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3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473篇
测绘学   665篇
大气科学   752篇
地球物理   1055篇
地质学   2625篇
海洋学   705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408篇
自然地理   4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wing to sublimation of ice, comet nuclei eject dust particles when they are near to the sun. Those particles assume velocities and then vary their orbits to one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omet. The most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bit of the parent comet and those of the particles is their semi-major axes. This difference (Δ a )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dern meteor shower predictions.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it is a function of Δ a , and the age of the dust trail. However, the relation is not well known. In this paper, a simplified relation between Δ a , the mass index ( s ) and the age of the dust trail is presented, taking the instance of a recent Leonid meteor shower.  相似文献   
2.
1 Introduction Inrecentyearstherehasbeengrowingresearchin terestinthetwo dimensional (2 D )systemtheory .The 2 Dsystemsmayfindapplicationsinareassuchasmarineseismicdataprocessingandimageprocessing .Althoughmoreandmorevaluableresultshavebeengained ,mos…  相似文献   
3.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our resources of tournament athletics, including skiling, boat sail-ing, archery, ice engraving, snow engrav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ourism. Due tothe unique cold climate and superior geographic location, Harbin is a promising city for developing tour resources of tourna-ment athle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eriority and peculiarity of Harbin, the speculation on development of tour resources of tournament athletics in Harbin is proposed as follows : 1 ) Harbin should develop its special tour resources of tournament athletics associated with needs of market; 2) Harbin should take the advantages of rich resources and devel-op ice and snow entertainment in winter and travel for sight-seeing and spending summer;, 3) the adjustment of the layoutof ice and snow resourc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idea of taking Harbin as the center and all-side opening at the largescale in the way of radiation; 4) tourism should be developed by the combined effort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make feasi-ble plan, and the organizers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ensuring the safetv of tourists.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实际资料,利用信息分配、模糊一二级近似推论及信息集中等原因建立了一套黄土斜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用这套方法对一些黄土斜坡(非母体)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本方法已应用于兰州市滑坡防灾规划和皋兰山三台阁北侧几个滑坡及斜坡稳定性的研究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南天区 5GHzVLBI普查中新发现的视超光速射电源 ,0 4 2 0— 0 1 4,1 334—1 2 7和 2 345— 1 67,这些结果尚待进一步的观测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guochunli 《地质学报》2008,82(1):1274-1284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属于以黑钨矿石英脉型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英矿脉受一组北西向断裂控制,穿切新元古界。本文在淘锡坑钨矿区3个揭露到花岗岩体顶部的中段(206、106、56中段)采集到岩体顶部云英岩样品,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测得云英岩中的白云母的坪年龄分别为152.7 ± 1.5 Ma(206中段),153.4 ± 1.3 Ma(106中段),155.0 ± 1.4 Ma(56中段)。与前人用其他方法测定的花岗岩成岩和成矿年龄几乎一致。花岗岩和云英岩全岩稀土元素均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和强烈的Eu亏损特征,反映出花岗质岩浆经历了高度分异演化及其岩体结晶晚期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综合前人在南岭地区同类矿床的研究资料,可知南岭地区160~150Ma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东段,可能为大陆边缘弧后岩石圈伸展的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陈萌  罗哲西 《地质学报》2008,82(2):155-164
尖吻兽(Akidolestes)是新近在中国辽宁省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发现的对齿兽动物,保存了非常完整的头后骨骼。其齿列特征表明它属于鼹兽超科(Spalacotheroidea)中的鼹兽科动物(Spalacotheriidae),该科是以臼齿齿尖呈对称三角形排列、上下臼齿反转咬合为特征的单系类群,是现生兽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的近亲,拥有许多兽类骨骼的原始特征。尖吻兽区别于张和兽科的特征是具有更宽大的下颌冠状突和臼齿齿尖呈更小的锐角排列。对尖吻兽的骨骼解剖学和比较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尖吻兽演化模式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系统的地震剖面解释及其与塔中地区的对比,本文探讨了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玛东断裂带是一条宽阔的北东向盖层滑脱型褶皱冲断带,前展式向东南扩展,冲断作用发生在奥陶纪末。巴东断裂(吐土休克Ⅱ号断裂)为北西向基底卷入型冲断带,奥陶纪末和中二叠世末发生冲断。巴西断裂和塔参2井南断裂是海西期的正断层。塔里木古板块古生代的发育受邻侧的造山带演化制约,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奥陶纪末的冲断是继承基底构造发育的。塔中地区的近北西向断裂是晚寒武世的新生断裂,加里东运动可分为两幕:奥陶纪末的冲断(艾比湖运动)和晚志留-中泥盆世的冲断-走滑,后者向西明显减弱。塔里木西部的部分北西向断裂(如康西断裂)可归入塔中北西向断裂系。北东向的玛东断裂带是其西的向北(东)冲断的吐木休克断裂带与其东的向南偏东冲断的塔中8-1井——塔中5井断裂带之间的调节断层。  相似文献   
9.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10.
济南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济南岩溶排泄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先用Cl-和NO3-浓度作为示踪剂分析补给区的大气降水输入,鉴别出西郊和平安店排泄区地下水没有被明显污染,市区和东郊排泄区地下水受到明显污染,污染主要来自当地浅层地下水或近地面土层。之后,利用西郊排泄区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横向径流带的水-岩作用定量分析,与示踪剂研究结果一致,市区和东郊排泄区地下水被明显污染,同时提出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发生脱白云石化过程的趋势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