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太阳光度计测值估算北京上空水汽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CE318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水汽通道(936nm)和一个窗区通道(870nm)的北京上空太阳直射辐射观测数据,利用修改的兰勒方法对大气柱水汽含量的估算方法,开展了太阳光度计的标定和北京上空水汽含量的计算等。利用探空观测结果对太阳光度计测量水汽量的标定显示,二者的线性相关性为0.986,定标不确定度为0.024g/cm^2。利用该方法对从2002至2004年观测的北京地区水汽含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1,2,3,11,12月份,北京地区大气柱的水汽含量基本上小于0.5g/cm^2,三年中同月份水汽含量的平均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姜晓军  胡景耀 《天文学报》1998,39(4):438-443
对北京天文台新近改造成的三通道高速光度计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介绍,并给出了在兴隆站85公分望远镜的一些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This work presents the refractory black carbon(rBC)results of a snow and firn core drilled in West Antarctica(79°55'34.6"S,94°21'13.3"W)during the 2014?15 austral summer,collected by Brazilian researchers as part of the First Brazilian West Antarctic Ice Sheet Traverse.The core was drilled to a depth of 20 m,and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8 m by comparing two subsampling methods—solid-state cutting and continuous melting—both with discrete sampling.The core was analyzed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CWU),WA,USA,using a single particle soot photometer(SP2)coupled to a CETAC Marin-5 nebulizer.The continuous melting system was recently assembled at CWU and these are its first results.We also pres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regarding SP2 reproducibility,indicating that sample concentration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than the analysis time on the reproducibility for low rBC concentrations,like those found in the Antarctic core.Dating was carried out using mainly the rBC variation and sulfur,sodium and strontium as secondary parameters,giving the core 17 years(1998?2014).The data show a well-defined seasonality of rBC concentrations for these first meters,with geometric mean summer/fall concentrations of 0.016μg L^?1 and geometric mean winter/spring concentrations of 0.063μg L^?1.The annual rBC concentration geometric mean was 0.029μg L^?1(the lowest of all rBC cores in Antarctica referenced in this work),while the annual rBC flux was 6.1μg m^?2 yr^?1(the lowest flux in West Antarctica records so far).  相似文献   
4.
首先详细介绍了云台便携式光电光度计的结构和设计思想,然后叙述了如何利用云台便携式光电光度计测定天光背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激光雷达资料分析兰州远郊气溶胶光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碧  张镭  曹贤洁  韩霄  张武  冯广泓 《高原气象》2011,30(4):1011-1017
利用2007年1~4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激光雷达资料,反演了晴空无云典型日和沙尘过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和光学厚度。结果表明,兰州远郊榆中地区,1km以下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较大,为0.01~0.1km-1;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0.5,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20:00。采暖期与非采暖...  相似文献   
6.
李霞  胡秀清  崔彩霞  李娟 《中国沙漠》2005,25(4):488-495
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测量原理,利用布设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塔中和盆地西南边缘和田气象站的2部CE318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于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期间的探测结果,结合地面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南疆盆地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同时结合我国已有的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判断沙尘天气强度的标准。结果表明:塔中、和田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大多呈现减小趋势,塔中个别季节有些例外;2站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基本保持对称的抛物线形,在春、夏季尤为明显;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的拟合曲线显示β随能见度增大而减小,波长指数α随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说明弱沙尘天气下,大气中主要弥漫着小粒径的气溶胶颗粒,而强沙尘天气则以大粒径为主;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晴空、浮尘、扬沙、沙尘暴依次增加;沙尘天气发生时,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临界值基本为晴空值的两倍,沙漠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1.1206,北京≥0.3174。而发生沙尘暴的阈值则有很大不同,沙漠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至少 > 3.0,北京由于大气污染等因素,其判断沙尘暴发生的阈值为1.9982。另外笔者认为AOD与水平能见度之比值能够较全面地考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要素变化,衡量沙尘天气强度更具有合理意义,值得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海上的大气参数是卫星遥感器进行大气校正所需的重要参数 ,而手持式太阳光度计的现场测量精度又是能否准确地获得大气参数的重要环节 ,此环节将直接影响大气参数后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文章以 MI-CROTOPS II仪器在 2 0 0 2年 6月 HY- 1南海海上试验与 2 0 0 4年 3月天津试验的测量数据为基础 ,针对影响海上测量的一些重要因素与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基遥感的灰霾气溶胶光学及微物理特性观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北京地区冬季频繁遭受灰霾污染的侵袭,在2013年1月又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严重灰霾污染天气,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为了解北京地区2013年1月严重灰霾污染过程中大气气溶胶特性,本文基于地基太阳-天空辐射计CE318观测数据,反演了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参数,并据此对1月份第二次严重污染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1)2013年1月北京地区灰霾污染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在440 nm处均值达到0.87,在个别严重污染天气下高达3左右;(2)气溶胶光学与物理参数与灰霾过程密切相关,Ångström指数由清洁大气时的1.3降到灰霾污染时的0.95,复折射指数虚部均值由污染前的0.04下降为污染过程中的0.01,单次散射反照率均值则由0.73增大到0.92,同时不对称因子均值从0.58增大到0.67;(3)灰霾污染过程中细模态气溶胶比例较高,占总体积比例平均达到73.0%,最高达90.5%,在灰霾污染中气溶胶细模态平均峰值半径随光学厚度增大而增大,清楚表明了灰霾过程中颗粒物的吸湿增长效应,粗模态平均峰值半径随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污染最严重时,粒子谱分布峰值半径约为0.43 μm。  相似文献   
9.
选取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为研究区,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于2013年6月期间连续观测的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指数和粒子谱分布,然后进行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增加而减少;气溶胶光学厚度随人为活动和天气等诸多因素变化而变化;平均波长指数显示该地区气溶胶中小粒子占主控地位,平均直径在1.2μm左右;平均浑浊度系数为0.44,大气处于浑浊状态;粒子谱分布呈双峰型,证明该地区为城市气溶胶类型,也详细表明气溶胶粒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天津武清地区单颗粒黑碳气溶胶特征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单颗粒黑碳测量仪的观测原理,该仪器利用红外波段的连续激光束对黑碳粒子加热并使之燃烧,通过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信号和黑碳粒子燃烧时发出的光信号,来分析每一个黑碳粒子的特性,并通过两种信号的时间差判断黑碳粒子的混合状态。其原理有别于传统的黑碳气溶胶观测方法,可以提供单个黑碳气溶胶粒子特性信息。2009年12月使用单颗粒黑碳测量仪在天津市武清地区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观测。结果表明:粒径为50~500 nm的气溶胶粒子中,黑碳气溶胶粒子占57.2%,平均数浓度为1504 cm-3,黑碳气溶胶粒子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15 μg/m3,包衣较厚的混合型黑碳气溶胶粒子占黑碳气溶胶粒子的5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