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概念立足于学科本质,能够统领众多地理概念或事实性知识,利用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有利于促进从增强学生地理知识向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本文将论证式教学设计的思路引入大概念统领下的地理单元教学,构建“基于单元大概念,提出核心问题”“创设真实情境,激发论证欲望”“选取证据资料,构建论证过程”“螺旋上升推理,生成单元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路径,以期为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大概念单元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认识地理事物,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的过程。[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目标指出,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  相似文献   
4.
曾玮 《地理教学》2006,(1):38-40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五省(自治区)开始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5.
曾玮 《地理教学》2006,(4):33-35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如何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7.
正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地理能力和解题策略的培养,然而教师却常发现学生上课听懂了,但实际做题时总会遇到很多障碍。这种"能懂不能做"的现象说明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具有内隐性。《地理学习论和学习指导》一书阐述:"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学习过程是学习的心理过程。"[1]在认知心理学看来,我们不仅要关心解决问题的结果,而且更要关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它认为:"采用什么策略去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呈现形式,中学阶段的地理统计图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柱状统计图、线状统计图、饼状统计图、线柱复合图和坐标示意图。基于尺度和要素的视角,本文对2020至2022年35套高考地理真题的五类统计图试题进行分类计量,结果证明该分类标准是适切的。据此,本文针对地理统计图试题提出四点解答策略:掌握数据“对比·推理”的基本步骤;培养尺度“上推·下推”的敏感认识;形成要素“相关·因果”的分析视角;训练解读“拆分·叠加”的析图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燕珊  曾玮 《地理教学》2013,(22):12-15,8
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IMSS)是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其先进的评价理念、方法对我国中学学科课程的学业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TIMSS 2011地球科学八年级评价内容具有主题选取凸显基础性、注重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以及与测评标准相统一等特征。这些特征对我国中学地理学业评价的启示是中学地理学业评价的内容应当基于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评价内容的主题选取应凸显基础性并且要注重评价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倩仪  曾玮 《地理教学》2016,(5):4-9,35
本文选取1990年、2000年和2008年出版的人教社高中地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知识内容、探究活动和拓展内容三个维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中地理教材中"宇宙中的地球"这一内容的难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总结分析高中地理教材难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