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8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测绘学   5615篇
大气科学   357篇
地球物理   516篇
地质学   1199篇
海洋学   476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785篇
自然地理   47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抽油机的抽油杆幌动幅度过大,是引起抽油杆断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检测这种幌动幅度是防止抽油杆断裂的一种有效手段。设计了一种基于面阵CCD和普通半导体激光器(LD)测量这种幌动的悬点投影测量方法,通过数字卷积滤波,达到了范围为0-40mm,误差<0.2mm的技术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3.
6月18日以来,景宁县普降大暴雨,洪水;中毁道路、房屋、桥梁、电力通讯设备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截止23日统计,这次洪灾共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106起。在这次抗洪中,县国土资源局早准备、早部署,有效地组织抗洪,全局出动抗洪23次59人。县乡村各级干部战斗在抗洪一线,特别是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乡镇村干部和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紧急撤离63个隐患点中的1503人,  相似文献   
4.
杨威 《海洋世界》2006,(1):42-45
一“雪龙”船起航不久,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大洋队便开始按照计划采集上海到澳大利亚费里曼特尔航段的水样。为了保证所取水样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大洋队预先设定了一些“雪龙”船走航期间的经纬度坐标点。队员们克服  相似文献   
5.
6.
全轨道均匀分布的小行星观测对天球参考架零点的测定,以及其它一些相关课题的研究非常有利。本文就低纬子午环的观测能力,计算分析了小行星在全轨道观测的星等范围和弧段分布,给出了可观测弧段长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7.
含有多重极点的有理真分式展开为部分分式,不需要计算低阶导数。列出被求函数的各阶导数的关系式,画出各阶导数作为节点的信号流图。该图无环路,既直观表现出各高阶导数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的单向性,也使求节点增益的梅森公式特别简便。该方法将求高阶导数问题简化为代数运算,特别适合于编制成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的测深方法广泛使用于水电工程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工作中。应用差分法原理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提取是提高电阻率测深的解释推断,它具有去掉背景场,突出局部场的作用;ρm测深断面正演概念形象鲜明,能提供各种地质体的电场信息,从而有利于从场的形态、场的结构来研究异常性质。文中探索了二阶、三阶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水电工程坝址勘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06,(4):40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了已落实“四至”范围的辽宁鞍山经济开发区等71个省级开发区名单及其“四至”范围、界桩坐标点号和开发区边界形状图。公告同时在国土资源部网站刊载,以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王猛  刘焰  何延波  魏东 《地质科学》2008,43(3):603-622
利用GTOPO30和SRTM3数字高程(DEM)数据,提取了喜马拉雅山脉(造山带)的数字高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初步分析。从SRTM3数字高程数据提取出坡度数据,初步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坡度和高程的特征。数字高程和坡度图清楚地展现了喜马拉雅大型断裂带(构造边界)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下属的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区气象观测台站55年来的年平均降水量观测数据、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喜马拉雅DEM和裂变径迹数据,发现喜马拉雅山脉从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地形起伏逐渐变小,而高程渐次升高,与此同时剥蚀速率降低;从北至南,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地形起伏增大,高程快速降低,而剥蚀速率则急剧升高。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年平均降水量大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相对较强,年平均降水量小的地区,地表剥蚀作用则较弱,即:在喜马拉雅地区,长周期的地表剥蚀过程(可长达数个百万年时间尺度)和短周期(仅仅50年)的降水量观测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