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体高发疾病的病理性矿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很多疾病病灶中都有矿物晶体沉淀,这些矿物与通过地球化学作用生成的矿物在成分、结构和产状上有很大差异。病理性矿物的矿化过程必然有人体有机组织和成分的参与,并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含有丰富的能反映人体环境及周围环境变化影响人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具体蕴藏在矿物外部微形貌、内部微结构、化学组成和成因、产状等方面。本文总结了一些高发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关节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病理性矿物的分布和特征,综述了矿物与疾病关系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颅脑肿瘤三维C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93例颅脑肿瘤病人的三维CT(3DCT)研究,发现①3DCT能生动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大血管、脑室、小脑幕及大脑镰的立体解剖关系,②能各角度旋转及切割观察,并可进行解剖测量。本文还就其优越性及限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采用显微观察和MTT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低分子量氨基糖(包括壳寡糖(chitosan)、羧甲基壳寡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羧甲基甲壳寡糖(Carboxymethyl chitin oligosaccharide)、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4种氨基糖对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均没有细胞毒性,且均能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生长,以壳寡糖和羧甲基甲壳寡糖效果最佳,二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壳寡糖、羧甲基甲壳寡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能明显促进角膜基质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壳寡糖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提示低分子量氨基糖可适用于角膜细胞促生长的培养,为壳聚糖衍生物材料用于眼科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Zn在生物磷灰石中的晶体化学行为不同于在地质体中,传统的磷灰石类质同像替代理论对生物磷灰石中的Ca位替换并不完全适用。为了解释生物磷灰石中Zn的出现,本文对已知的生物磷灰石中Zn的存在情况、Zn对Ca的替代机制以及Zn替代对生物磷灰石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就Zn在生物磷灰石中的晶体化学研究对人体肿瘤诊疗的启示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理论和实验均表明Zn可以进入生物磷灰石晶格,占据有Ca缺陷的磷灰石晶格中的Ca2位空缺,使局部结构整体收缩。Zn的掺入对生物磷灰石的晶粒尺寸、结晶度、晶胞参数等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当Zn被固定在人体肿瘤伴有的病理性钙化晶格中时,其可能对周围组织及体液中的Zn含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体内Zn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12例患者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交界性或交界性偏低度恶性潜能5例,低度恶性4例,中-高度恶性7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MSCT表现,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40岁以上8例,平均年龄5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和疼痛。12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腔软组织肿块,肿瘤最大直径3.0~21.0 cm,平均11.0 cm。肿瘤呈类圆形7例,不规则形5例。其中CT平扫密度均匀2例中,增强扫描1例均匀强化,另1例不均匀分隔状强化。CT平扫密度不均匀10例中均见囊变坏死区,其中钙化2例、出血2例,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呈分隔状。病理结果提示良性1例,低度恶性潜能3例,恶性8例,远处转移3例。免疫组化表现CD117阳性12例,CD34阳性7例。结论:腹膜后间质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少;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病理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2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17例,空肠和回肠7例,结肠及直肠3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各2例.良性9例,恶性23例.CT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双期增强扫描见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结论:CT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定性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MR检查65例髓外硬膜下肿瘤。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40例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17例脊膜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具有相同的定位MRI表现:1、推移脊髓向对侧移位;2、肿瘤侧上下蛛网膜下腔扩大。本文讨论了每一种肿瘤的信号特征。MRI在评价椎管肿瘤方面显示出世大的优越性:无电离辐射、无创伤性、无骨伪影、多平面成像、不需椎管内注入造影剂、多发病变一次成像,直接显示肿瘤信号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定位及定性准确率高。尤其是Gd-DTPA的应用,对微小肿瘤的检出及鉴别肿瘤囊变与实体部分都是十分有用的。目前,MRI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替代椎管造影或CT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G)的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不典型OG的临床CT和MRI资料,探讨其影像特征。结果:年龄范围:23~60岁,平均41.5岁,其中40岁以上10例(83.3%)。7例表浅,5例深在,仅1例多发,共13个病灶。9例呈实性,MRI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缘欠清,其中1例信号均匀,增强后未见强化,8例信号不均,内见坏死、出血,增强后,7例呈斑片状轻-中度强化,1例呈"花环状"强化,且DWI明显弥散受限。3例呈完全囊性,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壁较厚,呈等T1稍长T2信号,边缘不清,增强后均未见强化,1例DWI序列囊壁不均匀弥散受限。3例CT片上可见钙化,2例瘤周见大片水肿,2例跨中线,1例向深部浸润、侵犯邻近基底节区及丘脑。结论:不典型OG包括:中老年人、多发、位置深在、瘤周大片水肿、跨中线生长、弥漫深部浸润、增强后环形强化、DWI明显弥散受限、完全囊性,其影像表现仍具有一定特征,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