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北高原盆地全新世沉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高原、盆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风沙层,冰缘层、冰碛层、盐(?)沉积、人类聚落位置迁移,植被演变等系统分析,论证了全新世气候和环境变化规律。认为(?)新世包含六个气候变化阶段,构成了三个冷干——暖湿气候旋回,每一旋回的周期大约为3600或3700年。  相似文献   
2.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浙江宁波地区第四纪自然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作为地球环境演変过程的最新一幕,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第四纪地质和海岸演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沉积物中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对古气候及植被变化、海陆变迁等自然环境演变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宁波地区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部分。 宁波滨海平原,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仅850平方公里。本区的第四纪地质调查主要是由浙江省地质局等有关单位进行的。我们利用浙江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提供的钻探岩芯祥品,作了孢粉、微体古生物、软体动物化石分析,并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C14实验室,作了部分样品的测年。本文总结已获得的资料,提出宁波地区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变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黄茅海晚第四纪孢粉组合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作淇  郑卓 《热带海洋》1990,9(4):24-28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地貌环境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是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一下部冲积海积平原(超潮滩)─周边潮滩三个区带的地貌系列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三条地貌环境岸线,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陆上─潮滩堆积地貌体系.该体系研究对三角洲发育.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岛屿、汊道复杂地形海区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地形海区的潮流场特征及工程对其的影响一直是海洋环境研究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采和正交曲线网格和动边界结合技术,建立了复杂地形海区大范围、局部加密的二维高精度潮流数值模型,研究分析了工程前后宁波大榭岛LPG码头附近复杂海域大范围潮流场特征和局部特殊地形对其的影响,并从动力机制上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地形的挑流作用、水流流路分离和多股水流的潮汐动力不均匀等原因,使海区的潮流场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其重要特征是有众多回流区产生。  相似文献   
7.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P.,加剧于0.8MaB.P.前后。前期地形相对高度<1000m,后期相对高度达1500m;地貌经历了开阔盆地-低洼盆地-山地湖盆-高山湖盆的演化。气候经历了古季风、现代季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由于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增加了上新世末或更新世初中国西、中和东部的隆起差异,同时在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形成干燥地区,黄土开始在中国中北部堆积,结果,以前分散的河流体系汇合形成黄河,虽然Zhu(1989)赞同黄河形成于早更新世末,但Zhang(1989)认为黄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尽管这些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9.
渤海的潮波系统及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维非线性潮波微分方程对渤海M_2、S_2、K_1、O_1四个分潮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四个分潮的潮波图,椭圆长短轴图,同潮流时图以及潮汐、潮流性质图和S_2与M_2、K_1与O_1的迟角差图。依此可以系统地了解渤海潮波系统的分布变化规律。依据30~40年代测得的渤海海图以及假设数十年后渤海的岸形对渤海进行数值模拟,从而了解过去和现在渤海潮波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未来潮波的变化作出判断。计算表明,从30年代到70年代以来,渤海南部的半日分潮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日分潮的潮波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