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引言 近几年来,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影响大气环境的气象因素也逐渐引起气象工作者的注意。烟霾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也有可能威胁到人民生活的安全。吉林省的烟霾天气虽然在出现频次、影响范围和强度上均不及南方严重,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近年来冬季出现的CO中毒事件就与霾天气密切相关,囚此开展烟霾天气预报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大气环境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3.
2009年7月四平地区出现罕见的少雨和低温天气。月内全区无暴雨出现,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只有一次,全区月平均降水量为99.7mm,比历年少39.1%。由于3个旬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旱情极为严重,特别是西部的双辽县,月降水量仅有43.5mm。全区月平均气温为22.6℃,比历年同期低0.9℃,由于前期(6月份)已经出现了低温,7月继续持续低温,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因热量和日照不足而生长缓慢。文章通过对大气环流和高空形势演变的初步分析,探讨了四平地区仲夏低温少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纯雪型(Ⅰ型)暴雪和混合型(Ⅱ型)暴雪的850hPa环流型进行了分类,并对比分析了其天气尺度环流特征异同,结果发现:(1)在850hPa上,Ⅰ型暴雪对应的环流在35°N以北有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而Ⅱ型暴雪的环流经向度更强。(2)Ⅰ型暴雪对应的500hPa的负异常中心位于蒙古高原,东北区上空为等值线密集的正负异常过渡区,而Ⅱ型暴雪东北区上空为负异常中心,这也是两类暴雪环流的又一显著差异。(3)300hPa上两型暴雪都存在南北两支高空强风速纬向气流,但与Ⅰ型暴雪相比,Ⅱ型暴雪对应的高空南支气流偏北,北支气流南下的位置偏东。(4)从高低层环流配置对比分析,Ⅰ型暴雪中高纬度系统斜压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湿法消解碳酸盐岩矿石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采用内标法和基体匹配法相结合测定了碳酸盐岩标准物质(GBW10035a)中高达54%的氧化钙主量元素含量及其它常微量元素的含量;对实际样品中微量元素进行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对主量和常量元素采用稀释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108%之间,稀释比率在99.4%~100.2%,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6次平行样测定的稳定性4%;该方法一次溶样,径向测定主量和常量元素,轴向测定微量元素含量,操作简单,快速,该方法适用于盐湖碳酸盐样品,以及其他含有碳酸盐的各类样品的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一场持续性暴雨成因及MCC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宁  王秀娟  张硕  云天  冯旭 《气象》2016,42(7):809-8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及FY-2E卫星云图资料,对2013年8月14—17日吉林省持续性暴雨过程环流形势演变特征、暴雨成因及其中尺度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异常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中纬度锋区上先后有两次高空槽沿同一路径东移、重复影响吉林是造成持续性暴雨的重要原因。降水过程分为两个集中阶段,第一阶段以对流性强降水为主,θ_(se)锋区随高度向南倾斜,具有条件不稳定并且水汽充沛,形成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而第二阶段逐渐转为混合性强降水,θ_(se)锋区随高度向北倾斜,在水汽输送强度、降水时间及降水总量等方面均明显强于第一阶段。强降水发生期间,先后形成α中尺度对流云团或MCC,分3个阶段影响吉林省,在云团发展阶段,具有低层气旋式涡度伴随中尺度辐合,高层反气旋涡度伴随中尺度辐散的垂直结构,且上升速度明显,同时925 hPa超低空急流前端风速辐合的反复出现亦是暴雨持续发生可能的中尺度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01-2010年四平市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料分辨率受限制的情况下,Micaps中分析可以很好地诠释环流背景以及一些较细小的系统;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和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关,强对流发生的条件:丰富水汽、不稳定能量、动力条件触发、高低空的冷暖配合和垂直风切变等气象因子;然而,在不同的天气背景和不同要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强对流性质、范围、强度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统计近10年的雷电个例,总结建立了"四平地区冷锋前部雷电天气模型",并利用它做2011年6-7月四平地区雷电天气预报,结果显示,该模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能较好地完成此背景下四平地区的雷电天气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吉林省加密自动站观测数据、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顶亮温数据,对2018年8月13—15日吉林省一次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带”(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环流)是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大气整层水汽通量显示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气流与远距离台风外围东南气流共同为暴雨输送充沛的水汽。降水有两个主要阶段,大气层结特征均为高层有正值位涡扰动并沿假相当位温锋区下滑,大气层结不稳定,水汽充沛,不稳定能量较大。降水第二阶段水汽输送、动热力条件、不稳定能量均小于第一阶段。云图表现特征为中尺度对流辐合体和中尺度对流云团,中尺度对流辐合体云团发展旺盛时,低层呈现气旋式涡度、中尺度辐合,高层呈反气旋式涡度、中尺度辐散。925 hPa低空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是暴雨发生的中尺度触发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