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内蒙古八大关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时代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大关铜钼矿床是内蒙古德尔布干成矿带中段的一个典型斑岩型矿床,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蚀变分带明显,矿体呈条带状赋存于印支期石英闪长岩中。笔者通过运用Re-Os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硫同位素等测试手段,初步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过程。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226.7±2.4)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早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含矿岩体属于中钾含量的钙碱性岩石系列,为I型花岗岩,产于火山弧构造环境,具有活动板块边缘的特征,矿化过程中,成矿母岩的稀土元素总量逐渐降低,轻重稀土发生明显分异;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0.5‰~+4.8‰,具有幔源硫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八大关铜钼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蒙古一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过程中,深部岩浆活动带来了大量成矿物质,洋壳部分熔融侵位到额尔古纳地块之上,随热液流体迁移的Cu、Mo等元素与源自地幔的硫相结合,最终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
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是德尔布干成矿带中的典型矿床之一。该文在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等浓度线法和坪台法对成矿元素的迁移特征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借此探讨了成矿过程。结果显示:由于温度不断降低,SiO_2、Al_2O_3、MgO、Fe_2O_3发生迁移并形成了不同的矿物,质量迁移比例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并且形成的矿物与乌努格吐山蚀变分带特征矿物石英、钾长石、绢云母、水白云母的出现相一致,主量元素的迁移导致乌努格吐山形成明显的蚀变分带。成矿元素Cu、Mo在各蚀变分带中均显示极度带入的特征,矿化强则带出比率高。在斜长石的蚀变过程中,由于CO_3~(2-)的络合作用Mo被析出转移到热液流体中去,然后发生迁移。Zn、Pb等则从内带向外带由带出变成带入,最终在最外带中富集。  相似文献   
3.
西藏荣玛地区尼俄玛山下二叠统曲地组发育一套重力流沉积组合,根据其岩性、沉积构造和含化石特征等,在该套沉积体系识别出了9种岩石类型、5种岩石组合类型,并分别将其划归内扇主水道-水道间、中扇分支水道-天然堤-水道间、外扇朵叶体-末端水道及深水玄武岩和泥岩4种微相组合类型,以及海底扇和深海盆地2种沉积相类型,证明研究区曲地组属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这一结论与前人认为曲地组属于滨浅海相的认识完全不同,说明南羌塘盆地下二叠统曲地组在区域上存在明显的相变,即西部日土一带的滨浅海沉积向东到改则-尼玛一带逐渐变为半深海-深海沉积;证明南羌塘盆地早二叠世古特提斯洋进入演化成熟期,但羌塘地块从冈瓦纳北缘的裂解、脱离时间在东西向并不一致,东部早于西部;曲地组大套深水黑色泥页岩及砂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的广泛发育,说明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