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56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光照、温度对小球藻(Chlorella sp.)吸收~(60)Co和~(137)Cs以及对生长的影响。实验是在~(60)Co,~(137)Cs混合示踪条件下进行的,结果表明:(1)小球藻对~(60)Co有着很高的累积能力,而对~(137)Cs的累积能力较低;(2)光照无论对藻吸收~(60)Co还是吸收~(137)Cs的浓缩系数的影响都是全光照>半光照>黑暗;(3)温度升高藻吸收~(60)Co的浓缩系数增大;(4)小球藻在全光照、28℃时的生长最好,而在黑暗、35℃时的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2.
三角褐指藻细胞密度对累积和排出 65Z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所在渤海湾污染调查中发现河口区沉积物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如Zn在大沽河口外表层底质中的浓度已达131.5ppm~1)远高于本底值(70ppm)。渤海湾由于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因而是我国北方海区的重要渔场之一。为研究近海河口区饵料细胞密度与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江西德兴矿集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比研究矿山开采一定时段内区域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动态监测矿山开采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污染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在利用2004年野外采集与测试分析的33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山开采早期(1989)的1:20万乐平幅(As、Hg、Cd、Cr、Zn、Cu、Pb)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图,通过数据预处理,分别对样品采集点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对比研究德兴地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十几年来,矿山开采对区域水系沉积物已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集中分布在是德兴铅锌和铜钼矿区德兴河与大坞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乐安河下游沿岸局部地区、西北煤矿区以及乐安河下游乐平附近的煤矿区。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有机氯农药填图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个样/km2的密度、1个分析组合样/16km2的方法,对北京市784km2范围内的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大气颗粒物中HCH、DDT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有机氯农药填图.查明2000年北京市地表土壤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11.83ng/g、108.99±301.90ng/g.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平均含量分别为10.09±9.60ng/g、12.99±13.51ng/g,HCH和DDT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996.57±939.96g/a·km2、1291.53±1342.28g/a·km2.2006年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CH含量分别为0.294±0.205ng/m3和0.217±0.137ng/m3,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37±1.301ng/m3和0.522±0.773ng/m3,显著高于2002-2003年度大气颗粒物中HCH(PM100.01786ng/m3,PM250.01731ng/m3)和DDT(PM100.01672ng/m3,PM2.50.02353ng/m3)的含量,表明北京市或周边地区仍在使用含HCH和DDT化学成分的农药.以2000年北京地表土壤和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含量为基础,对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时空演变的预测显示,即使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沉降通量每年以5%的速率递减,到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环境质量仍不能显著改善,而控制和削减北京及周边地区含HCH和DDT成分农药的使用将是改善北京地表土壤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体中呈溶解态和悬浮物结合态的元素活动性强,具有生态环境意义,查明其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河流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及其矿物、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出发,拟定了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水溶态和悬浮物结合态元素入海通量调查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根据佩枯错-普莫雍错48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波场特征识别的来自Moho界面反射及壳内界面反射震相, 通过正演拟合解释藏南地区近东西向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 结果显示: 该区地壳厚度东西向变化显著, 分别以定日西、定结东为界呈现“块体三分”格局, 西段Moho界面埋深为71 km, 中段约76 km, 东段约74 km; 上地壳底部深度20~30 km左右处存在一低速层, 其厚度沿东西向急剧变化, 即从西段的20 km减薄至东段的6 km左右; 地壳内纵、横波速度变化剧烈, 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跳跃式周期性变化. 下地壳物质低波速与3条近南北向活动正断层的存在可能是伴随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下地壳物质“拆沉”、地壳增厚与物质东西向“逃逸”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桂西北高龙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位于广西田林县高龙乡。含矿硅质岩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而非首人认为的断裂破碎—热液硅化交代岩。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具有典型的同生沉积—准同生成岩的成因特征,矿床属同生沉积型,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后生热液改造型。矿床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演化关系密切,含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深循环盆地卤水和与沉积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的埋藏古海水,流体的运移方式以压实驱动流为主,含矿流体主要以沉积喷流方式成矿。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1974年和1979年溧阳地震是两次中强地震,但属破坏性地震。第一次地震(M_s=5.5)于1974年4月22日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第二次地震(M_s=5.7)于1979年7月9日几乎在同一地区发生。两次地震震中位于两断层的交汇附近,在晚中生代到晚第三纪的沉积拉张盆地内。本文利用2°和90°之间的长周期P波、SH波及短周期远震PD波波形,确定两次地震具有逆冲分量的走滑震源机制。这一机制与较早用P波初动解得到的结果有明显不同。后者得到两次地震的走滑分量和正滑分量。本次研究的结果是,1974年地震机制是走向126°,倾角71°,滑动角33°。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12km,8.4×10~(23)dyne-cm(1dyne=10~(-5)N)和41bar。1979年地震机制是走向41°,倾角64°,滑动角147°。震源深度、地震矩和应力降分别为7.5km,1.6×10~(24)dyne-cm和152bar。地震学资料与实地调查表明,1974年地震是WNW走向断层破裂所致。1979年地震的断层面很难求解。溧阳地震的逆冲断裂,在中国东部的较大地震中是很少见的。这可能表明在现代的E-W到ENE-WSW向压应力场作用下,构造盆地下方断层重新被激活,而且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9.
10.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 technique and deep-going of seismicdata application fields, especially the digitization of data in earthquake station networks, theimprovement of the precision, the data quantity increases as geometric order, which bringdifficulty to saving and transfering these data. To keep all information, seismic data, like medicalimages, should be compressed without error in many applications. In generally, traditionalcompression me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