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海平 《台湾海峡》2004,23(4):500-506
由吡喹酮和克螨特组成的复配制剂对小球藻、轮虫、蚤状溞、水蚯蚓和卤虫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复配制剂对轮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3.9mg/dm^3(24h)和3.03mg/dm^3(48h).安全浓度(SC)为0.0432mg/dm^3;对蚤状溞的LC50为345.14mg/dm^3(24h)和17.5mg/dm^3(48h),SC为0.0135mg/dm^3;对水蚯蚓的LC50为636.80mg/dm^3(24h)和79.07mg/dm^3(48h),SC为0.366mg/dm^3;对卤虫无节幼虫的LC50为201.84mg/dm^3(24h)和8.91mg/dm^3(48h).SC为0.00519mg/dm^3,复配制剂对水环境生物的破坏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用逐步回归预测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1973年至2000年的气象,农作物、棉铃虫虫害等196年因子,以运城、汾阳和临汾为山西省代表站,利用最优二分割法把发生量分为10级,5级和不分级3种情况;使用逐步回归计算了219个模型,从中选出27个棉铃虫二、三代发生期,发生量最优模型,在农气服务中应用,预报准确率为95%,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热害矿井巷道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深部开采带来的热害问题,基于地质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热害矿井巷道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巷道内部温度场随埋深和通风热速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巷道温度场对埋深的敏感度要高于风速、温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呈阶段性递增。控制入口温度是解决矿井热害的关键。以上结论为矿井热害的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To determine if defoliation of a woody plant affects foraging by folivorous insects, we examined the infection rate (number of leaves damaged per total number of leaves sampled on marked stems) ofAnthyllis cytisoidesunder thre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10, 50 and 90% plant defoliation. Observations were made for three age classes, established by trunk base perimeter (equal to or lower than 11 cm, between 11 and 20 cm, larger than 20 cm). Plants respond positively to artificial defoliation by increasing total vegetative length of the stem and total inflorescence length. This response is most evident in young individuals.Response to herbivory was measured as overall infection rate and also as infection rate by different feeding guilds—chewing, mining, or sucking insects. We found that increased defoliation elicited increased resistance of leaves to insect attack. This wa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young plants. Different insect guilds respond in different ways. Attack by chewing insects declines with defoliation for all plant age classes; only sucking insects which feed on the oldest plants reduce feeding rate with plant defoliation. Finally, mining insects present the opposite trend in young and senescent plants.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当今,由于人为的原因,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而一些原住民族却拥有一套颇为有效的环境保护知识体系。作为传统生态伦理主要载体的神山森林,在石林圭山海宜老寨的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初步探讨了彝族撒尼人原始宗教中的生态伦理观,展现了撒尼人原始宗教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环境价值观念,揭示了撒尼人生态环境保护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Makarkinia kerneri sp. nov. is described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Crato Formation of Brazil, based on an incomplete but very well-preserved hind wing (Neuroptera: Kalligrammatidae). The previously presumed attribution of the genus is confirmed, based on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s of its wing venation (e.g., dense crossvenation; the anteriorly directed branches of MP) and the presence of a distinct eye-spot on the wing. Makarkinia is the only American representative and youngest known genus of Kalligrammatidae. With an estimated wing length of 100–160 mm, it has the largest wings amongst all fossil and extant Neuroptera.  相似文献   
7.
岩心定向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准确获得岩矿层原始产状的工程技术。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Reflex公司生产的Reflex ACT系列岩心定向设备的结构组成、技术参数、工作原理以及该设备岩心定向工艺的操作过程。Reflex ACT系列岩心定向设备在青海滩涧山金矿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矿区的要求。结合该矿区90个钻孔的应用数据,分析了影响定向效果的因素,总结了使用该设备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陈传康 《地理学报》1994,49(3):226-235
现代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地体”与“地象”的区域特征和地域分异的时空发展规律。以食品和菜肴为“地体”,与餐饮有关的文化作为“地象”出发,本文通过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异、菜系的形成,中国四大菜系的比较研究,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地域分化的时空发展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将物探电法的测点数据及测点的大地直角坐标按每条测线上测点由西向东的顺序 ,以统一编号、线号、点号、横坐标、纵坐标、测点数据为字段建成MicrosoftAccess数据库。根据制图比例尺和测点的大地直角坐标逐个计算数据库中所有测点在图纸上的坐标值 ,绘制测点位置子图 ,并在测点位置沿垂直测线方向向东移动 1/ 2测点数据注释的字符宽度 ,并以测点位置为圆心顺时针旋转 6 0°的位置绘制测点数据注释。按照上述方法 ,以MicrosoftVC + + 6 0为工具 ,利用MAPGIS 6 1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技术 ,编制数据处理程序 ,实现电法原始数据图的微机制图  相似文献   
10.
肖丽芳  林晓丹  任东 《地质学报》2022,96(5):1654-1679
昆虫植食是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地史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植食行为的起源与演化是探究古环境重建及古气候变化的重要切入点,其结果将更好地揭示现生昆虫取食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本文梳理了昆虫植食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植物化石上的生物损伤与非生物损伤的主要区别;介绍了昆虫植食研究的化石证据以及功能性取食组 损伤类型研究体系(Functional feeding group damage type, FFG DT)。昆虫植食多样性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过程分为8个阶段:① 志留纪—泥盆纪(444~359 Ma)为昆虫植食的起源时期;② 石炭纪(359~299 Ma)为昆虫植食的扩张时期;③ 二叠纪(299~252 Ma)为昆虫植食的稳定时期;④ 三叠纪(252~201 Ma)晚期,昆虫植食再次多样化;⑤ 侏罗纪(201~145 Ma)昆虫植食程度进一步加强;⑥ 白垩纪(145~66 Ma)裸子植物逐渐为被子植物所替代,昆虫植食大幅度增加;白垩纪末期,昆虫植食水平下降;⑦ 古近纪(66~23 Ma)昆虫植食水平提高;⑧ 新近纪(23~26 Ma)昆虫植食与现代基本相似。影响昆虫植食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环境、昆虫和植被多样性、昆虫口器类型、植物群落组成和微生物等。目前,统一昆虫植食研究体系和方法、填补各历史阶段的缺失信息等问题在昆虫植食研究中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