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面向GIS的线状符号开放式多元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自银 《海洋通报》2003,22(1):70-76
提出一种跨越专业限制,用于快速绘制任意曲率曲线的开放式线状符号“组合配置法”设计方案,即用主干线、辅助线、辅助圆和点符号等四种子线型的有机组合描述目标线型,并详细论述了其数据结构、文件结构及子线型的实现方法。同时还提出伪码法用于解决满足国标要求的图廓整饰线,并对裁剪法作了简要阐述。上述线型设计方法已成功设计、实现并应用于“海底地形成图系统(MBChar)”,已服务于大陆架海底成图项目。  相似文献   
2.
李永强  盛业华  刘会云  戴华阳 《测绘科学》2008,33(1):130-131,134
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数据中包含了大量背景信息,给信息提取和表面重建工作带来严重影响,需要有效滤除。依据空间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提出了针对车载激光扫描点云图像背景信息滤除的有效方法,并以OpenGL为工具,开发了一系列点云数据处理工具,能快速、直观、准确地滤除无用背景信息,完整地保留有用的前景信息,从而为大规模三维场景快速重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电子地图中线状要素移动注记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电子地图移动注记的几个关键问题 ,提出了将分段注记和移动注记相结合的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回溯法解决注记之间的冲突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图幅移动之后某些屏幕内线状要素注记不可见或表达模糊的问题 ,实现了注记输出的完整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提高了图形输出的效率 ,节省了存储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充分体现了电子地图在线状要素注记显示这一环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一种可有效抵抗裁剪攻击的遥感影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国土资源遥感影像的特点,在水印嵌入方案中,在传统LSB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水印算法.把异或算子引入水印处理中,避免了传统LSB算法易于被提取被识别的缺点;在水印提取方案中,采用与哨兵位匹配技术提取出最优的水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方案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能有效保护国土资源遥感影像的安全性及版权问题,对影像的裁剪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海量数据处理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简单矢量数据多边形裁剪问题的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拓扑信息的矢量数据多边形裁剪问题是解决GIS叠置分析的基础。本文借鉴GIS中弧段结点模型的思想,建立描述两多边形集合间裁剪问题的图模型,以解决现有算法实现在处理大数据量裁剪时暴露的问题。本模型运用图中定义的顶点和边分别表示结点和弧段,使集合间实体的关联性得以增强,结果区域边界的重组过程得到简化。针对海量数据的存取特性,设计并实现了该模型的数据组织方式及其构建算法。最后以大数据量GIS叠置分析为例, 将本文实现与Vatti算法实现加以比较,实验表明,本实现在进行大数据量的两多边形集合裁剪时效率较高;同时,程序具有合理调配其内存空间中栈和堆资源使用的能力,这使其健壮性强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当前移动地图采用距离关系裁剪模型生成!无法根据地理对象的分布变化自动调整裁剪窗口的大小,导致突出的信息失衡问题!直接影响移动地图的易读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邻近的移动地图自适应裁剪模型!即通过移动用户的Voronoi邻近关系自适应调整裁剪窗口的大小,以实现移动地图的信息自适应均衡.实验证明,模型可以有效地改善移动地图的信息均衡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最小生成树聚类算法存在使用全局不变阈值确定噪声边,聚类需要用户根据经验确定初始化聚类参数,如“边权值倍数容差”,“边长变化因子”等,聚类不能发现局部噪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小生成树自适应空间点聚类算法。该算法在无需用户输入参数的前提下,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根据最小生成树边长的数理统计特征定义裁剪因子。算法首先从宏观层面对最小生成树进行首轮删枝操作,消除全局环境下的噪声边,进而根据各子树的边长统计情况,自适应设定局部裁剪因子,进行第二轮删枝操作,消除局部环境下的噪声边。最后,采用1个模拟数据和1个实际应用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无需人为提供经验参数的环境下能够发现任意形状、不同密度的簇,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空间点中的噪声数据,从而能够实现空间点数据背后隐藏信息的自动挖掘。  相似文献   
8.
GIS中多幅地图的缩放漫游及其数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仁亮 《四川测绘》1998,21(4):151-155
本文在分析现存GIS软件中处理多幅不同比例尺或相同比例尺地图的放缩漫游时的不足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地理逻辑窗口动态裁剪快速而安全的多幅地图无级缩放和全区域自由漫游的方法,并对其数据组织和管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小区域范围内的沉降进行监测时,不同的裁剪尺度会对沉降精度产生影响。本文分别选取山区和平地的SAR数据,利用不同尺度的窗口对数据进行裁剪,采用D-InSAR技术分别获取沉降结果,对沉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小区域范围内,山区SAR数据的裁剪尺度为3300×3300像元时为最佳,平地SAR数据的裁剪尺度为3800×3800像元时为最佳。该研究结果对利用InSAR进行小区域沉降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1∶50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生产工作已在各生产单位展开,其更新工作量大。详细介绍了基于ArcGIS 10.1进行数据库数据更新中的一些技巧,并通过项目生产实践,验证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