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高岭石—莫来石反应系列:^27Al和^29SiMAS NMR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郭九皋  何宏平 《矿物学报》1997,17(3):250-259
根据艰我国八个不同成因和特征的高岭土样品在450-1450℃热处理产物的MAS NMR谱和XRD,IR,DTA等研究结果,结合有关资料讨论了高岭石-莫来石反应序列的几个重要问题:1.高岭石的结构,尤其是五配位铝;2.980℃放热峰后的高温相是γ-Al2O3而不是Al-Si尖晶石;3.对于莫来石化过程,认为初始莫来石850-950℃变高岭石形成,二次莫来石由分凝的SiO2和γ-Al2O3在1200-  相似文献   
2.
李益  胡大千 《世界地质》2002,21(3):258-262
在偏高岭石水热转化法合成NaA型沸石分子筛体系中,通过对反应不同时间内的固相产物的XRD-FT-IR图谱分析,以及对SEM形貌变化的观察,认为晶化过程包括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两个过程,其中异相成核先于均相成核,但是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只是取决于偏高岭石的表面溶解程度,偏高岭石不仅提供了反应所需的化学组分,而且也为晶核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界面条件。  相似文献   
3.
偏岭石及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学昭  关雅先 《矿物学报》1992,12(4):328-333
通过对偏岭石和相应煅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测定,发现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偏岭石中不存在非晶态SiO_2相,其中Si—O_4四面体同Al—O_6八面体是相互聚合的:煅烧高岭石(600~995℃)中则不同,其中Si大部分是以独立的非晶态SiO_2相存在,而同其中的Al_2O_3相分离。偏岭石同煅烧高岭石的关系是:对偏岭石进行一定温度的煅烧,它可以转变成像煅烧高岭石一样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4.
《矿物学报》1995年第4期发表了何宏平的“天然烧变高岭石中水铝英石发现”一文。该文用核磁共振谱中-79.0×10-6附近的谱峰,认为该信号来自水铝英石,而不是来自Al-Si尖晶石。这种说法较合理,因刘长龄早就阐明偏岭石在成岩阶段由水铝英石变来。但是我们不同意“天然煤烧变高岭石经后期水化作用变成水铝英石”的观点,而主张“水铝英石是沼泽相原生沉积的;在成岩作用中转变为偏岭石不是煤烧的,有一些理化性质与变高岭石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醋酸钾/偏高岭石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机械研磨法,成功制备了醋酸钾/偏高岭石插层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和TEM研究了插层前后偏高岭石结构的变化,提出了该复合材料的插层机理和结构模型:首先醋酸钾与水分子以配位键结合,然后通过机械研磨作用进入偏高岭石层间,并将偏高岭石片层撑开.当进行热处理时,水的挥发也会对偏高岭石片层起到撑开作用.最终导致偏高岭石被撑开、剥离.在插层复合材料中,醋酸根与偏高岭石的铝氧层通过水分子桥接方式连接,钾离子水合物为保持电中性,位于带负电的硅氧层附近.  相似文献   
6.
天然烧变高岭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宏平  胡澄 《矿物学报》1996,16(2):165-169
笔者对三个天然烧变高岭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及^27Al,^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阐明三个样品为高岭石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产物,其中P4样品为低温产物,受热温度大约为500℃,为典型的变高岭石结构;HY样品为高温产物,已有石英晶出,受热温度大约为1000℃左右,而P5样品则为P4和HY的过渡态,在其结构中,Si-O四面体片已发生了结构的崩塌和重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