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南天山的高山冰川,与以干热著称的塔里木盆地紧邻共存,形成自然景观的鲜明对比,引起人们的深思——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 有一种看法认为,由于塔里木盆地的主体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热,又是青藏高原北缘的下沉气流区,北来气团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不利于冰川发育。 如果上述看法成立,则南天山的冰川规模一定很小。事实正相反,例如,我们选用  相似文献   
2.
地气现象,即伴随地震前后从地下逸出气体以及由此造成的可见宏观现象,早在我国古代就已被人们察觉。如1556年华县8级大震,据记载临震前“冲天吐气、黑气盈日,数有虮珥”《赵浚古文集卷》,1668年郯城8.5级大震“黑气如云、白气冲天,地软如绵而热,顷之大震”《康熙郯城县志》1833年云南嵩明8级大震“将震昼晦、屋尽炬炷以烛,历十有二  相似文献   
3.
韩元杰 《地震学报》1980,2(2):215-226
地震之前长周期的地壳运动已为人们所关注,然而在零漂等问题尚未解决之前,长周期地震仪观测仍处于试验性阶段.另外,震前地气的喷溢和释放,只能在喷口处观测,距离稍远,就观测不到了,但由此而引起的大气振动和声学现象,却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观测到.因而可开展震前由长周期运动和地气等引起的大气声波、重力波等微气压波的观测研究.地震波所激发的次声[1],前人已有研究,但地震前的次声,中外文献还未见报道.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1976年8月至1977年3月,笔者在北京首次开展微气压波的观测,发现了十余次地震前的微气压波,其特征为40—80秒的周期,1—5微巴的声压,波列很短,仅数分钟,出现于震前1—16小时.本文提出了识别震前微压波的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其产生的可能机制和有关的临震现象.   相似文献   
4.
韩元杰  李绍文  陈宏 《高原气象》2000,19(2):224-234
自行研制了次声阵与单台雷暴次声电磁波报警仪,它针对雷暴系统的夹卷过程中的电荷各界与释放和气流电磁特性与声学特性,利用其辐射电磁波和次声波作用源地与强度的信息指标,三年来对大于17m/s(阵性)以上雷暴大风系统与过程无一漏报。1997年对7次灾害性雷雨大风,全部提前3 ̄6h报出,减少了7千万元以上的损失。分析发现,雷暴系统孕育期间前兆次声信息,这与过去所得到的国内外雷暴成熟期的次声信息在频响特性上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震前低层大气的增温原因,利用温度倾向方程,考虑了每一项加热因子。铅直速度项(对流项)的值为-8.6°/天(3日)、-3.8℃/天(4日),位于地面至970毫巴的薄层内,辐射项分别为 3.9℃/天、 3.3℃/天,水平输送项, 0.43℃/天,-0.8°/天,潜热项很小。感热项(下垫面感热通量)是从倾向方程中倒算出来的,似乎分别是7.4℃/天,3.8℃/天。然而平均气温的观测表明,在1—4日的一半时间内高于平均地温。它意味着一半时间内感热输送是从大气输向地面,感热的净输送为零。这个结果表明震前低层大气加热非常不同于传统方式(热传导、涡流扩散),它似乎与地气污染有关,是震前地下所逸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预滑与地震前兆——长周期波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四次大地震(大关、渤海、松潘、唐山)的基式仪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松潘地震前的长周期蠕动波并非孤立现象,渤海、唐山地震前也确实存在。其特征类似,周期20—80秒,幅度10°—10~2微米,能量相当于4—5级“慢地震”。蠕动以波的形式传播,波速为0.5—3.5公里/秒。但松潘地震前的蠕动波速为1.1—1.2公里/秒,而渤海与唐山前为2—3.5公里/秒。频谱随震中距发生变化,松潘与唐山的情况相反。蠕动源不是震中,而在震中附近。前兆提前量1—2天。1974年大关7.1级地震则未发现这种长周期波动,仅表现特殊脉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