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拉半岛的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因此在夏季有一个半月太阳终日不落,而在冬季有极夜现象。科拉半岛是俄罗斯极北摩尔曼斯克州内的一个半岛。它北濒巴伦支海;  相似文献   
2.
在北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每年十月上旬,就已进入极夜的初期,尽管我去南极时,体察了极昼,尚不知极夜下的生活是啥滋味,但是当我准备赴北极时,出于拍摄照片的需要,还是渴望生活在阳光下。然而,因为阴差阳错,我与我的队友们,还是适值北极极夜时,也就是10月16日到达了北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8~1997年NCEP/NCAR一日四次的风场再分析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季节平均西风角动量(即u角动量)经向、垂直输送通量及其三个分量(平均经圈环流、定常波、瞬变涡输送通量)的气候特征,特别是讨论了12~2月、6~8月它们与东、西风带、副热带西风急流、极夜急流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包含纬度因子的角动量通量与动量通量在高纬地区存在显著差别,高纬对流层上部的强动量输送中心在角动量通量中不明显。而u角动量强经向输送主要在中低纬对流层顶附近和冬半球高纬平流层顶附近,副热带西风急流和极夜西风急流均位于u角动量强向极输送中心及其高纬一侧的辐合区中。(2)发现三个输送分量对急流维持的作用随纬度、季节不同。北半球冬季(夏季)的副热带西风急流主要由平均经圈环流(强度相当的定常波和瞬变涡)强经向输送及辐合维持;南半球西风急流全年均由平均经圈环流和瞬变涡旋输送及辐合维持;冬半球中平流层极夜急流主要由定常波、瞬变涡旋输送及其辐合共同维持。(3)热带东风区是牵连角动量(即Ω角动量)的高值区,它主要由平均经圈环流向对流层上部输送;冬半球副热带及中纬西风区存在u角动量垂直输送的切变区,它主要由平均经圈环流和瞬变涡旋完成;热带对流层顶附近有u角动量的定常波弱向下输送。  相似文献   
4.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0,(10):73-76
<正>在南极边缘的一个海域,叫做罗斯海,海面上漂浮着蓝色的冰山,有的冰山从天空看去,呈现出犬牙交错的锯齿状。这里是冰的沙漠,这里有6个月的极夜,有200千米每小时的大风,温度一般在零下40度以下,但是这里仍然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5.
姜艳 《地理教学》2013,(14):43-44
正案例一从连黑三日谈极昼极夜章节内容:地球公转的意义之极昼极夜播放flash动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地球公转,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界线,也就是晨昏线是怎样移动的?学生:有时候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有时候北极圈内全是白天,南极圈全是黑夜;有时候南极圈内全是白天,北极圈内全是黑夜。  相似文献   
6.
评议 笔者认为该题是有问题的,值得探讨。 首先,试析一下该题的命题思路。 第9题。按照题意,3月9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既然是首次日出,那必定日出于约正南方、13落于约正南方;既然是日出于约正南方,日落于约正南方,那必定是在地方时约12时。由于黄河站的经度为东经11°56′,它和东经120°的经度差为108°04′,二者的地方时之差约为7时12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1年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了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地磁场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极昼期间的S出现的双峰现象要比极夜期间的明显的多,S是叠加在S之上的极盖区地磁场静日变化;极夜期间的Sq,Sq和SD的变化幅度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大约是极昼期的1/3,SD大约是极昼的3/4.这主要是由于极夜期间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在南半球太阳的波辐射少;极昼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的波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离层等效电流强度发生变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1年度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分析研究极夜(5、6、7月)及极昼(11、12月)期间S、SD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H、D、Z三个分量的S、SD在极夜期间的变化幅度都小于极昼期间的变化幅度,S在世界时UT6时左右出现极值。这是由于在5、6、7月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紫外辐射和X射线辐射减少,在11、12月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增大,致使空间电高层等效电流发生变化所产生。  相似文献   
9.
资料一组     
正地理"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把"生死"校订为"死生")之说。"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这样解释"地理"一词: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