4倍,强降雨诱发滑坡的数量增加了41.4%; 强降雨不仅诱发新的滑坡,而且促使原来地震滑坡复活,并扩大其面积,强降雨导致地震诱发的滑坡面积扩大了原面积的68.7%。同时,在遥感解译数据基础之上,开展地震诱发滑坡与降雨诱发滑坡规模对比和控制因子耦合分析及地震与降雨耦合灾害链模式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地震灾区滑坡的产生、发展趋势、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等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汶川震区恢复重建中的减灾防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综合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1999—2020年秋季31次渤海海效应降雨过程的基本特征,通过典型个例分析揭示了海效应降雨的形成机理,并与渤海海效应降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发生在10月中旬至11月,以11月中上旬发生频率最高;10月为纯雨,11月可产生纯雨,也有雨转雨夹雪(雪)或雨雪共存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张静  张元明 《中国沙漠》2014,34(2):433-440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表具有发育完好的生物土壤结皮,本文以参与组成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藓类———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对其进行模拟降雨处理,降雨量分别为0mm(对照)、2mm、6mm、10mm和15mm,研究模拟降雨影响下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SOD、CAT和POD)、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其对降雨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随降雨量的增加,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显著增加;随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的增加,其光合色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随降雨量增加,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大致递减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干燥状态下齿肋赤藓通过提高体内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增加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来抵御外界干旱胁迫的环境;而降雨能够增加齿肋赤藓植株含水量,激活其光合生理活性,显著提高光合色素含量,但是降雨量过大又将加剧齿肋赤藓膜脂过氧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