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和水源供给变化对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InVEST模型对淇河流域近16年间山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和水源供给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和林地,共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近16年间淇河流域的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草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增加,建设用地扩张明显。②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显著降低,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54.27 t/(hm2·a),2015年减少到32.09 t/(hm2·a);强度侵蚀、极强侵蚀和剧烈侵蚀由9.03%、12.19%和25.96%分别减少到7.17%、6.36%和4.21%,微度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由24.31%、16.96%和11.57%增加到41.89%、27.71%和12.68%;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优化了土地利用格局,促进植被恢复,对治理土壤侵蚀起到了显著效果。③ 水源供给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5年达到峰值(1.79亿m3)。相邻两期水源供给量增减变化不一,2000-2005年水源供给量增加的面积大于减少的面积,其水源供给的量值也呈增加趋势,水源供给能力整体增强;而2005-2010年、2010-2015年的水源供给能力随之减弱,其中,2010-2015年水源供给减少的较小;林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造成水源供给量降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和水源供给是山地生态脆弱性响应的重要指标,制定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增强山区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00年6-9月淇,卫河流域降水资料,采用单元综合评判法确定流域暴雨日,并对暴雨日进行分型,确定暴雨预报天气学指标,建立暴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其碳源、碳汇效应,但以往结合时空尺度探讨流域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分析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采用Markov-CLUE-S复合模型预测2025年自然增长、耕地保护及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的碳储量模块评估2005-2015年及未来不同情景下的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表明:① 2015年淇河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分别为3.16×107 t和141.9 t/hm2,自2005年以来分别下降0.07×107 t和2.89 t/hm2。② 2005-2015年碳密度在低海拔区域以减少为主,在高海拔区域增加区与减少区比例相当,淇河中下游地区建设用地的大肆扩张以及上游林地的退化是导致碳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③ 2015-2025年自然增长情景下碳储量和碳密度下降仍较明显,主要是低海拔区域固碳能力的减弱;耕地保护情景减缓了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下降幅度,主要是由于低海拔区固碳能力的增强;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和碳密度显著增加,分别达到3.19×107 t和143.26 t/hm2,主要发生在海拔高于1100 m的区域。生态保护情景能够增强固碳能力,但不能有效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小。因此,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可统筹考虑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情景,既能增加碳汇,又能保障耕地质量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水之殇     
正有些水不经意间消失了,你没看见,事实上你看见了也没有办法将其挽留住,只能在记忆中或者梦境里回想它往日风情万种的模样。此刻,我就有着这样深刻的感受。生我养我的西岗是华北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若说还有点可以让人称道的,便是一套祖传的清乾隆年间的冯氏族谱,绵纸已经发黄,但纸上娟秀的小楷依然鲜活如初,包括它的墨色,当然也包括它的记述。它使得我知晓了西岗为什么称为西岗,因为放眼四野,平阔而坦荡,除却村东淇河大堤外,连一处微小的突起都没有。是我的七世祖冯清,字西岗,在元朝正德八年中了进士,诰封中宪大夫,为官江苏邳洲,告老还乡后热衷乡间事理,尊称久之,遂演绎为一村之名。  相似文献   
5.
根据淇,卫河水系特点,利用LASGREM模式输出的降水预报与T106(T213)降水预报结果,进行加权集成,制作淇,卫河流域分片面雨量预报。  相似文献   
6.
淇河是我国著名的"诗河",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其湿地生态环境具有我国典型河流湿地特征。鹤壁淇河湿地生态修复的重点是恢复流域水文联系的关键生态属性,规划利用历史参照系统、岸线修复、植被修复、食物链修复等技术措施恢复淇河水量,保护水质,旨在为河流湿地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生境恢复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淇河鲫的RAPD标记及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40条随机引物对淇河鲫种群进行了RAPD扫描,并与彭泽鲫、普通野鲫鱼进行了比较;共有31条引物有扩增产物,扩增的DNA片段长度在250~1000bp之间;引物S42、S50和S184对三种群的扩增产物有显著差异,可作为其分子遗传标记。用10条引物对10尾淇河鲫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782。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淇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作为陆地表面的特殊地域单元,地形起伏较大,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全球变化信号有放大作用。因此,研究山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权衡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nVEST模型,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并从地形起伏度视角,对太行山淇河流域2000-2015年生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期间,淇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林地面积逐渐减少,草地、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②流域整体生境质量较好,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均超过0.7,且2015年有明显提升。③淇河流域的生境质量变化受地类变化影响较大。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由于受到过人为干扰的影响,其生境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采伐、毁林开荒等行为导致林地的生境也开始缓慢退化,但由于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加上逐渐开始对其进行恢复,生境质量水平依然较高。④该流域生境质量在地形起伏度上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平坦区和微起伏区以一般等级生境质量为主,小起伏区和中起伏区则以高度重要和极重要等级生境质量为主。  相似文献   
9.
淇、卫河流域暴雨特征及其与洪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1961-2000年40年淇、卫河流域的9个水文站和11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暴雨的气候特征,暴雨、底水与洪水的关系,以及地形对局地暴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