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利用Lunar-Prospector扩展任务的视线加速度数据,根据点质模型恢复了月球近区的重力场,将其与LP165月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利用恢复的重力场联合月球地形数据对Mas-con进行分析,总结了月球重力场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将重力场恢复技术与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结合起来,为建立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场和地形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都四建通过不断完善施行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大力开展多元化学习交流活动,着力实施精品战略,收到了良好成效,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地球物理反演的基本概念出发,认为地球物理反演是 对实测数据的地球物理属性的理解或解释,多方法的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是一种多传感器 的数据融合. 本文分析了地球物理数据的模糊特性,采用基于语义的模糊化方法,使不同物 理意义和尺度的特征数据及测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成为一体,结合地球物理专家解释的 方法,利用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神经网络实现了融合.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各种地球物理探测 数据的全部信息,避免了线性反演的复杂计算;其数据融合的观点,为解决地球物理联合反 演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模拟实验和应用实例验证,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在紫球藻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均匀设计的方法应用于紫球藻 ( Porphyridium cruentum) 培养基的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 U12(12 ×6) 均匀设计表对影响紫球藻生长显著的 4 种主要营养因素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以海水 3为 基 础 的 优 化 培 养 基 配 方 : NaHCO3: 2.755 g/L , NaNO3: 3.224 g/L , KH2PO : 0.035 g/L , VB12: 42.772 μg/L,VB1: 0.9 mg/L,Fe-EDTA: 0.11 mg/L,有效地提高了紫球藻的生物量产量和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5.
翟笃林  祝芙英  林剑  杨剑 《中国地震》2020,36(4):857-871
基于中国陆态网络地基GPS-TEC观测,针对2008~2019年发生在中国区域的7个MS≥6.0地震,采用滑动四分位距法分析了地震前后的电离层扰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5个地震的震前2~6天,GPS-TEC值出现负异常扰动,地震发生期间及震后电离层TEC出现正异常扰动,主要集中在震后2~7天;GPS观测站距离震中越近,垂直上空的TEC扰动越明显,扰动空间最大范围可达2000km。随着震级的增加,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且异常覆盖的范围也有所扩大。因此,认为震前一周内的电离层TEC变化可能提供揭示电离层扰动与地震活动之间关系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GPS探测汶川地震电离层TEC的异常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球谐模型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及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基准站的GPS观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中国区域及全球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采用了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汶川震中上空及邻近区域的TEC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震前后一个星期,孕震区上空连续出现电离层异常扰动,其异常形态具有共轭结构,且呈现向磁赤道漂移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衡一号电磁卫星是中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天基观测平台,其科学目标是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数据,对中国及其周边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探索地震监测预测新途径.张衡一号电磁卫星系列的第一颗试验卫星于2018年2月成功发射,现已在轨稳定运行4年多;第二颗同类电磁卫星将于2023年6月左右发射.在轨测试、交叉定标工作表明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具备良好数据质量.在科学产出方面,张衡一号卫星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是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IGRF)构建一个多世纪以来,唯一由中国科学家牵头且唯一采用中国数据制作的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基于张衡一号的电离层电子密度3D模型很好地重现了电离层结构特征;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空间天气事件监测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响应能力;在圈层耦合机理方面,关于地震电磁波跨圈层传播全波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出岩石圈-电离层波导及电离层中的电磁场变化,证实了张衡一号卫星电磁场载荷探测地震低频电磁异常的能力.张衡一号卫星能够反映岩石圈的地震、甚低频发射站、岩石圈磁异常、大气层的闪电等活动.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张衡一号电磁卫星与其它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μ?????????????????????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VTEC?????????????????????????VTEC??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VTEC?????仯??????£????????????????????????????????γ???仯???ɡ?  相似文献   
9.
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和扩张空间模式引起的。基于遥感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实现定量研究,而空间模式的影响尚处于定性研究阶段。不能进行定量研究的原因:一是空间模式引起的环境变化信息较弱,二是空间模式难以定量描述。要实现空间模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①空间模式定量描述;②非模式因素的改正;③空间模式与生态环境变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CORS系统组网方案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实时性、通信速率、可扩充性等因素,通过对中国电信提供的4种数据专线服务的综合分析比较,选择了同步数字体系作为系统通信网络,实现了控制中心各工作站和各基准站之间的高速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