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对张家界风景区进行1/25000遥感地质调查,解译出1031条线性构造,经野外验证可靠性达85%,新确认该区存在北北东向褶皱,提出了该区经历了两次以上的褶皱构造运动的新认识。认为北北东和北东东向构造是该区的基本构造骨架,设计了区域性印支期和张家界风景区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四种应力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所获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吻合。认为砂岩峰林地貌是泥盆纪石英砂岩处于宽缓向斜扬起端及后期背斜叠加使地层趋于水平的部位才利于砂岩峰柱的稳定形成,多次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高角度裂隙有利于峰林地貌的造型,挽近时期地壳抬升是峰林地貌形成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利用计算机计算技术,将航天、航空摄影及扫描资料以及机载合成孔径侧视雷达(SAR)等遥感图像与地学数据进行多种信息复合,作为增强地学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的新手段,正被广泛地应用于矿产资源的评价和预测。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这些信息中,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所记录的信息特别重要,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试验,并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林业、地质、地理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对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进行研究,新解译出叠加于北东东向褶皱之上的北北东向褶皱及线性构造1031条,并提出本区经历了两次以上褶皱构造运动的新认识;查明了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解译研究,认为中上泥盆统巨厚层石英砂岩是形成砂岩峰林地貌的物质基础;特殊的构造部位有利于峰柱的稳定形成;多次构造作用所产生之高角度裂隙有利于峰林地貌的造型;挽近时期的地壳抬升是峰林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湘南东坡矿田多种遥感图象的解译,用数学地质(ISOMIX分类)的方法,对解译出的线形构造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线形构造与内生金属矿产分布规律的关系,并对该矿田内生金属矿产的成矿预测进行初步探讨。根据解译结果,结合现有地质矿产资料,划分了四个找矿远景区,并在Ⅱ级成矿远景区的40号单元(天鹅塘地区),经我站验证,发现锡矿产地一处。可见,表明遥感地质与数学地质相结合的方法在普查找矿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湘南遥感图象的解译,揭示了大量的地表地质填图未能发现的断裂构造,新解译出北西向断裂带四条和北东向断裂带二条,并对其发生、发展及其体系归属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湘南断裂构造基本格架及其与岩浆岩、矿产的空间分布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提出北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及南北向四组构造为本区构造基本格架;中生代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内生多金属矿产受四组构造复合控制,其中又以北北东向构造起主导作用,矿床或岩体集中分布于北北东向构造带与上述几组构造复合部位,为多组,多级构造复合控矿。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遥感技术的地质应用,在配合找矿方面,我站曾于1980年——1981年在水口山铅锌矿外围开展了遥感地质工作.通过系统的航、卫片地质判释,对区内线性构造进行了大量补充,并对原有的北北东向断裂作了概念性修改.在分析控矿因素,研究水口山铅锌矿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