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岩石孔隙是储层储集油气的重要场所,通过铸体薄片进行岩石孔隙结构分析对储层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岩孔隙结构较为复杂,铸体薄片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和干扰因素,致使常规方法面孔提取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引入一种多阈值铸体薄片面孔自动提取方法(ctsPore方法)进行孔隙区域提取和面孔率估计,方法综合利用HSV色彩空间中不同参数提取孔隙区域。本文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确定了一套ctsPore阈值参数,以解决溶蚀孔与噪声易混淆的问题。实验以伊拉克A油田中新统 Asmari组A段碳酸盐储层为例对所使用算法进行了效果检验。算法精度和效率分析实验表明,基于ctsPore方法的碳酸盐岩铸体薄片面孔提取误差小于0.24%。全井段铸体薄片分析结果表明,A段储层面孔率范围主要分布在6%~8%,储层较为致密,从上到下A1~A3小层的储层平均面孔率分别为6. 9%、11.7%、5.4%,与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和岩性等纵向分布规律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渤海P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注水井吸水不均衡、注入水单层突进、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以搞清剩余油分布及指导油田井网优化。通过对压力变化、水淹状况、生产干扰情况及储层沉积、储层展布等方面的分析,对河流相多层砂岩油藏储层连通性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沉积类型条件下,馆陶组辨状河沉积储层连通性优于明化镇组曲流河沉积,相同沉积类型中,沉积规模广、砂体呈垂向叠加,且夹层不发育的储层连通性好。可见,研究区储层连通性主要受沉积类型、沉积规模、砂体叠加模式及夹层展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相仪  董少群  曾联波  何娟  孙福亭 《地质论评》2021,67(4):67050007-67050007
岩石孔隙是储层储集油气的重要场所,通过铸体薄片进行岩石孔隙结构分析对储层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岩孔隙结构较为复杂,铸体薄片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和干扰因素,致使常规方法面孔提取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引入一种多阈值铸体薄片面孔自动提取方法(ctsPore方法)进行孔隙区域提取和面孔率估计,方法综合利用HSV色彩空间中不同参数提取孔隙区域。本文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确定了一套ctsPore阈值参数,以解决溶蚀孔与噪声易混淆的问题。实验以伊拉克A油田中新统 Asmari组A段碳酸盐储层为例对所使用算法进行了效果检验。算法精度和效率分析实验表明,基于ctsPore方法的碳酸盐岩铸体薄片面孔提取误差小于0.24%。全井段铸体薄片分析结果表明,A段储层面孔率范围主要分布在6%~8%,储层较为致密,从上到下A1~A3小层的储层平均面孔率分别为6. 9%、11.7%、5.4%,与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和岩性等纵向分布规律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的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油源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用分子地球化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彭阳地区延长组、延安组的原油及长7烃源岩样品和盆地内部长7优质烃源岩样品开展生物标识化合物地球化学定量分析,并进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彭阳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形成于淡水、微咸水且还原性较强的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具有相同的油源;原油母质类型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构成的混合型母质,原油已经成熟。彭阳地区原油在成熟度、母源性质和沉积环境方面与盆地内部长7优质烃源岩具有相似的特征,二者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彭阳地区原油不是本地长7泥岩产物,主要来自盆地内部长7优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5.
裂缝是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的重要渗流通道,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由于裂缝的地球物理响应弱且复杂,使得裂缝预测困难.在深度挖掘地震属性中裂缝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裂缝分布预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算法优选裂缝敏感属性,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深度挖掘单井裂缝发育情况与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对于异常值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较好地解决裂缝地震响应弱且复杂的问题.该方法在中东扎格罗斯盆地某油田古近系渐新统-新近系中新统Asmari组主力产油层位的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进行了实例应用,优选出方差、曲率、倾角偏差、倾角、方位角5种裂缝敏感地震属性,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集成不同地震属性中的裂缝特征,建立裂缝分布预测模型,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与常用裂缝预测方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方法的裂缝预测结果与单井裂缝解释更为符合.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北部裂缝更为发育,构造高部位附近裂缝更为发育,与生产动态认识相符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