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嫩江上游第四纪砂金矿控矿条件和富集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论述了嫩江上游区域地质背景后,总结了该区砂金矿形成的控矿条件和富集规律。提出了决定砂金矿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丰富的砂金物质来源,有利的外营力作用,适宜的新构造运动和良好的沉积环境,而且要经历搬运-沉积、再搬运-再沉积的复杂过程,才能达到工业要求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砂金过采区基本特征的研究,提出要加强过采区砂金矿遗迹的开发利用扩大砂金资源基地,指出以过采区为依据寻找砂金矿可靠性大,风险度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泥炭形成时期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泥炭的形成时期看,我国泥炭主要形成于全新世,也有晚第三纪上新世的古泥炭、更新世早期和晚期泥炭。近万年来,不同地带泥炭的形成和发育规律有明显差异。泥炭形成时期的探讨,有助于泥炭资源的勘查和古地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辽东地区金矿成因类型、金矿化集中区及成矿地质条件,揭示了金矿成矿规律,并指出在辽东隆起区内太古宇和元古宇变质地层、深断裂或大断裂带、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质类岩石三者共存(三体一位)于一个地区,是形成金矿化集中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研究了嫩江上游地区砂金成矿地质条件和富集规律后,应用遥感技术和类比的方法,对已有砂金矿床邻近地段的地质和矿产情况进行了推断,预测了砂金储量,并得到了生产部门验证,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成果,缩短了勘探周期,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投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瑞山 《地球学报》1999,20(3):272-277
论述了辽东地区砂金矿控矿因素,揭示了砂金矿矿规律,并指出了在具备物源,气候,水动力,地貌,等条件下,形成一个有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床,对其含金层必须要有一定适宜的封存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位于东北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省同江市辖区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33°31′,北纬47°35′,海拔高度为55.4m~57.gm.属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600mm左右.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馒长.分布有多种类型的草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土壤类型主要为沼泽土和白浆土,土壤pH值6.0左右,有机质含量5%~50%.该站代表的区域为三江平原,代表的生态系统类型为温带湿润平原湿地生态类型.从1989年开始开展部分项目的观测、研究和实验,1992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基本站.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研究了嫩江上游地区砂金成矿地质条件和富集规律后,应用遥感技术和类比的方法,对已有砂金矿床邻近地段的地质和矿产情况进行了推断,预测了砂金信量,并得到了生产部门验证,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成果,缩短了勘探周期,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投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大豆田氮循环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毅勇  杨青  王瑞山 《地理科学》1999,19(6):555-558
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分布区,经多年开垦现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开垦后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使本区土壤氮循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三江平原地区典型低湿地大豆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李长生教授所提出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来模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被-大气之间氮素的循环,以及温室气体N2O的排放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