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篇
  202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夏季梅雨锋上发生的暴雨过程中,常产生弱气旋波,我们称为“梅雨气旋”。1978年6月25日发生在淮河上游的气旋是一次典型例子。本文对此例作了诊断分析,探讨气  相似文献   
2.
1功能1.1在定时器的作用下,在两个示波管上显示的发射主波与2km刻度相迭加而成的波形来测出回答器与雷达车的斜距。1.2通过粗示波管来检查定时器的1:1、2:1、5:1分频和粗、精选方波。2主要技术指标2.1粗、精扫描线长度在95~115mm,扫描非线性小于20%;2.2两基线在屏上的位置上下均可移出屏面,始端可移止屏中心两基线辉度清晰,聚焦良好,直径小于1.5mm;2.3视频放大量不小于8,带宽为200HZ~1.6MHZ,频率特性曲线顶部起伏(频响超量)小于10%;2.4将“工作一检查”开关置检查档时,粗示波管应能检查定时器的工作;2.5粗…  相似文献   
3.
梅雨期间次天气尺度扰动的动能平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谢安  肖文俊  陈受钧 《气象学报》1980,38(4):351-359
计算了梅雨期间产生暴雨的次天气尺度扰动的动能分布及其乎衡。结果表明:1)在动能计算中不能略去风的散度部分;2)暴雨期间,扰动向周围大气输送动能;3)旋转风的动能产生率为负值,散度风在对流层下层和上层产生动能,两者之和仍是消耗动能。这样,次网格尺度对流在动能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在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中,发展起来的温对流是湿斜压大气中重要的一种过程。上述结果有助于了解扰动的机制和改进数值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大气臭氧总量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贵勤  肖文俊 《大气科学》1987,11(3):337-340
近六十年的研究都证明了臭氧与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问题在于各种大气运动对臭氧的影响程度及其物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且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把臭氧作为被动因子随着大气环流而迁移,在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阐明臭氧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及其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修改初值中的某些变量,积分模式,与“对照过程”相比较,以确定在暴雨系统数值预报中一些变量的相对重要性问题。初始的水汽分布和边界层风场相对说来是不重要的。通过动力学上的联系,在积分6—12小时后能迅速的调整出和“对照过程”基本上一致的场。地面气压场是重要的。修改地面气压场后,预报的形势和降水量有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The daily weather maps of the 850 hPa level and the monthly mean wind maps of tropical regions published by ECMWF are utilized to study the cross-eguatorial currents. It is found out that there are 3 branches of the cross-equatorial current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and the West Pacific. The effect of the cross-equatorial current originnated from the north coast of Australia on the typhoon genesi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region is ver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江西省近年来致死性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利用2013~2022年江西省致死性地质灾害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45起致死性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承灾体特征。江西省地质灾害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危害大、多由暴雨引发的特点;地质灾害多发育于土质斜坡中,工程切坡是地质灾害的重要引发因素;致死性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全毁的少,多数情况下仅造成房屋后墙倒塌或局部受损;个人能力在躲避地质灾害时的作用不明显;睡眠状态时受灾人员最容易死亡,房屋局部受损就可能造成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8.
登陆台风的能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谢安  肖文俊  陈受钧 《气象学报》1982,40(3):289-299
本文对一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以及它与西风带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能量学分析。计算了动能平衡和有效位能。结果表明:(1)台风在登陆后的减弱过程中,与环境大气的动能交换较小,可以把这个台风看作是一个动能的“准封闭系统”。(2)在登陆台风减弱过程的不同阶段,热力和动力作用很不相同。刚登陆时,伴随着大暴雨,积云对流群是台风的重要动能源。对流层上部穿越等压线的运动是台风减弱的重要原因。其中以正压过程为主。台风与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后的动能平衡与温带气旋类似。斜压过程的动能产生率增加,摩擦在台风衰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在台风附近有大量的有效位能释放。通过台风系统的边界有大量位能注入环境大气。而在台风倒槽里新生的气旋,则从环境大气中得到位能。这种过程可能是台风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选择符合当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In-tranet解决方案,构建地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除使用传统的文件传输方式之外,着重考虑了电子邮件(SMTP)服务和基于Web浏览器方式的信息服务,还可增加开放数据库功能,目的是为了把地级气象信息网建成一个对内集...  相似文献   
10.
高空和低空急流与暴雨关系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暴雨和低空急流发展过程的一次天气个例.当高空急流中心自西向东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在最大风速中心上游的入口区南面,对应副高北侧的高温潮湿的空气,当扰动的相当水平尺度小于适应过程的特征尺度时,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南面550公里处的700毫巴等压面图上,引起了低空急流的迅速加强.强的降水区和流场的水平切变线,出现在两支急流之间的地区.这一个例分析的天气事实,可从平流过程和调整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调整过程中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性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