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Cohort abundance of walleye pollock (Theragra chalcogramma) is subject to strong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the eastern Bering Sea, and this variation is known to be determined largely at the age-0 stage. We estim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densities of age-0 walleye pollock in five nursery areas around the eastern Bering shelf in three successive years (1997–1999) from acoustic survey data. Concurrently, we calculated estimate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uphausiids, a major prey of age-0 walleye pollock, and estimates of spatial overlap of groundfish predators with the age-0 walleye pollock. The analyses showed that all nursery areas had low densities of age-0 walleye pollock in 1997, which ultimately produced the weakest adult year-class. In the intermediate year of 1998, age-0 densities were low to medium, and in 1999, which produced the strongest of the three adult year-classes, all nursery areas had medium to high age-0 walleye pollock densities. Euphausiid distributions had a consistently positive spatial relationship with age-0 walleye pollock. Groundfish predator density ratios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ge-0 walleye pollock density when age-0 walleye pollock were displaced relatively northwar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bundance of age-0 walleye pollock, and hence of adult cohorts in the eastern Bering Sea, can be predictable from a concise set of indicators: the densities of age-0 walleye pollock at nursery areas in mid- to late-summer, their spatial relationship to euphausiids and groundfish predators, and the latitudinal trend of their distributions. The 3 years 1997–1999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conditions in the eastern Bering Sea, and represent an advantageous framework for testing these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雷达观测结果,发现近海海面上的水汽向上输送随季节而变化,由于季节的变化和不同的天气情况,海表面大气现象在雷达中有不同的显示,根据这些显示得到了不同的信息,由此而得出春秋两季海表面水汽向上输送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多普勒雷达和713-C雷达在同一时间、同一站点对降水回波的探测资料,找出它们在同类产品上的差异,对完成713-C雷达观测向多普勒雷达观测的过渡,用好多普勒雷达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云回波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雷达连续观测所获取的降水回波资料,对2000年7月29日人工增雨作业前后的天气背景、雷达回波演变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王伟平 《山西气象》2001,(3):42-43,45
本文对714C天气雷达接收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检修接收系统的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弱窄带回波在分析和预报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灵敏的多普勒雷达经常能探测到弱窄带回波,这些弱窄带回波一般对应于边界层的辐合线,对弱窄带回波的仔细分析有利于及早做出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以及对其发展变化作深入了解。文章结合发生在上海的3次强对流天气个例,详细分析了弱窄带回波在分析和预报强对流天气中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上游移动强回波的出流边界导致的弱窄带回波是大风预警的重要判断参考;(2)在合适的层结状态和抬升条件下,弱窄带回波会强烈发展,并导致局地雷雨大风,这类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弱窄带回波上初始回波的发展和回波跃增;(3)下击暴流造成的地面出流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近似圆弧的弱窄带回波,这种弱窄带回波与其他雷达观测特征以及地面观测相结合,有助于对产生下击暴流的对流云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7.
江西两种典型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选取江西12次典型强对流天气过程,从7个方面对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2种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冰雹、雷雨大风天气45~55 dBz强回波平均高度为12.6 km,≥-25℃等温层的高度,比短时强降水天气高5.7 km。弱回波区或有界弱回波区、三体散射长钉、持续高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中气旋、下湿上干和强风垂直切变等,都是冰雹、雷雨大风天气的典型特征;相对平均径向速度图上“S”形暖平流及表现强低空急流的“牛眼”、深厚的湿度层等,则是短时强降水天气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低纬高原一次飑线过程的地闪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云  张杰  张腾飞  许迎杰 《高原气象》2012,31(4):1100-1109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红外卫星资料,分析了滇西南一次典型飑线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由切变线云带内的对流单体与台风外围对流单体合并形成的典型飑线过程。在飑线发展初期,负地闪占主导地位,地闪频数在波动中缓慢增加;在飑线成熟阶段,地闪频数较高,负地闪频数达到最大峰值前10~15min,正地闪出现最大峰值;在飑线减弱阶段,地闪频数急速下降,正地闪所占比例急剧增加,当正地闪所占比例超过地闪总数的8%以上时,地闪活动开始呈减弱特征。负地闪主要发生在强对流区(>40dBz),对应着径向速度场上的辐合区,密集的正地闪发生在飑线成熟阶段,对应着辐合区附近>40dBz的强回波区域,稀疏的正地闪发生在强回波外围的云砧或稳定性降水部位。在飑线整个发展阶段,-10℃,-2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的每一次跳跃变化都对应着地闪频数的跳跃发展,且-10℃和-20℃层高度上雷达回波强度总在地闪频数变化之前6~30min。负地闪集中出现在-92~-90℃和-76~-74℃的云区,而正地闪集中发生在-90~-60℃的云区。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观测、海口多普勒回波及NCEP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08年10月12~15日海南特大暴雨成因进行诊断分析,并揭示了暴雨过程中的多普勒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导致海南岛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热带低压移动缓慢和弱冷空气的低层入侵;当冷暖空气交绥,大气温湿结构发生突变,θse面陡立造成对流系统斜压发展,激发位势不稳定能量释放。正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意味着低层暖湿空气的平流大于高层,加强了层结对流不稳定发展;在斜压扰动作用下,对流层中层正差动涡度平流和低压东侧的暖平流破坏了海南岛的准地转平衡,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激发了次级环流,导致暴雨区上空的垂直运动的发展,促使暴雨增强。充沛的水汽输送及水汽的强烈辐合,为暴雨发生的有利水汽条件。多普勒径向速度揭示了暴雨区低层冷平流高层暖平流、风向风速的垂直切变大的垂直结构以及持续性的强烈辐合等等特征,回波停滞和"列车效应"使降水增幅,降水回波的性质差异,可造成强降水区域分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单多普勒雷达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潘玉洁  赵坤  潘益农 《气象学报》2008,66(4):621-636
文中利用位于福建建阳新一代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对2003年4月12日07-09时发生在建阳附近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分析.天气分析显示,风暴发生于地面冷锋北侧、低层高湿、中等对流不稳定(1601 J/kg)和强风切变(0-5 km,22 m/s)环境,总理查逊数为16,同典型的强降水超级单体生成环境相当接近.雷达回波分析揭示,风暴发生在一强飑线系统的前沿,初期为一普通单体,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弓状并发生分裂,分裂后风暴移动方向左侧单体逐渐减弱.而右侧的单体发展成为超级单体,持续时间约为1 h.在强降水超级单体成熟期,其移动前侧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中层反射率则显示在宽广的反射率高值区(>60 dBz)内存在有界弱回波区,强度大于40 dBz.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也呈现典型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场显示在钩状回刎波附近的强降水区中存在一个强烈的中气旋,其起源于中层3.5-5 km,随后向上、下发展,最大旋转速度达到24 m/s,持续时间达1 h.由GBVTD方法分析,中气旋成熟时(08:33 UTC)轴对称环流结构显示,轴对称切向风分布在中层接近兰金涡旋模型,最大轴对称切线风位于高度4-5 km,离气旋中心约3 km,强度约20 m/s.4 km高度以下为气旋式辐合,气旋中心为上升运动.至4-7 km以旋转为主,在最大切向风半径以内为外流,以外为内流,相应的在最大风速半径处伴随较强的辐合和上升运动,7 km以上则为辐散对应的出流.此结构同经典超级单体内的中气旋结构相当一致.此外.风暴结构同Moller(1994)提出的中纬度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非常相似.但演变过程却明显不同,是由普通单体形成弓状回波,弓状回波分裂后沿移动方向右侧的单体发展成为强降水超级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