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野外露头与钻井剖面的室内外分析,确认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下二叠统栖霞组中发育有微生物丘,它们主要由凝块灰(云)岩、叠层灰(云)岩和微生物粘结颗粒灰(云)岩等组成。这些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较为典型的凝块、叠层、窗格、粘结等组构。微生物丘大小不一,实测高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几米,宽度通常变化于几米至几十米之间,具有底平顶凸的典型丘形外貌,以发育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为特征,一般由丘基、丘核、丘盖3个微相组成,也可与颗粒滩共同构成微生物丘滩复合体。基于区域古地理背景和微生物丘特征的剖析,认为川西北地区栖霞期沉积环境总体受限,推测为半局限—局限台地环境,水深较浅,能量普遍不高;海平面频繁的相对升降变化和微生物丘的侧向迁移叠置,导致发育于缓坡背景下的碳酸盐岩台地极易受限,引起早期沉积物发生与丘滩发育密切相关的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因此,微生物丘滩复合体是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台缘坡折带、台内缓坡折带和高地是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区带,这对寻找规模性层位不稳定的带状白云岩储集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将大大拓展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2.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在多个构造获得突破,但前期受勘探程度及资料限制,对茅口组储层研究相对较少,这制约了下一步勘探工作,因此开展川西北部茅口组储层特征研究是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根据钻井、化验分析、地震等资料,结合动静态资料重新评价茅口组储集类型,取得了以下三点认识:①川西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储集岩类主要为亮晶生物(屑)灰岩、粒屑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豹斑)灰岩。具有孔、洞、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它们在空间上相互有机搭配形成了孔洞缝相结合的储渗空间。②川西北部茅口组气藏并不只是单一的裂缝性气藏,应以裂缝—孔洞型气藏为主,只有找准缝洞系统发育区,才能获得较好储量规模及勘探开发效果。③有利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受岩溶作用改造后的有利地貌区是控制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也是年代最老的含气储集层之一,灯影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过多期次的岩溶作用改造,而表生岩溶作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本文以野外露头以及钻井岩心样品的宏观、微观特征为基础,以不同结构组分进行微区取样的多参数实验分析方法为辅助手段,对灯影组白云岩表生岩溶作用进行了研究。灯影组表生岩溶作用主要发育在三个层位,即灯四段顶部,灯二段顶部以及灯二段中、下部。其中桐湾Ⅰ幕和桐湾Ⅱ幕构造运动是造成灯二段顶部以及灯四段顶部表生岩溶作用的主控因素,而灯二段早、中期的表生岩溶作用主要受气候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海平面升降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火山作用是熔岩(岩浆)、火山碎屑和火山气体通过火山口喷出到地球表面的现象。火山爆发带来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和气体进入到大气、海洋和陆地环境系统中,这将对其中碳酸盐沉积物的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相序及沉积演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火山物质含量的增加不仅会干扰碳酸盐沉积,还能够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火山沉积物在空间上也遵循粒度分异的规律。在组合方式上往往出现狭义和广义的混合沉积,记录了火山活动的演化。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海洋、湖泊等环境,火山作用可以通过控制基底形态、热液喷涌、不同性质火山碎屑的输入和分布、台地的差异沉降/隆起等,影响生物、沉积水体性质等古环境参数。然而就生物而言,这种影响通常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作用。例如火山灰的埋藏及释放有毒物质会导致生物死亡,而后期火山灰溶解又会释放PO3-、Fe3+、Mn2+等营养离子利于生物生长。就成岩作用及流体性质而言,不同类型的火山物质含不同元素、矿物等,导致流体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成岩作用类型等,如火山灰可以提供Mg2+促进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孔隙的形成,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火山作用对碳酸盐岩沉积、成岩的影响,对油气地质勘探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