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珠江三角洲顺德区208个蔬菜地表层土样、114个蔬菜样Pb的全量和38个表层土样Pb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土壤Pb平均值为44.3mg/kg,77.5%的土壤Pb含量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蔬菜Pb超标率为74.6%。用2007年蔬菜土壤Pb的累积速率(1.02mg/kg),预测未来10年土壤Pb含量变化趋势,并分别以150、270、300和8580(mg/kg)为阈值对土壤中Pb进行预警,2007—2017年超过150mg/kg的土壤面积比例有所增加,而超过270mg/kg、300mg/kg的土壤面积比例不变。蔬菜Pb与土壤Pb的全量或有效量之间均存在"高原模式"。蔬菜Pb的空间分布表明,3种蔬菜Pb的高浓度主要位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城镇,这与土壤Pb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经蔬菜途径吸收Pb的THQ靶标危害系数不超过0.4。不同区域、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THQ排序:THQ高THQ城市THQ中THQ农村THQ低,表明经济收入水平高的家庭经蔬菜途径摄入Pb的健康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2.
粤西云开变质深成岩同岩异化及其识别与填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晚前寒武纪变质深成岩占主体的粤西云开陆块中,同岩异化现象十分普遍。由于遭受了不同构造层次和不同变形相韧性流动剪切变形改造,使原本为同一岩石单元的侵入体被分解为若干种不同结构构造和矿物含量的岩石类型,据以进行岩石单元划分时,出现了错误。从构造变形分解思路入手,通过构造物理和构造化学过程分析,总结了本区同岩异化的特点、识别标志和填图方法,提出云开地区高绿片岩相条件下原岩为花岗岩的构造片岩与原岩为泥质岩的副片岩区别的七条标志。  相似文献   
3.
4.
粤西信宜地区坑坪细碧-角斑岩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广交界的云开地区信宜坑坪新发现超镁铁质角闪黑云辉橄岩、角闪黑云辉岩、石棉矿、辉长辉绿岩、粒玄岩、细碧岩和石英角斑岩,并伴生有色深层薄和色浅层厚2种硅质岩。细碧岩的SiO2为48.44%~52.32%,K2O+Na2O=3.473%~4.77%,较正常玄武岩偏高,Na2O和CaO互为消长关系。石英角斑岩SiO2为70%左右,CaO和Na2O不稳定。这些岩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比较平滑,略右倾,微Eu负异常,δEu=0.8~1.03;(La/Yb)n介于1.31~3.16之间;等时线年龄Sm-Nd为667Ma±43Ma,Rb-Sr为663Ma±17Ma。  相似文献   
5.
分析珠江三角洲顺德区208个蔬菜地表层土样、114个蔬菜样Pb的全量和38个表层土样Pb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土壤Pb平均值为44.3mg/kg,77.5%的土壤Pb含量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蔬菜Pb超标率为74.6%。用2007年蔬菜土壤Pb的累积速率(1.02mg/kg),预测未来10年土壤Pb含量变化趋势,并分别以150、270、300和8580(mg/kg)为阈值对土壤中Pb进行预警,2007—2017年超过150mg/kg的土壤面积比例有所增加,而超过270mg/kg、300mg/kg的土壤面积比例不变。蔬菜Pb与土壤Pb的全量或有效量之间均存在“高原模式”。蔬菜Pb的空间分布表明,3种蔬菜Pb的高浓度主要位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城镇,这与土壤Pb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经蔬菜途径吸收Pb的THQ靶标危害系数不超过0.4。不同区域、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THQ排序:THQ高>THQ城市>THQ中>THQ农村>THQ低,表明经济收入水平高的家庭经蔬菜途径摄入Pb的健康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粤西云开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地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因此建议新建云开岩群。依据叠覆关系,又将其划分为新垌岩组、帅堂岩组、山美岩组、清垌岩组4岩组。各岩组间以顺层韧性变形带为界面,空间分布主要受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控制。云开岩群适用于整个粤西云开地区,前人所建立的“云开群”及“高州岩群”实为同一套岩层,即云开岩群。  相似文献   
7.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粤西云开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地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因此建议新建云开岩群。依据叠覆关系,又将其划分为新垌岩组、帅堂岩组、山美岩组、清垌岩组4个岩组。各岩组间以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带为界面,空间分布主要受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控制。云开岩群适用于整个粤西云开地区,前人所建立的"云开群"及"高州岩群"实为同一套岩层,即云开岩群。  相似文献   
8.
论海南、广东地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广东省石炭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研究课题成果之一。笔者认为这些成果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岩相古地理展布以及矿产分布规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实际工作和资料分析,笔者认为在石炭纪,广东大陆和海南岛分别属于二个联合地体。前者属华南地体的一部分(许靖华,1987),它是在加里东褶皱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石炭系沉积前(实际上古生代早期就开始),它与扬子地体已经形成了一个联合地体。后者包括了海南岛主体部分及其南端(九所—陵水断裂之南)。本文仅讨论石炭纪时的二个联合地体。地矿部南京地矿所李耀西、张瑛及成都地矿所潘杏南、赵济湘四位副研究员与我们配合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开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通过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总体综合评价,系统完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47 954 km2(包括10 m水深以浅的近岸海域)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按照双层网格化方法系统采集了陆域土壤、近岸海域和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沉积物表层和深层样品,测试了71项元素和指标,建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壤、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基准值,全面查明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量计算了镉、铅、汞等主要异常元素经河流、成土过程等自然来源和大气干湿沉降、施肥、灌溉、使用农药等人为来源贡献量,阐明了其迁移转化途径及生态安全性。项目紧密结合本地区特点,在国内首次开展了三角洲形成演化过程地球化学研究、区域辐射环境质量评价、酸雨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模拟实验、土壤环境质量地方标准研究与制订等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