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7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507篇
测绘学   1022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1171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多天线基线网单历元模糊度同步解算法,其具体实现步骤为:1)根据宽巷组合模糊度易于固定的优点,采用附加已知基线长度约束法同步解算各基线的宽巷模糊度,得到dm~cm级精度的近似基线分量;2)将解算得到的各近似基线分量作为约束,同步解算各基线的基频模糊度,以获取mm级精度的基线矢量。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检验各历元宽巷模糊度解算的正确性,以获取可靠的近似基线分量,为解算各基线的基频模糊度提供准确的基线先验信息。由于动态情况下各历元观测信息比较少,单纯依赖ratio检验不可靠,提出结合基线误差、单位权中误差、基线网模糊度闭合环及ratio值等对多组宽巷模糊度进行检验,避免ratio值设置不当导致模糊度检验中发生纳伪和弃真问题。实测数据结果证明,该处理方法使得模糊度解算的成功率提高1%~2%,可以获取移动平台更丰富的导航信息,提高其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基于F-范数的不确定性平差模型的解算效率,给出直接迭代算法进行参数估计。该算法无需SVD,解算过程简单且易于编程计算,同时给出迭代不收敛时的SVD-解方程算法。二元线性拟合及沉降观测AR模型的算例结果表明,这2种算法正确可行,与SVD-迭代算法具有等价性。当迭代收敛时,宜使用直接迭代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解算效率更高;当迭代不收敛时,可釆用SVD-解方程算法。  相似文献   
3.
热力图是一种能直观准确展示空间观测值的有效工具,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设定不同道路层权重、道路技术等级分类的基础上,以反距离权重、直方图均衡化、密度补偿、参数多次迭代等方法,研究构建了以热力方式展示道路网分布及发达程度的相关规则体系。热力规则通过道路赋权、路线曲面化、密度协调、图面综合等多套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道路网总体发达水平信息的提取与展示,并以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路网成果中的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数据为例,进行了信息提取与热力分布试验。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 approach to limit the fullness of ‘tuning’ provided by wave-by-wave impedance matching control of wave energy devices in irregular waves. A single analytical formulation based on the Lagrange multiplier approach of Evans [1] is used to limit the velocity amplitude while also limiting the closeness of the phase match between velocity and exciting force.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t technique in concurrently limiting the device velocity and the required control/actuation force. Time domain application requires wave-profile prediction, which here is based on a deterministic propagation model. Also examined in the time domain is the effect of possible viola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constraint, which for many designs implies impacts at hard stops within the power take-off mechanism. Time domain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for a 2-body axisymmetric converter (with physical end-stops) in sea states reported for a site off the US east coast.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roach leads to effective power conversion in the less energetic sea states, while as desired, considerable muting of the optimal response is found in the larger sea states.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this work, the end-stop collisions are found to have a minor effect on the power conversion. The present approach could be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of power take-off systems so that their displacement stroke, maximum force, and resistive and reactive power limits are well-matched to the achievable performance of a given controlled primary energy converter.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产卫星传感器类型日益丰富,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卫星影像进行生产和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多源国产卫星影像联合平差的精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立体测图生产中,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在时相较旧、噪声较大、云覆盖和摄影漏洞等特殊困难的条件下,利用天绘一号卫星影像进行补漏生产的情况,最终分析并验证了两者无控联合平差的可行性和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各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了旨在对相关重力测量数据实现自动化处理的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系统工具软件,并应用于某区域实际大地水准面的精确计算。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相关数据的处理效率,有助于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过程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1951-1990年间地面最高气温和1956-1990年间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的记录,采用韦伯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别对其渐近分布进行拟合.通过统计推断,找出重庆地面最高气温和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遵循的最佳渐近分布--韦伯分布.  相似文献   
8.
介绍当今确定天文大地垂偏差的新仪器-CCD自动天体测量仪和确定两点间高程异常差的新方法,该方法用单极坐标代替繁琐的双极坐标进行计算,讨论了天文重力水准的误差及垂线偏差非线性影响等问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用这一手段施测山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可望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西部大开发中科技主导地位的基础上 ,从科技应用成效二重性的视角 ,探讨了关注西部科技伦理的必要性 ,并初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技伦理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智能照明系统在现代建筑照明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统照明系统和智能照明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智能照明系统的控制策略,并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着重讨论了基于ABB I-Bus产品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效、便捷、节约能源等优点.同时,还对系统与建筑物楼宇自控系统问的系统集成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