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立克次体(RLO)对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引起基本一致的病理变化.在急性坏死破坏期内,RLO导致外套膜、鳃、消化管、肝胰腺、生殖腺腺管及全身血管内皮系统等多器官组织的变性坏死,使器官组织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坏程度与RLO包涵体的数目密切相关,而细胞的破坏与细胞内RLO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到大量数目密切相关.鉴于此,将RLO引起的珍珠贝病称为类立克次体病(RLO病).RLO病呈急性变质性炎症和慢性增生性炎症病理,在前者细胞呈现崩解性坏死、溶解性坏死和退变性坏死;在后者存在实质细胞增生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纤维细胞并形成纤维化.根据炎症病理的发展过程,RLO病可分为急性坏死破坏期和慢性增生修复期.  相似文献   
2.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鱼类淋巴囊肿病毒(LCDV)滴度.以牙鲆鳃细胞系(FG)作为感染细胞,将生长旺盛的FG细胞接种于48孔培养板中培养至形成细胞单层,用2倍连续稀释的LCDV粗提液分别接种FG细胞.固定各稀释度LCDV感染后的FG细胞,孵育抗牙鲆LCDV单克隆抗体,其后再运用生物素-亲合素反应系统,以碱性磷酸酶底物APRed试剂盒发色.倒置显微镜观察,被病毒感染的FG细胞的细胞质呈现红色,未被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呈无色.记录各稀释度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孔数,按Reed-Muench法计算组织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0).结果显示,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得LCDV在FG的滴度为1.77×210 TCID50/mL.该法可以用来有效测定LCDV滴度,且结果直观、准确性较好,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选取9例乳腺炎症、7例乳腺增生的钙化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环境扫描电镜(ESEM)、微区X射线衍射(μ-XRD)等矿物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原位形貌观察、分离后结构及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了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特征及其组成成分和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炎症病灶中的钙化主要类型是脂肪坏死后的钙化,其发生和死亡的脂肪细胞和周围病变后期修复性Ⅲ型胶原有直接关系。增生症中的钙化主要有发生在扩张的导管内和在束状深度交联胶原中的坏死型钙化,扩张的导管边缘处Ⅳ型胶原和大片变性Ⅲ型胶原为钙化提供了成核位点,继而参与无机矿物的形成过程,最后形成较为致密的钙化。乳腺炎症和增生症中的钙化的主要成分均为碳羟磷灰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芒针(秩边透水道)针法,配以补泻手法,2组均治疗1次/d,以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最终纳入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9/32),高于对照组的71.0%(2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秩边透水道)疗法可改善BPH患者相关的下尿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锁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9例(男女比4︰5,平均年龄10.5岁)手术病理证实的锁骨LCH的术前X线、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例位于锁骨中段,2例位于锁骨外1/3段,3例位于锁骨内1/3段或中内2/3段。6例表现为纯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断裂,破坏区边缘见反应性骨质增生及层状骨痂;1例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病灶膨胀不明显,边界模糊。2例病灶膨胀性生长,其内见多发骨间隔,骨包壳完整,周围无软组织肿块。4例病灶在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锁骨LCH好发于儿童,不同分期和锁骨的不同部位影像表现均不同,需和尤文肉瘤、慢性骨髓炎、浆细胞骨髓瘤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在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选穴规律。方法:参考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与前列腺增生及针灸相关的主题词并将其进行组合,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的国内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合格文献58篇,涉及59个腧穴,共使用330次。其中经络以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为主;选穴部位以腹部、下肢及腰骶部为主;常用选穴以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秩边、水道、气海、阴陵泉、次髎、膀胱俞为主;特定穴以选用交会穴为主,其次为募穴及背俞穴。结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BPH以腹部、腰骶部局部取穴及下肢循经取穴、选用特定穴为主,经络选取主要为任脉、膀胱经、脾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宣阳温通汤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宣阳温通汤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的潜在靶点及活性成分;利用DrugBank、PharmGkb、GeneCard数据库挖掘疾病相关靶点,与宣阳温通汤的潜在靶点取交集,获得其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的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R分析,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有115种有效成分作用于肾阳亏虚型BPH,核心靶点共8个,涉及调控信号转导、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抑癌基因(TP53)及山柰酚与B细胞淋巴瘤2(BCL2)大分子蛋白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宣阳温通汤能够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肾阳亏虚型BPH,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刮痧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医药学文献资料库(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3月2日,搜集有关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iew Man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共1448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28 例,对照组720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有效率[OR=3.79,95%CI=(2.71,5.29),P<0.00001]、乳房疼痛评分[MD=-1.95,95%CI=(-2.85,-1.06),P<0.0001]、肿块大小评分[MD=-0.44,95%CI=(-0.84,-0.03),P=0.03]、肿块范围评分[MD=-0.57,95%CI=(-0.99,-0.16),P=0.007]、肿块硬度评分[MD=-1.20,95%CI=(-1.81,-0.58),P=0.0001]、孕酮水平[MD=3.14,95%CI=(2.57,3.71),P<0.00001]、雌二醇水平[MD=-15.30,95%CI=(-20.91,-9.70),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刮痧疗法能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