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16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秦岭十里坪锑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里坪锑矿床受赵川陆缘隆_滑构造的主滑脱拆离带的控制。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韧_脆性主滑脱带上部的脆性次级断层_节理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萤石石英辉锑矿型。围岩为太古宙_元古宙变质岩系,围岩蚀变弱。成矿流体属H2O_CO2_NaCl体系,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eq)为3.6%~11.3%,均一温度为109~232℃,形成压力大致为800×105Pa。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质主要来源于变火山岩围岩;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初步将该矿床定为变质岩源就地式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矿石中萤石Sm_Nd等时线年龄为(392±24)Ma,与南秦岭北部晚古生代拗陷区热水喷流_沉积成矿时代相一致,它们都形成于秦岭微板块泥盆纪非造山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区存在两种类型变质基底。Sm-Nd同位素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分别代表华南两种类型元古代地壳端员。华夏地块区副变质岩代表成熟度较高的(早)元古代地壳端员,~(147)Sm/~(144)Nd=0.1198,~(143)Nd/~(144)Nd=0.511822;江南古岛弧区副变质岩代表成熟度较低的(中—晚)元古代地壳端员,~(147)Sm/~(144)Nd=0.1246,~(143)Nd/~(144)Nd=0.512170。根据上述数据得出了华南元古代地壳Sm-Nd同位素演化域,进而对华南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物质来源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江西凤凰岽含锡黄英岩脉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会昌县岩背火山盆地密坑山含黄玉花岗岩体的北侧外接触带,产有数条含锡黄英岩脉。据野外产状、岩石结构构造等表明岩脉属岩浆成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凤凰岽黄英岩REE含量极低,∑REE及配分曲线与脉侧黄玉石英化蚀变岩有着明显的区别。富氟花岗岩浆结晶晚期衍生的富Si,Al,F含少量K,Na的残余熔浆沿断裂上侵因压力降低产生二次沸腾,使K,Na分离进入含水相,这是富Si,Al,F;极贫K,Na的黄英岩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陕西山柞旬地区泥盆纪沉积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山柞旬地区泥盆纪各时期沉积相特征和古地理演化格局,认为当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沉积盆地,而是被古陆分隔但具有密切联系的几个裂陷盆地,其自南而北依次为安康古陆→旬阳-镇安盆地→小磨岭古陆→柞山盆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法,研究总结了东天山觉罗塔格地区金矿的基本特征和各类型金矿间的相互关系。发现该区的中深成热液金矿(包括韧性剪切带型及岩浆热液型)和浅成热液金矿分带相邻产出;前者受康古尔—黄山缝合线为主体的推覆隆起带控制,后者受推覆带后侧的石英滩—雅满苏同碰撞伸展带(喜马拉雅型伸展带)控制;成矿时代相互对应,都形成于碰撞造山期(295~244 Ma)。将这样的两个矿带统称为成对金矿带。  相似文献   
6.
花山-姑婆山侵入岩带位于南岭西段,由牛庙、同安、花山、金子岭、乌羊山和姑婆山等岩体所组成,10个锆石样品的 SHRIMP U-Pb 法、LA-ICP-MS 法和熔融法定年结果显示,该带中主要的闪长质和花岗质岩体侵位于160~163Ma 这一狭窄的时间范围内,表明中—晚侏罗世之交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时期,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物质来源上、构造背景上和成因机制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姑婆山里松花岗岩与其中暗色包体结晶年龄的一致性,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否定了暗色包体是浅部围岩捕虏体或深部熔融残留体的可能性,并为它们的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具有充分分异演化特征的新路晚阶段细粒花岗岩小岩体中锆石的 U-Pb 年龄值为151Ma,比主体花岗岩大约晚10Ma,它可能反映了本区主体花岗岩岩浆房分离结晶和演化的时间跨度。桂岭和大宁岩体侵位于加里东晚期。  相似文献   
7.
东天山石英滩金矿个碰撞造山期的浅成热液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才富  李华芹  常海亮 《矿床地质》1998,17(Z2):425-428
石英滩金矿是近年发现的北天山浅成热液金矿带中的一个代表性矿床。其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典型的火山岩容矿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热液金矿。但同位岽年代学研究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对比表明,它与火山岩区浅成热液金矿一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不同的是,其矿体虽然赋存于晚石炭世岛弧火山岩中,但成矿作用发生于碰撞造山期(成矿年龄288×106 ~ 244×106a),受同碰撞伸展带控制,并与造山期火山<超)浅成侵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残余熔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金初  饶冰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567-570
通过对地质学、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和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综合论证了富氟锂含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主要是由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超酸性、过铝、富挥发分、富含稀有金属元素的花岗质残余熔浆直接结晶而成的,并具有岩浆一热液过渡阶段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9.
金章东  朱金初  李福春 《矿床地质》1998,17(Z3):603-606
在讨论了目前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外围铜含量降低场的过分强调而忽略对引发成矿作用的斑岩体的研究之后,作者论述了Rb/Sr比值和Sr同位素组成自斑岩体中心至接触带的变化规律、铜品位空间分布分形结构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等对Cu、Mo等金属成矿物质正岩浆模式来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初步研究表明,以往被认为是典型的S型花岗质岩石的湘南西山火山侵入杂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质岩石。该杂岩富硅碱贫钙镁、K2O/Na2O>1、准铝过铝质(0.94~1.26);FeO /MgO比值大(平均12.05),高于M型,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LREE,Ga,Y,Nb,Zr等大离子高场强元素及亏损Ni,Cr,Eu,Ti,V,P,Sr等,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与一般A型花岗岩来源于I型花岗岩或大量抽提了S型花岗岩物质后的地壳源区不同,西山火山侵入杂岩的I(Sr)(0.71612~0.71823)较高,εNd(-7.0~-8.0)较低,钕模式年龄(1 517~1 600Ma)略小于区域上变质基底和中国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的钕模式年龄,显示其直接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但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幔物质的加入。西山铝质A型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是中侏罗世晚期挤压造山作用趋于结束,造山带崩塌,岩石圈强烈伸展减薄、热流值上升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造山后花岗质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