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基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机载波谱仪实测数据以及ECMWF提供的风场数据,分析了不同风速条件下小入射角海浪平均后向散射系数不对称性与各向异性随入射角的变化特性,并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入射角下,海浪平均后向散射系数随入射角增大呈现递减趋势并在18°时达到某一稳定值,之后基本维持不变;海浪后向散射系数不对称性与各向异性均随入射角增大呈现递增趋势,同样在18°增大至某一稳定值,之后基本维持不变;低风速条件下,海浪不对称性和各向异性与风速有关,且风速越大不对称性与各向异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针对斑点噪声降低机载波谱仪海浪谱反演精度问题,基于STORM机载波谱仪VALPARESO试验数据,分别使用数学法、阈值法、交叉谱法和小波分析法四种斑点噪声去除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得到了去噪前后调制密度谱、海浪谱和噪声谱,并将反演所得海浪谱有效波高与同步观测的浮标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对四种方法的去噪效果以及噪声谱特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四种去噪方法均可以有效去除斑点噪声,按照反演精度排序依次为交叉谱法、阈值法、小波分析法和数学法,其中交叉谱方法去噪效果最理想,RMSE仅为0.008,有效波高绝对误差为0.25m,相对误差为7%。  相似文献   
3.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ly developed ocean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WH) retrieval method from Envisat 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SAR) imagery. A series of wave mode imagery from January, April and May of 2011 are collocated with ERA-Interim reanalysis SWH data. Based on the matched datasets, a simplified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22 types of SAR imagery parameters and SWH products is developed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s Partial Least-Squares(GA-PLS) model. Two major features of the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σ_0 and the frequency parameter S_(10) are chosen as the optimal training feature subset of SWH retrieval by using cross validation. In addition, we also present a comparison of the retrieval results of the simplified empir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llocated ERA-Interim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essment index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bias,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 and the scattering index(SI) are 0.78, 0.07 m, 0.76 m and 0.5,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trieved SWH data between our simplifying model and the Jason-2 radar altimeter data is proposed in our study.Moreover, we also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retrieval of SWH data between our developed model and the wellknown CWAVE_ENV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satisfying retrieval results are acquired in the low-moderate sea state, but major bias appears in the high sea state, especially for SWH5 m.  相似文献   
4.
秦岭造山带属于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不同时期,不同类型造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带复合组成,具复杂时空组合关系,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大陆造山带,故对其研究一直热度不减。本文从秦岭造山带中各种中酸性岩的Zr、Hf地球化学行为入手,通过对比不同时代、不同岩性中Zr、Hf的含量及Zr/Hf比值,分析Zr、Hf,在不同时代、不同SiO2含量的岩浆中的特性及演化规律,以此探讨秦岭造山带中岩浆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地理国情监测对象为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地形与地貌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LiDAR技术生产数字高程模型具有精度高、经济性强和效率高等方面的优势,本文对相关数据处理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对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晓晨 《地质与勘探》2018,54(1):193-202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77、召51区块山_2~3段储层为例,利用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和铸体(普通)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压汞等实验,对储层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相类型及平面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物性低孔-特低渗。成岩作用以中等-强压实、中等-强胶结及强溶蚀为主,处于中成岩B期。依据成岩作用强度、典型自生矿物和孔隙类型,划分出4种成岩相。优势沉积微相与有利成岩相密切相关,分布于边滩或河道砂坝主砂带上的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属最有利成岩相带,中等压实-中等-强伊利石、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孔相次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饲料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Salmon salar L.)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3脂肪水平: 18%、21%、24%, 即F18、F21、F24; 2蛋白质水平: 38%、48%,即P38、P48),形成6种试验处理膨化颗粒配合饲料,每处理3重复, 通过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选用初质量(650.0±45.50)g大西洋鲑720尾,进行动物饲喂试验、肌肉脂肪酸、氨基酸测试等,试验期56d。结果表明: (1)中脂肪水平(F21)和高蛋白水平(P48)饲料的生长性能较佳。增质量率随脂肪水平提高先增加后降低,中高脂肪组比低脂肪组极显著提高43.5%(P<0.01);高蛋白组极显著提高44.99%(P<0.01);中脂肪高蛋白组合(P48F21)效应最佳;(2)脂肪水平对肌肉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蛋白水平与肌肉9种必需、4种风味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高蛋白组显著提高3.60%~17.00%(P<0.05/0.01);(3)脂肪水平与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而蛋白水平与其呈负相关,高脂肪(P24)和低蛋白(P38)有利于提高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组肌肉Σω-3PUFA、ΣHUFA、DHA、EPA含量比低脂肪组分别极显著或显著提高15.74%、26.60%、15.41%、7.67%(P<0.01/0.05);低蛋白组极显著提高肌肉DHA含量11.91%(P<0.01)、EPA 10.02%(P<0.05);低蛋白中高脂肪组合(P38F21、P38F24)效应佳。本试验研究证明,工业化工业化封闭循环水养殖大西洋鲑对脂肪营养需求有一定程度降低,本试验条件下中高脂肪与中低蛋白组合既利于提高生长性能,又增加肌肉ω-3HUFA和主要氨基酸沉积,为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的肉质改善型配合饲料研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学旅行课程以引导探究与合作学习为教学方式,要使分组活动达到效能最大化,就需要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异质差异进行分组.本文根据研学旅行目标等要求及合作学习理论,将地理类研学旅行分组异质因素划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性特征、人际关系情况四类,并就四个要素的作用及内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苏77区块盒8下亚段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勘探潜力巨大,但因储层非均 质 性 强、优质储层成因机理和展布规律不清,使得该区的勘探开发部署备受制约。利用岩石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常规压汞及物性测试等资料对储层低渗成因及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以溶孔为主,晶间孔次之。储层低孔低渗且微观孔喉结构相对较差。压实作用是储层低渗的根本原因。硅质胶结物、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胶结物以及大量塑性岩屑的存在是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有利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强烈的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必不 可 少 的 条 件;适量的绿泥石薄膜和硅质胶结物能增强岩石的抗压实强度,保护原生孔隙;适量的结晶完好的高岭石晶间孔和裂缝的发育有助于改善局部储层的物性。辫状河心滩微相砂体厚度大,杂基含量低,溶蚀强烈,物性较好,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渭河盆地新生代沉积速率特征与成因,系统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已有的重力和磁力资料,结合地震、地质、钻井等研究成果,分析了新生代各期沉积速率变化,探讨了盆地内新生代各期沉积速率与盆内基底、断裂、周缘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中新世,西安凹陷沉积速率较大,几乎是固市凹陷的2倍,沉积速率最大处位于渭深10井附近,约为93m/Ma;上新世,西安凹陷沉积速率仍较固市凹陷大,二者的沉积速率最大处分别为1800,1400m/Ma;第四纪三门期,盆内沉积速率逐渐变缓,沉积速率最大处位于固市凹陷内,约为380m/Ma;秦川期,盆地整体沉积速率明显加快。新生代西安凹陷沉降中心变化不大,主要位于户县以北地区,而固市凹陷沉降中心多变,主要位于华县和临潼以北地区,沉降中心整体偏南。沉积速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控制,古近纪,盆地周缘板块运动导致地壳加厚及深部地幔对流对盆内沉积速率影响较小;新近纪早中新世,受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影响,渭河盆地沉积速率显著增大;晚中新世,秦岭北缘大型正断层活动导致渭河盆地发生大规模的沉降和扩展;上新世到第四纪,盆内沉积速率受秦岭山脉和渭北隆起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