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5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藏公路沿线通信光缆埋设地段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王家澄  吴紫汪 《冰川冻土》1997,19(3):240-244
青藏公路沿线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的总长度为760km,根据气温冻结指数和融化指数可估算最大季节冻结深度和最大季节融化深度。根据含水量划分出5种冻土类型和5个冻胀敏感性等级。提出了光缆埋设若干选线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底光缆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废弃的旧海缆越来越多。文章介绍各种海缆的废弃原因和废弃方式,并以泰越港海缆和亚太网络B17段海缆为实例,从对海洋环境、海洋功能区和海洋开发活动3个方面的影响分析比较其废弃方式的利弊;随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提高海底空间资源利用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全线打捞回收废弃海缆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5):12-14
<正>2010年5月至10月,举世瞩目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的又将吸引全世界瞩目的一次盛会,也是举全中国之力打造的  相似文献   
4.
海底光缆传输网络是全球信息传递和要素流动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国家或地区在全球海底光缆网络中的节点职能和对网络鲁棒性的影响事关国家信息通信安全。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全球网络基础设施Infrapedia数据库,提取了1991—2017年近30年全球光缆分布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光缆网络中承担“传输职能”和“枢纽职能”的特征及其演变,并探究了全球海底光缆网络的鲁棒性。研究发现:①国家或地区的信息传输职能和枢纽职能具有不同的模式;其中信息传输职能较为扁平化,且呈明显廊道格局,咽喉海峡沿线的国家或地区占据重要位置;信息枢纽职能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②毗邻海峡的地缘战略位置、背靠强劲的国家实力、增长迅速的市场需求等共同塑造了全球海底光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③部分节点(尤其是高中间中心性的节点)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功能的大幅下降。研究从避免海底光缆链接的单一性、提升全球枢纽职能等方面提出了维护我国海底信息传输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相比,多波束测深系统采用条带测量方式,可对海底进行全覆盖无遗漏扫测,在测量自动化、效率和精度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点。本文介绍了Simrad EM950浅水型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及其在亚欧海底光缆路由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埋设地下光缆对武都地电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探讨武都地电台测区埋设地下光缆后北西道地电阻率测值急剧上升的原因.通过实际观测、理论分析和实验,总结出了这种变化的机制,定量地解释了埋设地下光缆对地电观测的影响,从而为以后判断地电测值变化是干扰还是地震异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蔡锋  陈峰  王树宏  陈坚 《台湾海峡》1999,18(1):14-19
本文论述了珠江口珠海-深圳海底光缆路由设计、建设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解决了港湾内海缆路由勘设及施工遇到的多种复杂的实际难题,为今后港湾内海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路由区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层沉积结构的探测及对其自然环境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中韩两国之间选择了一条条件最佳的光缆路线,并对其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国际海底光缆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登陆我国的国际海底光缆及其所在地区状况的分析,总结了登陆点的选择原则(主要考虑其社会经济因素),讨论了登陆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国际海底光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在东南亚至日本海底光缆汕头段(300m水深以浅)路由勘察中所获得的多波束、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柱状取样等资料,结合勘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路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该段路由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此段路由在大陆架区域路由条件较好,适合海底光缆的铺设;在大陆架与大陆坡结合带路南条件相对较差,应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